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22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两个延时启动装置分别位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形通孔两侧,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分别从两个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内法兰中伸出,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头部分别插入竖直传动滑块的两个第四盲孔中,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上各套有一个第五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尾翼迎风面积可以自动调节,当体爆轰战斗部运动速度较快时,尾翼迎风面积较大,使被调速战斗部以较大的加速度进行减速,被调速战斗部以恒定的200m/s速度进行运动。抛撒云团形态不影响后续体爆轰,可以保证被调速战斗部威力的发挥。保证被调速战斗部威力的发挥。保证被调速战斗部威力的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调节装置
,涉及一种尾翼迎风面积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爆轰战斗部内部装填高能燃料,通过炸药爆炸抛撒驱动作用,高能燃料被抛撒到空气中,高能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大范围的活性云团,再经起爆装置二次起爆,活性云团产生体爆轰,释放出强烈的冲击波,是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
[0003]随着防空反导技术的发展,对体爆轰战斗部突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突防能力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提高速度。体爆轰战斗部的速度可以达到超音速。体爆轰战斗部可以带尾翼,尾翼位于体爆轰战斗部尾部圆柱面外侧,尾翼用于优化体爆轰战斗部气动外形,提高体爆轰战斗部弹道稳定性。
[0004]施长军等人在文献“云爆战斗部二次起爆引信抗干扰方法”(弹箭与制导学报,2016年8月,第36卷第4期51页)中报道:起爆装置上的延时引信,其延时时间为几百毫秒,精度1%。由于起爆装置超音速运动,很小的起爆延时时间误差也会导致很大的起爆位置偏差,若起爆装置偏离云团,导致云团无法起爆,导致战斗部失效。体爆轰战斗部超音速状态抛撒时,高能燃料牵连速度太大,活性云团形态不利于体爆轰,导致体爆轰战斗部威力很低。
[0005]有实验证明,体爆轰战斗部重量在100kg以内,体爆轰战斗部以200m/s的速度进行抛撒时,该牵连速度,对高能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活性云团形态的影响较小,不影响后续体爆轰,可以保证体爆轰战斗部威力的发挥。起爆装置的起爆位置偏差不大,起爆时在云团内,可以可靠起爆云团。
[0006]因此,超音速状态的体爆轰战斗部在接近目标时需要进行减速,《云雾爆轰》(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166

167页,作者:白春华)一书中提到体爆轰战斗部采用降落伞方式减速。但降落伞的末速度太低(约30m/s),体爆轰战斗部的突防能力下降太多,不满足实战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9]一种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内部装填高能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尾翼、水平传动滑块、竖直传动滑块和延时启动装置,其中:
[0010]所述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形状为第一圆柱体,且该第一圆柱体为回转体;该回转
体轴线垂直于地面,沿着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回转体轴线向下的方向为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运动方向;
[0011]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体上端面中心带有第一圆柱形凸台,该第一圆柱形凸台上部带有一个左右贯穿的第一圆形通孔,该第一圆形通孔左右两端各带有一个第一内法兰,在第一圆柱形凸台上端面中心设有一个与第一圆形通孔连通的第一中心圆孔;该第一中心圆孔上端设有第五堵头;在第一圆柱体侧面的最上端还有周向均布的六个第一长条杆;
[0012]所述可调节尾翼共设置有六个,其形状为第二等腰三角形板;该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中点处连接有第二长条杆,该第二长条杆与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板所在平面带有一定夹角;
[0013]可调节尾翼位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体上端外侧,可调节尾翼绕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匀布置,可调节尾翼的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中点处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长条杆的外端点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被第二铰链连接后的可调节尾翼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只能绕第二铰链相对转动,可调节尾翼的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顶点靠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体外侧面上,可调节尾翼的第二长条杆上端点比下端点靠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回转体轴线更近;
[0014]所述水平传动滑块共设置有六个,其形状为第三正方体,该第三正方体上部带有一个水平方向的第三圆形通孔;六个水平传动滑块绕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匀布置,水平传动滑块的第三正方体下部与可调节尾翼的第二长条杆上端点通过第三铰链连接,被第三铰链连接后的水平传动滑块与可调节尾翼只能绕第三铰链相对转动;
[0015]所述竖直传动滑块的形状为第四圆环体,且该第四圆环体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所述的第四圆环体的内侧圆柱面中部带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四盲孔,该第四盲孔的中轴线与竖直传动滑块的回转体轴线垂直,在第四圆环体的外侧圆柱面中部带有六个周向均布的第四圆柱形凸台;
[0016]第四圆环体套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套了一个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下端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体上端面连接,第四弹簧上端与竖直传动滑块的第四圆环体下端连接,竖直传动滑块的六个第四圆柱形凸台分别穿过六个水平传动滑块的第三圆形通孔,第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0017]所述延时启动装置设置有两个,其形状为第五圆柱体,且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水平,并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回转体轴线垂直;在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环体的右端面中心带有第五圆柱形凸台;两个延时启动装置分别位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形通孔两侧,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分别从两个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内法兰中伸出,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头部分别插入竖直传动滑块的两个第四盲孔中,两个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上各套有一个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一端与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环体端面接触,第五弹簧另一端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内法兰接触,两个第五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形通孔中位于两个延时启动装置之间的空间中装有润滑油。
