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27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烟气进管、排气管及处理管道,所述烟气进管、排气管及处理管道相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电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烟气进管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其中,所述烟气进管包括套装于所述烟气进管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烟气进管依次设置有隔热涂层一、隔热涂层二,所述检测器内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依次贯穿所述检测器、隔热涂层一、隔热涂层二、烟气进管,所述检测杆位于所述烟气进管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检测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传热效率高且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
,具体是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从事熔盐应用开发的重点高校院所已达三十余家,所使用的熔盐加热炉多为借用工业锅炉或进行计算机模拟试验,缺乏有效的试验设备。
[0003]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处于重点环境保护地区,安全、环保要求都非常严格。熔盐加热炉用热温度高,一般都在400~550℃左右;重点地区的环保要求:尘≤10g/m3,加热炉产生的烟气需要经过检测、处理才可以排除。
[0004]现有的密度检测传感器由于加热炉产生的烟气温度变化大,且在部分时间段,密度检测传感器会出现过热的工作状态,导致密度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底,而密度检测传感器的单价又较高。
[0005]因此,急需造价底且实用的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及其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灰尘检测器造价高且不实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烟气进管、排气管及处理管道,所述烟气进管、排气管及处理管道相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电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烟气进管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其中,所述烟气进管包括套装于所述烟气进管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烟气进管之间依次设置有隔热涂层一、隔热涂层二,所述检测器内设置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依次贯穿所述检测器、隔热涂层一、隔热涂层二、烟气进管,所述检测杆位于所述烟气进管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检测块。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检测块与力传感器检测烟气进管内部的烟气的相对浓度,进而计算出烟气中灰尘的含量,并通过设置检测杆,使得力传感器可以在烟气进管的外部对灰尘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且通过隔热涂层一、隔热涂层二隔热,降低力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增强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地,所述检测块包括至少部分球弧面以及与所述弧面衔接的平面,所述检测块的球弧面设置有容纳所述检测杆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检测杆之间设置有结构胶。
[0010]优选地,所述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检测块受到的沿着所述烟气进管轴向力F,所述检测块在所述烟气进管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所述
流速传感器测得烟气的实时流速为V,进而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计算烟气中灰尘的含量,具体计算方式如下:F=ρSV2ρ=F/(SV2)n=ρ

ρ

式中,ρ

为混杂着SO2与NO2的空气的密度,n为尘的含量;当n大于10g/m3时换向阀启动使烟气排向处理管道,当n小于等于10g/m3时,烟气排向排气管。
[0011]优选地,所述烟气进管和/或所述处理管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立式熔盐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立式熔盐加热炉用于加热并产生通入权利要求

中的尾气处理装置的烟气,包括燃烧器、炉底、辐射段、对流段、出烟口、出口集管、进口集管、防爆门、烟道及起支撑作用的立式炉体,所述炉底与烟道相连通,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炉底相连通,所述出烟口与所述烟气进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辐射段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与出口集管相连通,所述对流段设置有蛇管,所述蛇管与进口集管相连通,所述蛇管与所述盘管相连通,所述蛇管的后部烟道与出烟口相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蛇管的后部烟道设有防爆门,所述蛇管的后部烟道设有高温空气预热器。
[0014]优选地,所述蛇管的后部烟道设有防爆门,所述蛇管的后部烟道设有高温空气预热器。
[0015]优选地,所述进口集管设于所述立式炉体顶部,所述出口集管设于所述立式炉体的底部,所述出烟口设于所述立式炉体的底部。
[0016]优选地,所述盘管和/或所述蛇管采用耐热钢板壳体。
[0017]优选地,所述燃烧器为高温型低氮燃气燃烧器。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锅炉运行时,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经辐射换热后,进入对流段换热后,经烟道进入高温空气预热器,换热后,再由出烟口进入烟气进管;高效低氮燃烧器能够满足重点地区环保要求(SO2\NO2),系统热效率可提高12%以上;占地面积小、组装方便;具有安全可靠的燃烧控制和防爆措施,人员安全有保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烟气进管的横截面图;图4为检测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炉底;2、盘管;3、对流段;4、进口集管;5、防爆门;6、烟道;7、高温空气预警器;8、出烟口;9、出口集管;10、烟气进管;101、连接法兰;102、检测块;102a、安装孔;103、检测杆;11、检测器;111、力传感器;12、处理管道;13、换向阀;14、排气管;15、隔热涂层一;16、隔热涂层二;17、立式炉体。
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3]实施例一如图2

4所示,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尾气处理组件,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烟气进管10、排气管14及处理管道12,烟气进管10、排气管14及处理管道12相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换向阀13,换向阀13电连接有电控箱,烟气进管10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流速传感器与电控箱电连接;其中,烟气进管10包括套装于烟气进管10的检测器11,检测器11与烟气进管10依次设置有隔热涂层一15、隔热涂层二16,检测器11内设置有力传感器111,力传感器111连接有检测杆103,检测杆103依次贯穿检测器11、隔热涂层一15、隔热涂层二16、烟气进管10,检测杆103位于烟气进管1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检测块102。
[0024]具体的,隔热涂层一15为陶瓷微泡材质,隔热涂层二16为泡沫塑料,采用双层保温涂层,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检测杆103一端位于检测器11的内部,另一端烟气进管10的内部,中间依次穿过检测器11的外壁、隔热涂层一15、隔热涂层二16、烟气进管10的外壁,检测器11与检测器11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烟气进管(10)、排气管(14)及处理管道(12),所述烟气进管(10)、排气管(14)及处理管道(12)相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换向阀(13),所述换向阀(13)电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烟气进管(10)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其中,所述烟气进管(10)包括套装于所述烟气进管(10)的检测器(11),所述检测器(11)与烟气进管(10)之间依次设置有隔热涂层一(15)、隔热涂层二(16),所述检测器(11)内设置有力传感器(111),所述力传感器(111)连接有检测杆(103),所述检测杆(103)依次贯穿所述检测器(11)、隔热涂层一(15)、隔热涂层二(16)、烟气进管(10),所述检测杆(103)位于所述烟气进管(10)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检测块(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102)包括至少部分球弧面以及与所述弧面衔接的平面,所述检测块(102)的球弧面设置有容纳所述检测杆(103)的安装孔(102a),所述安装孔(102a)与所述检测杆(103)之间设置有结构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熔盐加热炉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111)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所述力传感器(111)用于检测所述检测块(102)受到的沿着所述烟气进管(10)轴向力F,所述检测块(102)在所述烟气进管(10)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所述流速传感器测得烟气的实时流速为V,进而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式计算烟气中灰尘的含量,具体计算方式如下:F=ρSV2ρ=F/(SV2)n=ρ

ρ

式中,ρ

为混杂着SO2与NO2的空气的密度,n为尘的含量;当n大于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金丁宏孙小明张琳张茜刘毅奚颖周承满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