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003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油领域,公开了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该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含有: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且以所述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总量为基准,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的含量不低于75重量%,优选不低于80重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进行烷基化反应、再经分离后,通过加氢催化剂进行部分加氢反应,氢化三联苯的产率高,制备过程能耗低,能够获得倾点较低的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可以替代传统氢化三联苯产品。氢化三联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化三联苯型导热油是指由三联苯部分加氢的产物组成的具有低凝点、高沸点的C18芳烃混合物,具有高温稳定性好、蒸气压低、结焦倾向小、毒性低等的特点,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合成型高温导热油。氢化三联苯型导热油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合成树脂、木材加工、核燃料处理、医药、印染等行业。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和空气储能项目的大量投入,市场对氢化三联苯型高温导热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0003]氢化三联苯传统制备方法是以苯为原料,经过高温生成三联苯,三联苯进一步加氢得到的。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管式裂解法”生产,三联苯作为其中的副产物,收率较低,而且裂解温度达到800℃,整个路线能耗较高。此外,传统的苯高温裂解法制备氢化三联苯,倾点通常较高。尤其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经过使用后,倾点也会发生上升。因此,提高氢化三联苯的产率,开发低能耗的新技术,制备高热稳定性的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氢化三联苯产率低、制备能耗高,产品热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该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含有: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且以所述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总量为基准,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的含量不低于75重量%,优选不低于80重量%。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将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
[0008](2)除去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中的C6

C12组分,得到环己基联苯;
[0009](3)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环己基联苯进行部分加氢得到氢化三联苯导热油。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进行烷基化反应、再经分离后,通过加氢催化剂进行部分加氢反应,氢化三联苯的产率高,制备过程能耗低,产品满足国家标准规定中的相应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Mesoporous Materials 59(2003)13

28)提供的方法制备。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所述杂多酸为酸性相对较强的杂多酸,具体优选地,所述杂多酸选自磷钼酸和/或锗钼酸,进一步优选为磷钼酸。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粘结剂的选择范围较宽,优选地,所述粘结剂选自氧化铝、氧化硅、粘土和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氧化铝。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以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总量为基准,分子筛和/或杂多酸的含量为50

70重量%,粘结剂的含量为30

50重量%,更优选地,分子筛和/或杂多酸的含量为60

70重量%,粘结剂的含量为30

40重量%。
[0028]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进行上述烷基化反应即可,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公知的方法。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包括分子筛与粘结剂时,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将分子筛粉末与粘结剂混捏成型,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烧;然后将焙烧得到的产物进行铵交换。所述干燥、焙烧和铵交换均可以按照常规条件进行。优选地,所述干燥包括:在100

150℃下干燥5

24小时。优选地,所述焙烧包括:在450

650℃下焙烧3

8小时。优选地,所述铵交换包括:将焙烧得到的产物在40

100℃下用铵盐溶液交换1

24小时,经去离子水洗涤,在100

150℃下干燥5

24小时,450

650℃下焙烧3

8小时。优选地,所述的铵盐溶液包括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草酸铵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与去离子水配制而成的水溶液。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在所述干燥前,将成型后的样品在常温常压下晾干1

24小时。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包括杂多酸与粘结剂时,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将杂多酸与粘结剂混捏成型,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烧。优选地,所述干燥包括:在100

150℃下干燥5

24小时。优选地,所述焙烧包括:在350

550℃下焙烧3

8小时。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在所述干燥前,将成型后的样品在常温常压下晾干1

24小时。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可以呈现为任何的物理形貌,比如粉末状、颗粒状或者模制品状,比如球状、片状、条状、三叶草状;优选球状或者条状。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已知的任何方式获得这些物理形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制备中,优选地,所述烷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80

200℃,反应压力为0.8

3.0MPa,联苯与环己烯的摩尔比为1

6:1,环己烯质量空速为0.1

2.0h
‑1。具体举例而言,作为所述反应温度,比如可以优选150

190℃;作为所述的反应压力,比如可以优选1.0

2.5MPa;作为所述的联苯与环己烯的摩尔比,比如可以优选2

5;作为所述的环己烯质量空速,可以优选0.8

1.5h
‑1。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步骤(2)除去所述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中的C6

C12组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地,采用减压蒸馏除去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中的C6

C12组分。其中,所述的C6

C12组分主要包括环己烯、联苯原料和少量的其它异构体,如甲基环戊烷等。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80

300℃,真空度为2

10kPa。具体举例而言,作为所述温度,比如可以优选220

260℃;作为所述的真空度,比如可以优选3

5kP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该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含有: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且以所述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总量为基准,环己基联苯、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的含量不低于75重量%,优选不低于80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其中,以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总量为基准,环己基联苯的含量为20

80重量%,二环己基苯的含量为10

50重量%,三联环己烷的含量为1

25重量%,二联环己烷基苯的含量为1

20重量%;优选地,以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总量为基准,环己基联苯的含量为30

60重量%,二环己基苯的含量为25

45重量%,三联环己烷的含量为5

15重量%,二联环己烷基苯的含量为2

10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化三联苯导热油,其中,所述环己基联苯来自联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反应;和/或,二环己基苯、三联环己烷和二联环己烷基苯来自环己基联苯的部分加氢反应。4.一种氢化三联苯导热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将联苯与环己烯和/或环己醇进行烷基化反应生成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2)除去含环己基联苯的混合物中的C6

C12组分,得到环己基联苯;(3)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将所述环己基联苯进行部分加氢得到氢化三联苯导热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包含分子筛和/或杂多酸以及粘结剂;优选地,所述分子筛选自SRZ

21、纳米Y和纳米beta沸石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为薄层状SRZ

21和/或纳米beta沸石;优选地,所述杂多酸选自磷钼酸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闻年高焕新胥明刘远林顾瑞芳季树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