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92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漆雾废气净化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RCO催化燃烧装置、排气烟仓及吸附风机,干式过滤器连接活性炭吸附器并在吸附风机的抽吸下向活性炭吸附器送入废气,活性炭吸附器连接排气烟仓并通过烟仓排出净化的气体,活性炭吸附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Ⅰ及安装有氮气喷头Ⅰ,氮气喷头Ⅰ通过氮气管Ⅰ连接制氮机组,氮气管Ⅰ配置有气动阀Ⅰ,制氮机组连接压缩空气罐,温度传感器Ⅰ和制氮机组、气动阀Ⅰ控制连接;在脱附环节若脱附温度过高则通过氮气保护装置对活性炭吸附器和/或催化燃烧装置降温,可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漆雾废气净化处理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活性炭吸附浓缩和催化燃烧组合净化处理的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铝轮装饰盖及铭板等生产企业的涂装线在生产中使用的涂料主要成分为PU漆、PE漆、色漆、水性漆等树脂类涂料等、有机溶剂为天那水。涂装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低毒类漆雾废气,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如不经处理,有害气体随着空气流动四处扩散,室内操作的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不可避免会将有害废气通过人体呼吸作用进入到人体内,从而危及人体健康,及影响该厂的室内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0003]目前对该类废气的处理是采用吸附浓缩

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10448608)公开的,通过活性炭吸附器的吸附作用,及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脱附下来使活性炭再生;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送往催化燃烧室催化燃烧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排出。在对活性炭吸附器的脱附过程中,脱附活性炭分子筛的脱附温度需要保持稳定在150

250℃以确保活性炭吸附器和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安全性,上述现有的吸附浓缩

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在脱附环节缺少对脱附气体温度的监控,在脱附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活性炭吸附器和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出现爆破、设备运行等安全性事故或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设有氮气保护装置,在脱附环节若脱附温度过高则通过氮气保护装置对活性炭吸附器和/或催化燃烧装置降温,可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RCO催化燃烧装置、排气烟仓及吸附风机,干式过滤器连接活性炭吸附器并在吸附风机的抽吸下向活性炭吸附器送入废气,活性炭吸附器连接排气烟仓并通过烟仓排出净化的气体,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排气烟仓及吸附风机通过吸附管路连接,吸附管路上位于活性炭吸附器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安装有气动阀

,RCO催化燃烧装置通过脱附管路连接活性炭吸附器及排气烟仓,活性炭吸附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Ⅰ及安装有氮气喷头Ⅰ,氮气喷头Ⅰ通过氮气管Ⅰ连接制氮机组,氮气管Ⅰ配置有气动阀Ⅰ,制氮机组连接压缩空气罐,温度传感器Ⅰ和制氮机组、气动阀Ⅰ控制连接;在脱附环节,由温度传感器Ⅰ监测活性炭吸附器内的脱附温度并在脱附温度出现过高等异常情况时传递信号控制制氮机组工作、通过氮气管Ⅰ向活性炭吸附器内充入氮气降温,起到对活性炭吸附器的降温保护作用。
[0007]作为改进方案,RCO催化燃烧装置连接设有离线脱附箱,离线脱附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Ⅱ并安装有氮气喷头Ⅱ,氮气喷头Ⅱ通过氮气管Ⅱ连接制氮机组,氮气管Ⅱ配置有气
动阀Ⅱ,温度传感器Ⅱ和制氮机组、气动阀Ⅱ控制连接;离线脱附箱可以增加对脱附有机物的循环催化燃烧,及对送入催化燃烧装置内的脱附有机物流动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脱附环节中脱附有机物的催化燃烧效率,使脱附有机物的催化燃烧更加充分;并且温度传感器Ⅱ监测离线脱附箱内的脱附温度在温度出现异常时控制制氮机组工作、通过氮气管Ⅱ及氮气喷头Ⅱ向离线脱附箱内充入氮气降温,起到对RCO催化燃烧装置的保护作用。
[0008]优选的,RCO催化燃烧装置内置设有脱附风机,脱附管路包括连接于脱附风机和活性炭吸附器之间的脱附出气管、脱附出气管安装有气动阀Ⅲ,及连接于RCO催化燃烧装置的排气口和活性炭吸附器之间的脱附进气管、脱附进气管安装有气动阀Ⅳ;在活性炭吸附器内的活性炭分子筛吸附饱和后,关闭吸附管路上的气动阀

