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乐贤专利>正文

锁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35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锁扣装置,其包括基座及自基座一侧朝上延伸设置的扣持单元,其中,扣持单元包括部分固接于基座上的连接部,自该连接部朝向基座的另一端延伸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的末端呈自由状态并设有勾合部;基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挡块,用以供电子元件容置其间而防止其侧向摆动;此外,于基座邻近弹性臂自由末端的适当位置处设有限位挡块,可以限制弹性臂的过度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电子元件定位后维持其不致朝上或者朝两侧脱出,且操作简单,无需较大作用力即可容易取出电子元件,避免因用力过大而损坏扣持单元或致其无法回复弹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电子元件的锁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电子电子元件锁紧固持的锁扣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是,相较于既有PCI(Pedpherd ComponentInterconnect,周边元件扩展互接)总线技术的诸多不足,例如,并行PCI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不能满足现有复杂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的需求;不能随主频的提高或电压的降低而灵活调整传输速;接口引脚过多等等,电脑产业界提出并设计出替代PCI总线的新总线技术--PCIExpress,相较于既有PCI总线技术,PCI Express总线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可以实现设备间点对点串行互联传输速率;双通道、高带宽、传输速度快;扩展性灵活;支持同步数据传输等等,并基于该PCIExpress技术进一步向移动技术平台扩展及延伸。因应移动PCI Express总线技术的发展,电脑产业界设计、创作出与该技术相匹配的移动平台新规格的终端设备PCI Express Mini Card。Mini PCI Express Card(“PCI卡”)通常是一种长形体的扁平板型卡,该卡通过与一种固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专门连接器连接,而与电脑设备达成电讯导通。由于所述的电连接器组装于印刷电路板后,其插接部位通常与印刷电路板表面间隔一定之距离,且Mini PCIExpress Card本身呈长方形扁平板型,故其接触端与电连接器连接时,其相对于接触端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从而需要设置一种固定装置而将PCI卡定位,以免因电脑设备因外力而移动、振动、倾斜、颠倒或者出现其他非正常状态时,引致PCI卡发生脱离、摆动、跳起等,造成PCI卡与电连接器连接中断,甚至损坏PCI卡或者电连接器的接触导通部位。现行常用的锁扣装置,其主要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这种现行的锁扣装置1包括一大体上呈长方形的扁平基板2;该基板2在其靠近两较短边缘的内侧位置分别设置朝下垂直延伸设有两扣脚3,用于插入印刷电路板上所设置的对应的定位孔内(图未示),使锁扣装置1固定至印刷电路板;基板2在其纵长方向的一侧沿着与扣脚3相反方向而朝上垂直延伸设有扣持部4;所述扣持部4包括分别设在靠近基板2纵长方向两端缘的卡扣部5,该两卡扣部5是固接在基板2上,且两固定的卡扣部5之间通过狭长的连接板6接合为一体;各卡扣部5均设有一用来扣合PCI卡表面的勾部7,该勾部7是自垂直于卡扣部5的平面朝向靠近PCI卡延伸设置。当PCI卡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的专用连接器并下压定位后,勾部7的内表面抵接于PCI卡靠的上表面,从而将PCI卡固定。现行的此种锁扣装置固然可将PCI卡定位,然显而易见的是,其亦存在有以下诸多缺点首先,两卡扣部5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而分别固接在基板2纵长侧边的两端缘,故而于取出PCI卡时,需要两手指分别按压卡扣部5而同时朝向远离PCI卡的方向施力,且只有两端的勾部7同时脱开PCI卡的端缘时,方可将PCI卡取出,如此导致操作具诸多不便;其次,卡扣部5的底部直接与基板2固连,当用手指作用于其顶部朝外扳动卡扣部5时,因施力力臂过短,使得推开时需要施于较大的力,从而不易控制施力大小,极易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卡扣部5或者因使卡扣部5失去弹性无法回复,导致卡扣部5失去扣卡功能;再次,锁扣装置1未设有防止PCI卡侧向移动的定位结构,当PCI卡因为不当的外力作用,而朝向一侧过度摆动时,不能予以防止,从而有可能损坏PCI卡接触导通部位或者破坏其与电连接器间的正常电讯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如前所述的现有PCI卡锁扣装置的操作不便、施力过大可能导致卡扣结构失去弹性以及不能防止PCI卡侧向摆动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结构的改良PCI卡锁扣装置,该锁扣装置不但得固定PCI卡而维持其不致朝上或者两侧脱出,且操作简单无需施于较大的扳动力,可避免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卡扣结构或者致其无法回复弹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锁扣装置,其包括基座及在基座一侧朝上延伸设置的扣持单元,其是用于将电子元件定位。