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设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93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周边设备固定装置,包括一架体、一定位板、一推板及至少一回复件;其中,该架体供设置一周边设备且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周边设备通过该第一侧板的卡梢及该底板的嵌片,而设置于该架体中;且该推板以杠杆原理来推动或释放该定位板,以使该定位板的嵌柱可嵌入或脱离该周边设备的一侧边,进而达到固定或释放该周边设备的目的;此外,该回复件供将该定位板回复至原位,以使该嵌柱脱离该周边设备的侧边,而便于该周边设备脱离该架体。如此,使得该周边设备的组装更为方便、快速及省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方面的
,尤指一种可供电脑周边设备进行组装及拆卸的无螺丝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的电脑周边设备如光驱、刻录机…等,主要是利用螺丝将其锁设于一固定架上,以达到将其组装固定于电脑主机上的目的;然而利用螺丝锁设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更是需备有工具(螺丝起子)方可将其拆装,因此组装上非常的不方便,于是为改善上述问题,便有业者设计出一种无螺丝固定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注册第M276244号所述,该无螺丝固定装置,主要通过一推动件来连动一侧的两定位件移动,以使该定位件的卡梢可插嵌于该电子储存装置的第一侧面的定位孔中,以达到将该电子储存装置固定的目的。然而,由于该固定装置中,推动件需于承载座上作前后移动,因此使用者将其推动时较为不顺手,而且因该推动件的移动方向与该定位件的移动方向垂直,而且该推动件利用斜面来连动定位件位移,因此需施以一相当大的力量方可使该定位件移动,尤其是该推动件又因被一回复件连接而使其可回复原位,所以欲推动该推动件位移时又需先克服该回复件的回复力,而如此则更是会使该推动件更需施以一较大的力量方可将其推动,故而该固定装置于操作时具有非常费力及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周边设备的组装更为方便、快速及省力的周边设备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周边设备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一架体、一定位板、一推板及至少一回复件;其中,一架体,供设置一周边设备,该架体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设于该底板的两相对侧边;其中,该底板具有至少两嵌片与该第一侧板呈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板与该两嵌片分别用以固定该周边设备的两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且该第一侧板上具有若干卡梢,供套入该周边设备的第一侧边的定位孔;一定位板,可于该底板上移动至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且该定位板的一侧具有至少两嵌柱,该定位板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嵌柱嵌入该周边设备的第二侧边的定位孔中,且该定位板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嵌柱脱离该周边设备的第二侧边的定位孔;一推板,设于该底板上,且被安排成可通过摆动方式而连动该定位板从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并允许该定位板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及至少一回复件,提供该定位板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的弹性回复力。如此,该推板便可通过杠杆原理来推动或释放该定位板,以使该定位板的嵌柱可嵌入或脱离该周边设备第二侧边的定位孔中,进而达到固定或释放该周边设备的目的;此外,该回复件则可于该定位板被释放时,提供该定位板回复至原位,以使该嵌柱脱离该周边设备第二侧边的定位孔,而便于该周边设备脱离该架体,使得该周边设备的组装更为方便、快速及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周边设备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周边设备固定装置的立体组合图3是本技术周边设备固定装置的俯视图;图4及图5是本技术周边设备固定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剖面示意图。1架体10容槽11底板 110嵌片111导片 112扣片113穿孔 114散热孔115弹片 116嵌部12第一侧板 120卡梢13第二侧板 130弹簧勾片14第三侧板 140长条孔2定位板 20嵌柱21弹簧勾环 22槽沟3推板30轴栓31驱动端部 32顶抵端部33限位片 34施力片35卡部 4回复件5周边设备50第一侧边500定位孔51第二侧边510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在随后的说明中,将利用一固定装置及组设于其内的电脑周边设备作为实施例。然而,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将可明了,本技术同样适用于其它类似的装置以快速拆、装其所属周边设备,且任何周边设备、特别是电脑周边设备因拆、装不便所引起的问题点,均可由本技术而获得解决。