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4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可以相向滑动和背向滑动。使用本床上桌时,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中桌板露出,患者坐着将面部与所述仿面孔洞的四周贴合,该结构改善了患者的术后体位要求,避免了因长时间俯卧导致的呼吸不畅及眼部受压的问题;同时,左桌板和右桌板延伸了桌体的整体长度,增加了上肢的活动支撑面;另外,患者可根据自身的身高,通过床上桌的高度调节装置对床上桌进行高度调节,以达到最舒适准确的体位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

技术介绍

[0002]在眼科手术完成后,对病人术后体位有特殊要求,尤其是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完成后,需要病人术后俯卧位,患者直接俯卧或低头位,通常要求3

6周左右,且每天不得少于20h。因此,有人专利技术了床上趴枕,但趴枕需全身俯卧于床,受压范围大,且面部与床单元距离较近,容易导致呼吸不畅,脖子酸痛,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休息头垫,其包括头垫框架(1),所述头垫框架(1)的中部具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上设有软垫(3),头垫框架(1)内设有相互贯通的通气道(2)和出气道(9),通气道(2)和出气道(9)的贯通处在凹槽(10)的下方,所述头垫框架(1)的一侧具有U形槽(6),U形槽(6)延伸到凹槽(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人的面部放置在软垫上,额头处接触额头垫,下巴处接触下巴垫,额头垫和下巴垫均为柔软材料制成,保证病人的舒适度,头垫框架内设有相互贯通的通气道和出气道,通气道和出气道的贯通处在凹槽的下方,方便病人的呼吸。虽然上述结构可以有效解决病人的呼吸问题,但是,使用时,还是需要病人俯卧于床,使得病人俯卧时间长,导致病人身体酸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形成第一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形成左导轨和右导轨,且所述主支撑杆的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支撑腿;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下导轨与所述左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下导轨与所述右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0004]进一步,所述中桌板上升时,其两端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
[000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的两侧连接。
[000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腿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
[0008]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所述支撑腿插入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上设
置多个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调节孔配合使用的支撑腿孔,使用调节器插入或者拧入所述调节孔和所述支撑腿孔对所述支撑腿进行高度调节。
[0009]进一步,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病床的两侧连接。
[0010]进一步,还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病床的侧面铰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长条形的辅支撑杆,所述辅支撑杆形成第二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辅支撑杆分别形成左辅导轨和右辅导轨;在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还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辅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辅下导轨与所述左辅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辅下导轨与所述右辅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辅支撑杆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形成加强筋结构;所述仿面孔洞的内层包裹软性材料;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别设置有把手结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上端面部分边缘形成凸起条,所述凸起条围拢使中间成槽;所述中桌板靠近病人胸部的侧端为弧形设计。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可以相向滑动和背向滑动。使用本床上桌时,将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中桌板漏出,病人坐着将当面部与所述方面孔洞的四周贴合,该结构改进了病人的恢复姿势,避免了因病人俯卧导致的呼吸不畅的问题;同时,左桌板和右桌板延伸了桌体的整体宽度,增加了胳膊活动支撑面;进一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对床上桌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或者对病人使用过程中高度的调节,使病人尽可能以最舒适的高度进行恢复。同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所述中桌板隐藏到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下方,使床上桌可以做餐桌使用。同时,将床上桌与病床连接,使得病人方便操作,使用方便;进一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铰接件或者第二铰接件,使得床上桌模仿现有病床餐桌的升起和落下,使得床上桌可以隐藏到病床的一端,使用更加方便,避免搬来搬去;进一步,通过设置辅支撑杆,使得床上桌的桌面结构和整体更加稳固,使用牢靠,减少晃动,同时,主辅滑轨结构,避免单滑轨因扭曲导致滑轨变形使桌子操作不流畅甚至损坏的情形。进一步,本申请床上桌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病人俯卧使用,让俯卧和坐姿使用可以轮换使用,增加了使用样式,减少桌子的换来换去,减少病人在更换时等待的时间,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仰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与病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第一铰接件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桌板、右桌板、设置有仿面孔洞的中桌板以及长条形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形成第一容置槽结构,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两边的所述主支撑杆分别形成左导轨和右导轨,且所述主支撑杆的两端向下折弯形成支撑腿;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中桌板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左桌板通过左下导轨与所述左导轨配合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右桌板通过右下导轨与所述右导轨沿所述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相向滑动时,对所述中桌板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压缩,所述中桌板落入所述第一容置槽结构处,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滑动到所述中桌板的上方端部接触;当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背向滑动时,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分开,且分开距离不小于所述中桌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回弹,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桌板上升时,其两端通过限位结构的限位使所述中桌板上升至所述左桌板和所述右桌板的上端面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所述支撑腿插入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上设置多个上下排列的调节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调节孔配合使用的支撑腿孔,使用调节器插入或者拧入所述调节孔和所述支撑腿孔对所述支撑腿进行高度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分别与病床的两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科两用床上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慧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独墅湖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