其中,扣持单元包括连接部、弹性臂及勾合部,部分固接于基座一端上的连接部朝向基座的另一端延伸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的末端呈自由状态并设有勾合部,用以将电子元件锁扣。在上述基座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挡块,用以供电子元件容置其间而防止其侧向摆动。在上述基座上的弹性臂自由末端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朝基座外侧延伸而与弹性臂间隔有距离,弹性臂自由末端朝远离电子元件方向移动,并于抵接到限位挡块时停止移动。在上述基座的朝上延伸位置设有至少一承接部,其高度低于所述定位挡块的高度。当电子元件与电连接器连接并朝下移动定位时,恰好可抵接于该承接部上,从而防止电子元件进一步过度朝下移动。上述的承接部与定位挡块一体成型,此时,承接部与定位挡块成一定角度并朝向基座内侧延伸设置。上述扣持单元的弹性臂在其勾合部与连接部之间的位置上设有施力部,供手指或者其他工具作用于此,而扳动弹性臂并带动勾合部朝远离电子元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勾合部与电子元件的端缘分离时将电子元件取出。可以想到的是,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锁扣装置不但可以在电子元件固定定位后维持其不致朝上或者朝两侧向脱出,且操作简单,无需施于较大作用力即可容易将电子元件取出,从而避免因用力过大而损坏扣持单元或者致其无法回复弹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常见的一种锁扣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锁扣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锁扣装置组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PCI卡与印刷电路板上电连接器连接过程的示意图。图5是PCI卡定位后被锁扣装置锁扣前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7是锁扣装置锁住PCI卡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中,锁扣装置1、10,基板2,扣脚3,扣持部4,卡扣部5,连接板6,勾部7,基座11,扣持单元12,定位挡块13,连接部14,弹性臂15,勾合部16,施力部17,触推板170,限位挡块18,本体部19,与承接部20,锁扣脚21,PCI卡3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锁扣装置10包括基座11、扣持单元12以及两定位挡块13,其中扣持单元12与定位挡块13均位于基座的同一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是一大体上呈长方形的扁平板体,为减轻重量及节省材料之目的,该基座1 1的中间部分设置为中空状而呈U型结构。扣持单元12是与基座11纵长的U型底部位置呈垂直朝上设置,在锁扣装置10组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后,扣持单元12所在基座11的U型底部距离PCI卡30相对较远。扣持单元12包括连接部14、弹性臂15以及勾合部16,其中,连接部14的部分固接于基座11上并与基座11表面垂直;弹性臂15是连接部14朝向远离该连接部14的基座11另一端大体上平行延伸,弹性臂15的末端呈自由状态;在弹性臂15的自由末端位置朝向靠近PCI卡30延伸设有勾合部16。所述勾合部16的下表面与基座11的表面以及定位后的PCI卡30的上表面呈平行状态,其下表面于PCI卡30安装定位后恰好与PCI卡30的上表面接触,以防止PCI卡30因振动而朝上跳起;而勾合部16的上表面则设为朝向其末端倾斜的斜面。如此,当PCI卡30朝下移动定位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锁扣装置,用于将电子元件锁扣定位,包括基座及自基座一侧朝上延伸设置的扣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扣持单元包括连接部、弹性臂及勾合部,部分固接于基座上的连接部朝向基座的另一端延伸部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的末端呈自由状态并设有勾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乐贤
申请(专利权)人:林乐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