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84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烯收料装置,包括罐区乙烯储罐;所述罐区乙烯储罐通过管道与乙烯压缩机的入口连接;与所述乙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的装置乙烯储罐。本装置利用管道将罐区乙烯储罐的罐顶连接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只关闭罐区乙烯储罐罐顶的阀门,乙烯压缩机入口处的阀门全开,使两个阀门之间的乙烯物料能够及时泄压至乙烯压缩机入口并被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保证管线内压力始终保持低压力运行,确保工艺安全,且收料时间短。本装置还避免了使用乙烯输送泵,节能。节能。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烯收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收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乙烯收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丁基橡胶装置中,乙烯物料作为整个工艺流程中重要的冷媒体,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起到重要作用,乙烯可以通过气化将装置中聚合反应釜的反应热带走,从而达到稳定反应温度,确保生产平稳运行的目的。
[0003]在装置乙烯收料操作中,乙烯温度与压力成为制约收料的重要因素,现有乙烯输送泵(屏蔽泵)由罐区输送至制冷单元乙烯储罐内,由于乙烯储罐V410内温度

30℃,压力1900KPa,乙烯进入V410罐内会瞬间气化,压力升高,此时乙烯储罐内乙烯会给下游用户补充液相乙烯,但即使补液,罐内压力依然很高,影响乙烯系统的正常冷凝。因此,乙烯储罐内乙烯会通过火炬线泄压,浪费乙烯且收料时间长,收料困难。因此乙烯收料过程亟待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收料装置,该装置避免采用输送泵收料,节能,且装置稳定运行。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乙烯收料装置,包括罐区乙烯储罐;
[0006]所述罐区乙烯储罐通过管道与乙烯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0007]与所述乙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的装置乙烯储罐。
[000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乙烯收料装置示意图;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0.95~1.05。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1。
[0010]在本技术中,所述罐区乙烯储罐的液位高度为10~80%;
[0011]所述装置乙烯储罐的液位高度为10~80%。
[0012]所述罐区乙烯储罐和装置乙烯储罐之间的距离为500~600m。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管道为DN25的304不锈钢管线。
[0014]还包括与所述装置乙烯储罐的出口相连的乙烯撤热用户单元。乙烯在“乙烯撤热用户”处进行汽化吸热,将用户产生的热量带走,B400入口压力低,可以让乙烯更好地进行汽化,同时,B400压缩机对乙烯做功,将低压的乙烯又压缩成高压的乙烯存至V410罐内,如此反复进行。
[0015]现有技术中,收料完成后,由于乙烯的理化性质特殊,沸点为

169℃,管线内的气相乙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而压力上涨过快,若将罐区乙烯储罐罐顶阀门和乙烯压缩机入口阀门全部关闭,会导致两个阀门之间的管线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且只能将装置乙烯储罐内乙烯往火炬线泄压,泄压的气相乙烯燃烧掉,浪费乙烯且收料时间长,收料困难。因此,本装置利用管道将罐区乙烯储罐的罐顶连接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只关闭罐区乙烯储罐罐顶的阀门,乙烯压缩机入口处的阀门全开,使两个阀门之间的乙烯物料能够及时
泄压至乙烯压缩机入口并被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保证管线内压力始终保持低压力运行,确保工艺安全,且收料时间短。本装置还避免了使用乙烯输送泵,节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乙烯收料装置示意图;其中,V940为罐区乙烯储罐,V410为装置乙烯储罐,B400为乙烯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乙烯收料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8]实施例1
[0019]收料前:
[0020]V940压力为2.01MPa,温度为

33℃;
[0021]B400入口压力为0.010MPa,温度为

64℃;
[0022]V410乙烯储罐的液位为36%。
[0023]将罐区乙烯储罐的乙烯通过管道输送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再经乙烯压缩机后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乙烯储罐成功收料5%的液位;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1,所述罐区乙烯储罐和装置乙烯储罐之间的距离为550m。
[0024]收料后:
[0025]V940压力1.82MPa,温度

36℃;
[0026]B400入口压力0.010MPa,温度

64℃;
[0027]V410乙烯储罐液位为41%。
[0028]实施例1的乙烯收料共历时6小时。
[0029]实施例2
[0030]收料前:
[0031]V940压力2.0MPa,温度

33℃;
[0032]B400入口压力0.010MPa,温度

64℃;
[0033]V410乙烯储罐液位为33%。
[0034]将罐区乙烯储罐的乙烯通过管道输送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再经乙烯压缩机后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乙烯储罐成功收料9%的液位;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1,所述罐区乙烯储罐和装置乙烯储罐之间的距离为550m。
[0035]收料后:
[0036]V940压力1.70MPa,温度

37℃;
[0037]B400入口压力0.010MPa,温度

64.3℃;
[0038]V410乙烯储罐液位为42%。
[0039]实施例2的乙烯收料共历时10小时。
[0040]实施例3
[0041]收料前:
[0042]V940压力2.08MPa,温度

32.5℃;
[0043]B400入口压力0.010MPa,温度

64℃;
[0044]V410乙烯储罐液位为35%。
[0045]将罐区乙烯储罐的乙烯通过管道输送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再经乙烯压缩机后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乙烯储罐成功收料7.2%的液位;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1,所述罐区乙烯储罐和装置乙烯储罐之间的距离为550m。
[0046]收料后:
[0047]V940压力1.80MPa,温度

36.3℃;
[0048]B400入口压力0.010MPa,温度

64.1℃;
[0049]V410乙烯储罐液位为42.2%。
[0050]实施例3的乙烯收料共历时8小时。
[0051]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装置利用管道将罐区乙烯储罐的罐顶连接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只关闭罐区乙烯储罐罐顶的阀门,乙烯压缩机入口处的阀门全开,使两个阀门之间的乙烯物料能够及时泄压至乙烯压缩机入口并被输送至装置乙烯储罐,保证管线内压力始终保持低压力运行,确保工艺安全,且收料时间短。本装置还避免了使用乙烯输送泵,节能。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区乙烯储罐;所述罐区乙烯储罐通过管道与乙烯压缩机的入口连接;与所述乙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的装置乙烯储罐;所述罐区乙烯储罐的罐顶连接至乙烯压缩机的入口处,只关闭罐区乙烯储罐罐顶的阀门,乙烯压缩机入口处的阀门全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区乙烯储罐与装置乙烯储罐的体积比为5:0.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举李林林栾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