,开启脱附管路上的气动阀Ⅲ及气动阀Ⅳ,在脱附风机的作用下使热气流脱附有机物并送入RCO催化燃烧装置内催化燃烧,将脱附高温气体一部分通过排气烟仓直接排空,另一部分送入活性炭吸附器内用来脱附活性炭。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设有氮气保护装置,在脱附环节若脱附温度过高则通过氮气保护装置对活性炭吸附器和/或催化燃烧装置降温,可以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立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的RCO催化燃烧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6]如图1

4所示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喷淋吸收塔1、干式过滤器2、活性炭吸附器3、RCO催化燃烧装置4、排气烟仓5及吸附风机6,喷淋吸收塔1设置在干式过滤器2的前端,在喷淋吸收塔1的下部设有废气吸入口11,管道一端连接于喷淋吸收塔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干式过滤器2将喷淋吸收塔1和干式过滤器2连通,喷淋吸收塔1内安装有喷淋系统12并对应喷淋系统12安装有框式或网式填料层13,喷淋吸收塔1内安装有脱水填料层14,脱水填料层14是块状蜂窝斜管或波纹斜管。在喷淋吸收塔1的底部设有贮液箱15,贮液箱15通过泵16及泵管路与喷淋系统12连接,贮液箱15连接有进水管17及排水管18,废气流由下部的废气吸入口11进入,喷淋系统12产生雾状喷雾,洒下的吸收液向下流动过程中,沿着框式或网式填料层13的各处表面均匀分布,并在表面形成一均匀液膜,塔的垂直设计使除漆剂碱性水溶液和自下而上气体相向流动,很好地接触反应,气流中的漆雾、二甲苯、苯等污染物被碱性溶液吸收进入贮液箱15,喷淋过滤处理的废气流由塔顶部管道将气体引入干式过滤器2。
[0017]干式过滤器2连接活性炭吸附器3并在吸附风机6的抽吸下向活性炭吸附器3送入
废气,活性炭吸附器3连接排气烟仓5并通过烟仓排出净化的气体,干式过滤器2、活性炭吸附器3、排气烟仓5及吸附风机6通过吸附管路7连接,吸附风机6可以是连接在活性炭吸附器3和排气烟仓5之间的吸附管路段上,也可以是连接在活性炭吸附器3和干式过滤器2之间的吸附管路段,吸附管路7上位于活性炭吸附器3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安装有气动阀

,RCO催化燃烧装置4通过脱附管路8连接活性炭吸附器3及排气烟仓5,活性炭吸附器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Ⅰ及安装有氮气喷头Ⅰ,氮气喷头Ⅰ通过氮气管Ⅰ连接制氮机组9,氮气管Ⅰ配置有气动阀Ⅰ,制氮机组9连接压缩空气罐10,温度传感器Ⅰ和制氮机组9、气动阀Ⅰ控制连接;在脱附环节,由温度传感器Ⅰ监测活性炭吸附器3内的脱附温度并在脱附温度出现过高等异常情况时传递信号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干式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RCO催化燃烧装置、排气烟仓及吸附风机,所述干式过滤器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并在所述吸附风机的抽吸下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器送入废气,所述活性炭吸附器连接所述排气烟仓并通过所述烟仓排出净化的气体,所述干式过滤器、所述活性炭吸附器、所述排气烟仓及所述吸附风机通过吸附管路连接,所述吸附管路上位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安装有气动阀

,所述RCO催化燃烧装置通过脱附管路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及所述排气烟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Ⅰ及安装有氮气喷头Ⅰ,所述氮气喷头Ⅰ通过氮气管Ⅰ连接制氮机组,所述氮气管Ⅰ配置有气动阀Ⅰ,所述制氮机组连接压缩空气罐,所述温度传感器Ⅰ和所述制氮机组、所述气动阀Ⅰ控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CO催化燃烧装置连接设有离线脱附箱,所述离线脱附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Ⅱ并安装有氮气喷头Ⅱ,所述氮气喷头Ⅱ通过氮气管Ⅱ连接所述制氮机组,所述氮气管Ⅱ配置有气动阀Ⅱ,所述温度传感器Ⅱ和所述制氮机组、所述气动阀Ⅱ控制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装线废气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CO催化燃烧装置内置设有脱附风机,所述脱附管路包括连接于所述脱附风机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器之间的脱附出气管、所述脱附出气管安装有气动阀Ⅲ,及连接于所述RCO催化燃烧装置的排气口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器之间的脱附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华唐其军朱文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特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