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83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该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密封的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模具,所述监测箱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监测所述模具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件,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监测箱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箱的底部设有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监测箱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朝向所述监测箱内部一端为冷端时对热端散热的散热器,监测箱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以及散热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温度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作用的研究成本。的研究成本。的研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碳纳米管(CNTs)等纳米材料的出现,使得绝缘类复合材料可以成为导电体。将碳纳米管(CNTs)与非开挖管道修复中常用的环氧树脂混合形成管道智能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备了更强的电力学性能,不仅能更好地修复管道中的损伤,同时可利用复合材料在管道中电学信号的变化来监测管道的实时受力状况。由于复合材料的固化程度对于其在管道中的服役状态影响甚大,研究温度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作用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目前,研究温度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作用采用的设备是差示扫描量热仪。然而,差示扫描量热仪使用成本较高,并且在研究温度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作用研究过程中并未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大部分功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专用于研究温度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作用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包括密封的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放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模具,所述监测箱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监测所述模具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件,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监测箱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箱的底部设有调节所述监测箱内温度的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用于切换半导体制冷片冷热端的驱动组件,所述监测箱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朝向所述监测箱内部一端为冷端时对热端散热的散热器,所述监测箱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以及散热器电连接。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测箱包括箱体以及底座,所述箱体呈矩形体结构,所述箱体的上侧面、下侧面以及前侧面分别设有上侧开口、下侧开口以及前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后侧面插装有用于封堵所述上侧开口的上抽拉门,所述箱体的左侧面插装有用于封堵所述前侧开口的前抽拉门,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下侧开口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口字形框、U形框、连接板以及封板,所述U形框的水平部位于前端,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位于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口字形框以及U形框的右前角之间,所述封板具有三个,三个所述封板分别连
接在所述口字形框以及U形框的左端、右端以及后端之间。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以及水平部均呈F形,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的水平段上设有沿前后延伸的第一插槽,所述U形框的水平部的竖直段上设有沿左右延伸的第二插槽,所述U形框的竖直部的水平段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插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三插槽形成与所述上抽拉门相匹配的上抽拉槽,所述口字形框的上侧面设有回字形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回字形插槽形成与所述前抽拉门相匹配的前抽拉槽,三个所述封板的下端分别插装在所述回字形插槽内,三个所述封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框的竖直部的竖直段内侧面上。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抽拉门包括上门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门体后端的上门板,所述上门体呈T形,所述上门体的水平部与所述上抽拉槽相匹配,所述前抽拉门包括前门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前门体左端的前门板,所述前门体呈T形,所述前门体的水平部与所述前抽拉槽相匹配。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门板的前侧面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电磁片,前端的封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上电磁片相匹配的第二上电磁片;所述前门板的右侧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前电磁片,左端的所述封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前电磁片相匹配的第二前电磁片。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左右两端的所述封板内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胶囊型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侧侧面分别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块呈胶囊型,所述滑块的上下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所述滑块的前侧面设有两个上下平行间隔布置的固定杆,所述安装件包括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长孔,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00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前侧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温度调节器的嵌槽,所述底座的后侧面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连通孔,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底座的安装槽上端内壁上设有支撑沿,所述支撑沿上设有导热网,所述导热网包括与所述支撑沿相匹配的固定框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框内的网体。
[0014]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固定板以及散热扇,所述散热翅片安装在所述连通孔,所述固定板将所述散热翅片固定在所述连通孔内,所述散热扇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使用时,驱动组件驱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测箱内的温度变化。温度控制器依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温度控制驱动组件及散热器功率,进而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状态,达到控制树脂固化初始温度的目的。以在夏季模拟25摄氏度初始温度下树脂的固化温度测量为例,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测箱内的温度变化,并传回数据至温度控制器,设置初始温度,驱动组件调节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端,半导体制冷片开始制冷,散热器启动,对半导体制冷片热端进行降温,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效果,减轻其工作负担,达到设定温度,将装有固化材料的模具放置在导热网上。此时,关闭上抽拉门和前抽拉门,第一上电磁片和第二上电磁
片,第一前电磁片和第二前电磁片通电,实现上抽拉门和前抽拉门与监测箱固定。
[0017]由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及模具具有一定高度,同时由于第一传感器置于安装板上,不利于单门安放,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设置上抽拉门和前抽拉门有助于方便放置模具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的上抽拉门和前抽拉门采用电磁片磁吸开门,当装置工作时,电磁片通电具备磁吸功能,能将两开抽拉门紧密关闭,电磁片的设置既方便经济,又有利于监测箱的密闭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中滑动组件的安装板上通过长孔放置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每套模具内可测得多个温度数据,形成对比,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率。由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可滑动,因此可适应不同模具的形状,安置多个第一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的监测箱,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放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模具,所述监测箱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安装监测所述模具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件,所述监测箱内设有用于监测箱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箱的底部设有调节所述监测箱内温度的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用于切换半导体制冷片冷热端的驱动组件,所述监测箱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朝向所述监测箱内部一端为冷端时对热端散热的散热器,所述监测箱上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以及散热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包括箱体以及底座,所述箱体呈矩形体结构,所述箱体的上侧面、下侧面以及前侧面分别设有上侧开口、下侧开口以及前侧开口,所述箱体的后侧面插装有用于封堵所述上侧开口的上抽拉门,所述箱体的左侧面插装有用于封堵所述前侧开口的前抽拉门,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下侧开口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口字形框、U形框、连接板以及封板,所述U形框的水平部位于前端,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位于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口字形框以及U形框的右前角之间,所述封板具有三个,三个所述封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口字形框以及U形框的左端、右端以及后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温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以及水平部均呈F形,所述U形框的两个竖直部的水平段上设有沿前后延伸的第一插槽,所述U形框的水平部的竖直段上设有沿左右延伸的第二插槽,所述U形框的竖直部的水平段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插槽,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三插槽形成与所述上抽拉门相匹配的上抽拉槽,所述口字形框的上侧面设有回字形插槽,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回字形插槽形成与所述前抽拉门相匹配的前抽拉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陈红衛王心怡余航张福斌付一鸣王翠霞李鹏阳赵鹏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