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15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及方法,属于电解覆膜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单元和贴合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盘及设置于连接盘侧端面的连接杆,整体装置在构件表面进行往复旋转移动,旋转移动过程中的装置将热量范围进行扩散,扩散后的热量范围在构件表面形成一个高热量路径,能够对构件表面的电解范围进行全方位覆盖,对电解液铺设后的构件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在完成加工后,将整体装置移动出构件表面,冷却静置放置一段时间后,对其表面进行刮除,刮除构件表面残留的杂质,完成电解覆膜,整体装置对加工范围内的温度进行保持,使装置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会因温差较大而导致覆膜效果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发生。致覆膜效果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发生。致覆膜效果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覆膜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抛光覆膜操作作用是:增加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抵抗机械损伤(摩擦、划伤等)、以及根据工艺进行工件表面的着色等,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离反应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从而达到工件表面除去细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0003]专利号CN201721622756.5公开了一种金属或合金表面金相覆膜试验装置,包括试样夹持装置、覆膜电解槽、惰性阴极板和可控恒流电源,覆膜电解槽内装有覆膜溶液,惰性阴极板与覆膜溶液的液面平行,试样夹持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夹持部,夹持部可夹持试样与覆膜溶液平行接触,所述试样与惰性阴极板均通过导线与可控恒流电源接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属为金属单质,所述的合金为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0004]此专利解决了在覆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的间距不断变化,从而造成覆膜电流不稳定,使覆膜不清晰,晶界不明显,从而影响覆膜质量,且易产生短路;但无法依然无法对加工范围内的温度进行保持,使装置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因温差较大而导致覆膜效果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贴合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盘及设置于连接盘侧端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圈套接有加工筒,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串联盘,所述加工筒的侧端面安装有贴合单元。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盘包括盘体及设置于盘体内腔壁的内按压槽填塞槽,所述加工筒的顶端插入填塞槽的内腔。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及开设于杆体的上下两端面安装有连接盖。
[0009]优选的,所述加工筒包括筒体及设置于筒体侧端面的辅助环,所述筒体的中间贯穿设置有通透腔,所述筒体的边缘两侧均开设有贴合槽,所述通透腔与贴合槽的内腔贯穿插入有加工机构,将连接盘与串联盘的两端均连接有外接驱动电机,带动整体装置进行旋转,使辅助环的外表面贴合在需要覆膜的构件表面,在辅助环的外端面铺设有电解液,以多组设置的辅助环间隔处对构件表面进行电解液铺洒引导,使构件表面能够受到电解液均匀
铺洒。
[0010]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堵塞筒及相对设置于堵塞筒两端的串联杆,所述串联杆的底端面垂直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端设置有加热杆,所述加热杆的一侧与另一侧的串联杆两端连接,两组所述堵塞筒之间安装有气囊,在整体装置旋转的过程中在加热杆输入端连接电源,电源连通进入加热线圈的内腔,加热线圈通电后对配合槽与贴合槽的内腔进行加热,在未加热时,向配合槽与贴合槽的内腔插入电解融化棒,在电解融化棒加热时,其表面进行融化,融化后形成的电解液通过配合槽与贴合槽形成的通腔内向外流出,流出的电解液在重力的驱使再向下掉落至加工过程中构件的表面,通过融化的电解液与铺设的电解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电解液增加电解效果,从而提升构件表面的电解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贴合单元包括贴合筒及设置于贴合筒侧端面中间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两侧开设有配合槽。