[0018]上述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的装配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将延时启动装置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装配,第四弹簧的拉伸力设定为8000N;
[0020]步骤2:将竖直传动滑块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装配;
[0021]步骤3:将水平传动滑块与竖直传动滑块装配;
[0022]步骤4:将可调节尾翼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装配;
[0023]步骤5: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发射前,第五堵头堵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中心圆孔上端,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头部插入竖直传动滑块的第四盲孔中,延时启动装置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将竖直传动滑块卡住,竖直传动滑块不能沿着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下移动,水平传动滑块也不能沿着竖直传动滑块的第四圆柱形凸台水平移动,可调节尾翼也不能绕第二铰链相对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长条杆相对转动;
[0024]步骤6:被调速战斗部壳体发射后,所有零件均沿运动方向加速运动,并均带有沿运动方向的加速度和沿运动方向的过载载荷;当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第五堵头的过载载荷超过被调速战斗部壳体的第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内部装填高能燃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尾翼(2)、水平传动滑块(3)、竖直传动滑块(4)和延时启动装置(5),其中:所述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形状为第一圆柱体,且该第一圆柱体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垂直于地面,沿着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回转体轴线向下的方向为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运动方向;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体上端面中心带有第一圆柱形凸台,该第一圆柱形凸台上部带有一个左右贯穿的第一圆形通孔,该第一圆形通孔左右两端各带有一个第一内法兰,在第一圆柱形凸台上端面中心设有一个与第一圆形通孔连通的第一中心圆孔;该第一中心圆孔上端设有第五堵头;在第一圆柱体侧面的最上端还有周向均布的六个第一长条杆;所述可调节尾翼(2)共设置有六个,其形状为第二等腰三角形板;该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中点处连接有第二长条杆,该第二长条杆与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板所在平面带有一定夹角;可调节尾翼(2)位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体上端外侧,可调节尾翼(2)绕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匀布置,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中点处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长条杆的外端点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被第二铰链连接后的可调节尾翼(2)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只能绕第二铰链相对转动,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等腰三角形板的顶点靠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体外侧面上,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长条杆上端点比下端点靠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更近;所述水平传动滑块(3)共设置有六个,其形状为第三正方体,该第三正方体上部带有一个水平方向的第三圆形通孔;六个水平传动滑块(3)绕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匀布置,水平传动滑块(3)的第三正方体下部与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长条杆上端点通过第三铰链连接,被第三铰链连接后的水平传动滑块(3)与可调节尾翼(2)只能绕第三铰链相对转动;所述竖直传动滑块(4)的形状为第四圆环体,且该第四圆环体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所述的第四圆环体的内侧圆柱面中部带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四盲孔,该第四盲孔的中轴线与竖直传动滑块(4)的回转体轴线垂直,在第四圆环体的外侧圆柱面中部带有六个周向均布的第四圆柱形凸台;第四圆环体套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形凸台上套了一个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下端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柱体上端面连接,第四弹簧上端与竖直传动滑块(4)的第四圆环体下端连接,竖直传动滑块(4)的六个第四圆柱形凸台分别穿过六个水平传动滑块(3)的第三圆形通孔,第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延时启动装置(5)设置有两个,其形状为第五圆柱体,且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水平,并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垂直;在延时启动装置(5)的第五圆环体的右端面中心带有第五圆柱形凸台;两个延时启动装置(5)分别位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形通孔两侧,两个延时启动装置(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分别从两个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内法兰中伸出,两个延时启动装置(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头部分别插入竖直传
动滑块(4)的两个第四盲孔中,两个延时启动装置(5)的第五圆柱形凸台上各套有一个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一端与延时启动装置(5)的第五圆环体端面接触,第五弹簧另一端与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内法兰接触,两个第五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在被调速战斗部壳体(1)的第一圆形通孔中位于两个延时启动装置(5)之间的空间中装有润滑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运动速度由双滑块四杆机构驱动尾翼迎风面积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长条杆与可调节尾翼(2)的第二等腰三角形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峰郭双锋计冬奎王世英袁宝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