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09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包括管状爆轰室和固定在爆轰室出口端的往复排气装置。真空泵工作将爆轰室抽至负压,燃料和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进气管和氧化剂进气管按照一定配比填充进入爆轰室中,达到工作条件后关闭截止阀停止进气,高能点火头点燃爆轰室中可爆混合物,产生爆轰波和高温高压燃气并作用于下面板,下腔体产生向下的位移,释放燃气并与周围介质耦合产生地震波,随着燃气的释放腔体中压力下降,下腔体上移重新形成封闭空间,真空泵工作开始下一工作循环。真空泵工作开始下一工作循环。真空泵工作开始下一工作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井下和水下的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震源是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目前常用的人工震源包括炸药震源、电火花震源、气枪震源和落锤震源等。炸药震源是目前地质勘探中最常用的震源,其产生的能量大,但能量发散不集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控性,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和破坏,炸药属于国家管控产品,在审批和监管方面非常严格。电火花震源、气枪震源和落锤震源工作频率低,连续性和可控性差,此类震源通常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以在山区等复杂地形区域开展工作。
[0003]气体爆轰震源技术基于气相爆轰理论,通过将气体燃料和氧化剂在爆轰室中混合点火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爆轰,产生爆轰波和高温高压燃气,与周边介质耦合后产生地震波。气体爆轰震源在激发地震波能量、地震波主频、频带宽度等方面均体现出良好的优势,并在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波定向激发中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孟川民,王翔,尹陈,等.新型气爆震源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爆轰室和位于爆轰室尾部下端的往复排气装置;其中,爆轰室整体呈管状,竖直方向放置,所述爆轰室的尾部为圆形开口,所述爆轰室的顶端封闭,在顶端固壁上开设有呈正三角形形状布置且垂直于顶端固壁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往复排气装置包括上面板、上腔体、下腔体、下面板、弹簧和限位保护块,所述上面板为圆形薄板,上面板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孔径与爆轰室外径一致,所述上腔体为圆柱形空腔,所述下腔体为圆柱形空腔,所述下面板为圆形薄板,所述弹簧对称布置于腔体外侧,所述限位保护块包括第一扇形肋片和第二扇形肋片;爆轰室尾部下端嵌入上面板中心通孔,爆轰室尾部出口与上面板下表面平齐;弹簧上端连接在上面板下表面,下端连接在下面板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轰室顶端固壁上的第一通孔为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外侧焊接有抽气管,抽气管上装有防回火阀和截止阀,并通过抽气波纹管连接至真空泵;所述爆轰室顶端固壁上的第二通孔为燃料进气孔,所述燃料进气孔外侧焊接有燃料进气管,燃料进气管上装有防回火阀和截止阀,并通过燃料进气波纹管连接至燃料气瓶;所述爆轰室顶端固壁上的第三通孔为氧化剂进气孔,所述氧化剂进气孔外侧焊接有氧化剂进气管,氧化剂进气管上装有防回火阀和截止阀,并通过氧化剂进气波纹管连接至氧化剂气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轰室侧壁上部的螺纹孔用于安装高能点火头,所述高能点火头螺纹连接后需进行螺纹密封处理,所述高能点火头通过防水点火线连接至井上或岸上高能点火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气体爆轰震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杨顾津李宁黄孝龙李灿翁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