[0012]优选的,所述配合槽与贴合槽之间形成一个圆柱腔,所述通透腔的内腔穿插设置有气囊,两组所述堵塞筒卡接于通透腔的两端,加热线圈与加热杆设置在配合槽与贴合槽的内腔,使驱动单元与贴合单元成为一个整体,在电解液在构件表面进行滑动时,加热融化电解融化棒气囊时,产生较多的热量,气囊的内腔气体加热为高温气体,通过外接电机按压气囊的外表面,使其内腔的热量向外通过堵塞筒的内腔喷出,热气触碰到连接盘与串联盘的内腔壁后,向外散开,使整体装置的外端面处于加热范围,提高整体装置对构件表面的电解工作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串联杆横向贯穿插入连接盖的内腔,使连接杆与加工筒成为一个整体,整体装置在构件表面进行往复旋转移动,旋转移动过程中的装置将热量范围进行扩散,扩散后的热量范围在构件表面形成一个高热量路径,能够对构件表面的电解范围进行全方位覆盖,对电解液铺设后的构件表面进行加热处理,在完成加工后,将整体装置移动出构件表面,冷却静置放置一段时间后,对其表面进行刮除,刮除构件表面残留的杂质,完成电解覆膜。
[0014]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连接盘与串联盘的两端均连接有外接驱动电机,带动整体装置进行旋转,使辅助环的外表面贴合在需要覆膜的构件表面,在辅助环的外端面铺设有电解液,以多组设置的辅助环间隔处对构件表面进行电解液铺洒引导,使构件表面能够受到电解液均匀铺洒;S2:在整体装置旋转的过程中在加热杆输入端连接电源,电源连通进入加热线圈的内腔,加热线圈通电后对配合槽与贴合槽的内腔进行加热,在未加热时,向配合槽与贴合槽的内腔插入电解融化棒,在电解融化棒加热时,其表面进行融化,融化后形成的电解液通过配合槽与贴合槽形成的通腔内向外流出,流出的电解液在重力的驱使再向下掉落至加工过程中构件的表面,通过融化的电解液与铺设的电解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电解液增加电解效果,从而提升构件表面的电解效果;S3:在电解液在构件表面进行滑动时,加热融化电解融化棒气囊时,产生较多的热量,气囊的内腔气体加热为高温气体,通过外接电机按压气囊的外表面,使其内腔的热量向外通过堵塞筒的内腔喷出,热气触碰到连接盘与串联盘的内腔壁后,向外散开,使整体装置
的外端面处于加热范围,提高整体装置对构件表面的电解工作效率。
[0015]S4:整体装置在构件表面进行往复旋转移动,旋转移动过程中的装置将热量范围进行扩散,扩散后的热量范围在构件表面形成一个高热量路径,能够对构件表面的电解范围进行全方位覆盖,对电解液铺设后的构件表面进行加热处理;S5:在完成加工后,将整体装置移动出构件表面,冷却静置放置一段时间后,对其表面进行刮除,刮除构件表面残留的杂质,完成电解覆膜。
[0016]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连接盘与串联盘的两端均连接有外接驱动电机,带动整体装置进行旋转,使辅助环的外表面贴合在需要覆膜的构件表面,在辅助环的外端面铺设有电解液,以多组设置的辅助环间隔处对构件表面进行电解液铺洒引导,使构件表面能够受到电解液均匀铺洒。
[0017]2、在电解融化棒加热时,其表面进行融化,融化后形成的电解液通过配合槽与贴合槽形成的通腔内向外流出,流出的电解液在重力的驱使再向下掉落至加工过程中构件的表面,通过融化的电解液与铺设的电解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电解液增加电解效果,从而提升构件表面的电解效果。
[0018]3、在电解液在构件表面进行滑动时,加热融化电解融化棒气囊时,产生较多的热量,气囊的内腔气体加热为高温气体,通过外接电机按压气囊的外表面,使其内腔的热量向外通过堵塞筒的内腔喷出,热气触碰到连接盘与串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包括驱动单元(1)和贴合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包括连接盘(11)及设置于连接盘(11)侧端面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外圈套接有加工筒(14),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连接有串联盘(13),所述加工筒(14)的侧端面安装有贴合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1)包括盘体(111)及设置于盘体(111)内腔壁的内按压槽填塞槽(112),所述加工筒(14)的顶端插入填塞槽(112)的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包括杆体(121)及开设于杆体(121)的上下两端面安装有连接盖(1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筒(14)包括筒体(141)及设置于筒体(141)侧端面的辅助环(142),所述筒体(141)的中间贯穿设置有通透腔(143),所述筒体(141)的边缘两侧均开设有贴合槽(144),所述通透腔(143)与贴合槽(144)的内腔贯穿插入有加工机构(1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145)包括堵塞筒(1451)及相对设置于堵塞筒(1451)两端的串联杆(1452),所述串联杆(1452)的底端面垂直设置有加热线圈(1453),所述加热线圈(1453)的另一端设置有加热杆(1454),所述加热杆(1454)的一侧与另一侧的串联杆(1452)两端连接,两组所述堵塞筒(1451)之间安装有气囊(145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单元(2)包括贴合筒(21)及设置于贴合筒(21)侧端面中间的中空腔(22),所述中空腔(22)的两侧开设有配合槽(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23)与贴合槽(144)之间形成一个圆柱腔,所述通透腔(143)的内腔穿插设置有气囊(1455),两组所述堵塞筒(1451)卡接于通透腔(143)的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电解覆膜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茂方左青源马正伟田华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