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马达、相机模块和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30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镜驱动马达、相机模块和摄像装置。该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基部、布置在基部上的壳体、布置在壳体中的线圈架、布置在线圈架上的第一线圈、布置在壳体上的磁体、布置在基部上的第二线圈以及与壳体的上表面和线圈架的上表面联接的上弹簧。第一线圈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弹簧包括电力输入构件和电力输出构件。上弹簧的电力输入构件和电力输出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与壳体联接的第一支撑部、与线圈架联接的第二支撑部、包括形成为将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的上弹性部以及从第二支撑部延伸的第二突出部。焊料将上弹簧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线圈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电连接。和第二端部电连接。和第二端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模块和摄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11日(分案提交日为2020年5月12日)的申请号为202010397221.2、专利技术名称为“相机模块”的第一代分案申请的第二代分案申请,而该第一代分案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1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为2015年12月18日)、申请号为201480035199.X(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4/006235)、专利技术名称为“相机模块”的原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的结构针对OIS(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和AF(自动对焦)功能改进。

技术介绍

[0003]当用户利用手中的摄像装置进行摄像时,用户难免发生手抖。这样的手抖导致摄像装置的晃动,因此致使所拍摄的图像模糊不清并且使得难以对焦近距离内的物体。
[0004]为了克服因手抖而导致的这种振动,近来的摄像装置通常包括OIS(光学图像稳定)模块以减少当用户用手保持摄像装置并且进行拍摄时发生的因手抖而导致的振动。当用户进行拍摄时,OIS模块对手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基部;壳体,所述壳体布置在所述基部上;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布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磁体,所述磁体布置在所述壳体上;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布置在所述基部上;以及上弹簧,所述上弹簧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线圈架的上表面联接,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上弹簧包括电力输入构件和电力输出构件,其中,所述上弹簧的所述电力输入构件和所述电力输出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上弹性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壳体联接,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线圈架联接,所述上弹性部包括形成为将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延伸,并且其中,焊料将所述上弹簧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拐角和第二拐角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三拐角和第四拐角,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布置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拐角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二端部布置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拐角相对应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架的外侧表面上的环状部,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端部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环状部向上突出,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环状部分向上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形成为在柔性基板处形成的线圈图案,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部的中央处的槽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包括与所述上弹簧电连接的侧向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侧向弹簧包括联接至所述壳体的侧向表面的第一联接部、联接至所述基部的侧向表面的第二联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二联接部连接的弹性部,并且其中,所述侧向弹簧的所述弹性部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侧向弹簧包括第一联接孔,所述第一联接孔形成在所述侧向弹簧的所述第一联接部上,并且与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侧向联接突出部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侧向弹簧的所述第二联接部联接至所述基部,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侧向表面弹簧插槽,所述侧向表面弹簧插槽呈宽度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宽度相同的槽口的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联接部通过在所述侧向表面弹簧插槽中滑动而被联接。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包括:第二线圈部,所述第二线圈部包括所述第二线圈;以及基板,所述基板布置在所述第二线圈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其中,所述侧向弹簧与所述基板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上弹簧的所述电力输入构件和所述电力输出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延伸的第一突出部,其中,焊料将所述上弹簧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侧向弹簧电连接,其中,由所述基板施加的电力流入所述电力输入构件,并且其中,所施加的电力被传导至所述第一线圈并且从所述电力输出构件流出。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磁体包括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拐角处的第一磁体、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拐角处的第二磁体、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拐角处的第三磁体、以及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四拐角处的第四磁体,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布置在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二端部布置在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应的位置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矩形环形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布置在所述线圈架的外侧表面上,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外侧表面突出的凸缘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容置所述凸缘部的容置部,并且其中,所述线圈架的所述凸缘部的下表面面向所述容置部的上表面,以限制所述线圈架的向下的运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马达,包括遮蔽罩,所述遮蔽罩覆盖所述壳体并且联接至所述基部,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基部本体、开口和联接部,所述基部本体形成为呈与所述遮蔽罩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基部本体的中央处,所述联接部通过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寅在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