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73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包括窑炉(1)、风机装置(2)、热交换装置(3)、尾气净化处理装置(4),风机装置包括安装板(21)、蜗壳(22)、电机(23)、第一叶轮(24)、第二叶轮(25),第一叶轮安装于蜗壳内,其特征在于:第二叶轮包括轴筒(251)、第二叶片(252)、连通孔(253),第二叶轮大部分设置于窑炉内,轴筒的上端与第一叶轮固定连接,轴筒的外周面且位于轴筒下端设置有第二叶片,轴筒的内周面且位于轴筒下端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的轴向位置与多个第二叶片的轴向位置相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风机装置的吸气效率,提高风机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提高窑炉余热回收处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或瓷砖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陶瓷或瓷砖生产制造工艺中,窑炉的余热或尾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对该余热或尾气进行回收再利用、尾气处理再排放已经是本领域的共识。如图1所示,现有的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窑炉1、风机装置2、热交换装置3、尾气净化处理装置4,窑炉的顶部安装有风机装置,风机装置通过管道与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与尾气净化处理装置相连接,热交换装置用于利用窑炉余热加热循环水以供客户端使用或储存,风机装置包括蜗壳、电机、离心叶轮,离心叶轮安装于蜗壳内。但现有的风机装置仍然存在吸气效率较低、风机由于热传递/热辐射的影响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通过轴筒外周设置的第二叶片能够促进窑炉内的高温/热气流被抽吸进蜗壳内,从而提高风机装置的吸气性能,从而能够提高窑炉余热回收处理效率;通过多个连通孔的设计,使从轴筒内吸入的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用于陶瓷制造工艺的窑炉余热回收处理,其包括窑炉(1)、风机装置(2)、热交换装置(3)、尾气净化处理装置(4),窑炉的顶部安装有风机装置,风机装置通过管道与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与尾气净化处理装置相连接,热交换装置用于利用窑炉余热加热循环水以供使用端使用或储存,风机装置(2)包括安装板(21)、蜗壳(22)、电机(23)、第一叶轮(24)、第二叶轮(25),第一叶轮安装于蜗壳内,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固定连接构成风机转子且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蜗壳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用于使风机装置与窑炉的窑炉顶壁(11)可拆卸地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叶轮(25)包括轴筒(251)、第二叶片(252)、连通孔(253),第二叶轮大部分设置于窑炉内,轴筒的上端与第一叶轮固定连接,轴筒的外周面且位于轴筒下端设置有第二叶片,多个第二叶片沿周向分布,轴筒的内周面且位于轴筒下端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连通轴筒的内、外周面,多个连通孔的轴向位置与多个第二叶片的轴向位置相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25)还包括第三叶片(254),轴筒(251)的外周面且位于轴筒上端设置有第三叶片,多个第三叶片沿周向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4)包括前盖盘(241)、后盖盘(242)、第一叶片(243),多个第一叶片沿周向分布且连接于前盖盘与后盖盘之间,第一叶轮为离心式叶轮,第一叶轮连接于电机的驱动轴,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前沈海军陈易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