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舆情传播热度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舆情传播热度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舆论情况(简称“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舆情传播热度是对舆情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获得舆情传播热度对分析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获取舆情传播热度方法通常是通过采集舆情数据,通过人工对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将舆情传播热度的分析结果以静态数据指标展示出来。
[0004]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通过人工分析和静态数据指标展示展示的方式,无法得到准确的舆情传播热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舆情传播热度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舆情传播热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实时舆情数据,其中所述实时舆情数据中包括目标数量的舆情文章的指标数据、发布作者信息和媒体发布渠道信息;根据各舆情文章的指标数据,确定舆情文章的单文章基础热度;根据各舆情文章的所述单文章基础热度和预设的冷却系数,确定舆情文章的单文章衰减热度;根据各舆情文章的所述发布作者信息获取发布作者的基础热度值,并根据所述发布作者的基础热度值、所述单文章衰减热度和预设的舆情文章热度系数、预设的发布作者热度系数,确定各舆情文章的单文章最终热度;根据所有舆情文章的所述单文章最终热度,确定舆情文章热度总量;根据所有舆情文章的所述媒体发布渠道信息,确定媒体发布渠道总数量和权威媒体总数量;根据所述舆情文章热度总量、舆情文章的目标数量、媒体发布渠道总数量和权威媒体总数量,确定并输出舆情传播热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实时舆情数据,包括:根据预设的采集机制采集舆情数据;对所述舆情数据过滤,得到过滤后的舆情数据;根据预设的回采机制对所述过滤后的舆情数据进行回采,得到实时舆情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舆情文章的所述单文章基础热度和预设的冷却系数,确定舆情文章的单文章衰减热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
current
为单文章衰减热度,R
previous
为单文章基础热度,β为冷却系数,t为冷却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布作者的基础热度值、所述单文章衰减热度和预设的舆情文章热度系数、预设的发布作者热度系数,确定舆情文章的单文章最终热度,的计算公式为:R
article
=ρ
×
R
current
+σ
×
W
author
式中,R
article
为单文章最终热度,ρ为文章热度系数,σ为发布作者热度系数,W
author
为发布作者的基础热度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舆情文章的所述单文章最终热度,确定舆情文章热度总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
typical
代表涉及舆情文章热度总量,R
channel
代表任一媒体发布渠道的所有舆情文章的单文章最终热度集合,M
channel
为此次事件涉及的媒体发布渠道数量,k为涉及的渠道的最终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舆情文章热度总量、舆情文章的目标数量、媒体发布渠道总数量和权威媒体总数量,确定并输出舆情传播热
度,包括:根据预确定的所述舆情文章热度总量、舆情文章的目标数量、媒体发布渠道总数量和权威媒体总数量的权重,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新,王凌青,于洋,李春宝,董浩俊,房啟麾,陈凡非,周明昱,胡坤,彭秀红,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通黑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