以下,为便于说明起见,以周边设备一词涵括光驱、刻录机...等电脑周边装置。请参阅图1,是揭露本技术所述周边设备固定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一架体1,供设置一周边设备5,该架体1包括一底板11、一第一侧板12、一第二侧板13及一第三侧板14,且该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分别设于该底板11的左、右两相对侧边,并形成一容槽10供该周边设备5设置;其中,该底板11具有至少两嵌片110、两导片111及两扣片112,该两嵌片110与该第一侧板12呈平行设置,且该两嵌片110与该第一侧板12分别用以固定该周边设备5的两相对的一第二侧边51及一第一侧边50,而每一嵌片110上设有一穿孔113。该第三侧板14设于该底板11的后侧边。在该第一侧板12上凸设有两个卡梢120可供周边设备5的第一侧边50上的两个定位孔500套入,该第三侧板14上侧设有一横向的长条孔140;一定位板2,设于该底板11上,且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地移动,该定位板2的一侧具有至少两嵌柱20,可分别穿过该两嵌片110的穿孔113,而嵌入该周边设备5的第二侧边51上的两个定位孔510中;一推板3,通过一轴栓30而枢设于该架体1的底板11上,使该推板3可于该底板11上以该轴栓30为轴心摆动,以连动该定位板2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移动,且该推板3具有一驱动端部31及一顶抵端部32,且该驱动端部31至该轴栓30的距离系大于该顶抵端部32至该轴栓30的距离;以及两个回复件4,设于该第二侧板13与该定位板2之间,以提供该定位板2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的弹性回复力。在图1中又可看出,该底板11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散热孔114,可提供该周边设备5散热之用,另于该底板11上还具有两弹片115,每一弹片115上各具有一嵌部116,该第二侧板13上具有两个弹簧勾片130,该定位板2上更具有两个弹簧勾环21,且于该推板3的驱动端部31的端部及侧边分别设有一限位片33及一施力片34。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两导片111分别嵌入该定位板2的两端部,使该定位板2仅只能于该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该两扣片112供压掣于该定位板2的顶面,而该推板3的驱动端部31的限位片33延伸穿设于该第三侧板14的长条孔140中,以限制该推板3的摆动方向,且于该推板3上又具有一卡部35,用以嵌入该弹片115的嵌部116以达定位之目的;所以,当该推板3摆动至使该定位板2由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卡部35嵌入一弹片115的嵌部116,且当该推板3摆动至允许该定位板2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卡部35嵌入另一弹片115的嵌部116。此外,该回复件4为拉伸弹簧,且该拉伸弹簧一端连结于该弹簧勾片130上,另一端连结于该弹簧勾环21上。结合图1和图3可看出,该架体1的第一侧板12与该两嵌片110分别夹住该周边设备5的第一侧边50及第二侧边51,以使该周边设备5置入该容槽10中,即被限制无法左、右移动。图4指出该推板3的施力片34被推动而使该推板3摆动至使该顶抵端部32不再推抵该定位板2时,该定位板2会受到该回复件4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而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该定位板2的嵌柱20脱离该周边设备5第二侧边51的两定位孔510,如此,该周边设备5便可由该架体1上轻易地取出。图5指出该推板3的施力片34被推动而使该推板3摆动至使该顶抵端部32推动该定位板2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周边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架体,供设置一周边设备,该架体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设于该底板的两相对侧边;其中,该底板具有至少两嵌片与该第一侧板呈平行设置,且该第一侧板与该两嵌片分别用以固定该周边设备的两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且该第一侧板上具有若干卡梢,供套入该周边设备的第一侧边的定位孔;    一定位板,可于该底板上移动至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且该定位板的一侧具有至少两嵌柱,该定位板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嵌柱嵌入该周边设备的第二侧边的定位孔中,且该定位板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嵌柱脱离该周边设备的第二侧边的定位孔;    一推板,设于该底板上,且被安排成可通过摆动方式而连动该定位板从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并允许该定位板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以及    至少一回复件,提供该定位板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文徐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