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壳和包括这种封壳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69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封壳和包括这种封壳的飞行器。在一个方面中,描述了一种包含惰性气体和至少一种要排放的液体(24)的封壳(14)。封壳(14)包括定位在其下部部分(22)中的至少一个孔口和定位在孔口处的液体排放系统(26)。这个液体排放系统被配置成占据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液体排放系统允许液体(24)流向封壳(14)之外,并且液体排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元件,该元件根据封壳(14)内的压力是弹性可变形的,并且根据其变形来控制液体排放系统(26)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简单并且自动地调节封壳(14)中的液体(24)的体积,而无需传感器。而无需传感器。而无需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壳和包括这种封壳的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惰性气体并且包括液体排放系统的封壳,并且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封壳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一个实施例,燃料电池连接至第一氢气供应管道、第二氧气供应管道、第三水排放管道、第四冷却液体供应管道、和第五冷却液体排放管道。
[0003]这些不同的管道穿过封壳,该封壳连结至燃料电池并且包含惰性气体,例如保持在给定压力下的氮气。惰性气体使得能够在氢气泄漏的情况下限制在封壳中氢气和氧气之间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起火和爆炸的风险。这种封壳装备有被配置成检测大于给定阈值的氢气浓度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成当传感器检测到氢气浓度大于给定阈值时切断氢气供应的阀。
[0004]在操作中,来自第三管道的水或来自第四管道或第五管道之一的冷却液体可能泄露并且积聚在封壳的下部部分中。从一定体积开始,需要将这些液体从封壳中排出。
[0005]在不损失惰性气体的情况下排出积聚在封壳的下部部分中的液体是存在问题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0007]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界定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的封壳,该封壳包含呈惰性气体和至少一种要排放的液体的形式的流体,外部区域表现出外部压力,内部区域表现出大于外部压力的内部压力,所述封壳包括:下部部分,液体积聚在该下部部分中;至少一个孔口,该至少一个孔口定位在下部部分中并且被配置成将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置于连通;以及液体排放系统,该液体排放系统被定位排放在孔口处并且被配置成占据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该关闭状态下,液体排放系统防止液体从内部区域穿过孔口流向外部区域,在该打开状态下,液体排放系统允许液体从内部区域穿过孔口流向外部区域。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液体排放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可变形元件,该至少一个弹性可变形元件被配置成通过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而变形,并且根据其变形来控制液体排放系统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
[0009]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简单并且自动地调节封壳中的液体的体积,而无需损失惰性气体。
[0010]根据第一实施例,可变形元件是可变形膜,该可变形膜封闭孔口并且具有穿过可变形膜的至少一个穿孔,可变形膜被配置成根据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变形并且占据未变形状态和变形状态,在该变形状态下,可变形膜朝封壳的外部区域的方向伸展,可变形膜被配置为使得在可变形膜处于未变形状态时或在可变形膜处于变形状态且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低于给定的第一阈值压力时,穿孔占据封闭状态,并且在可变形膜处于变形状态且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穿孔占据打开状态。
[0011]根据另一特征,可变形膜被配置为使得只要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保持大于第二给定阈值压力,该第二给定阈值压力低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穿孔就保持在打开状态中,并且一旦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等于或低于第二给定阈值压力,穿孔就返回至封闭状态。
[0012]根据另一特征,可变形膜包括外围边缘和重叠区域,该外围边缘的截面表现为大于孔口的截面,该重叠区域压靠封壳。另外,可变形膜的至少一个穿孔定位在重叠区域中,以便在可变形膜处于未变形状态以及在可变形膜处于变形状态且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低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该至少一个穿孔被封壳封闭,在可变形膜处于变形状态且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所述穿孔至少部分地被定位为与孔口对准。
[0013]根据另一特征,在可变形膜占据未变形状态时,可变形膜的至少一个穿孔被定位为与孔口对准,所述穿孔具有:
[0014]a.在可变形膜处于未变形状态时不允许包含在封壳中的流体穿过的零截面,
[0015]b.在可变形膜处于变形状态且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允许液体穿过的非零截面。
[0016]根据另一特征,可变形膜包括穿过可变形膜的多个穿孔,所述穿孔分布在圆上,该圆大致相对于孔口定中心。
[0017]根据另一特征,可变形膜由弹性体制成。
[0018]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液体排放系统包括止回阀,该止回阀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该关闭位置中,止回阀封闭孔口,在该打开位置中,止回阀与封壳间隔开并且允许液体流向封壳的外部区域。另外,弹性可变形元件是回位元件,该回位元件被配置成只要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低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就将止回阀保持在关闭位置中,并且一旦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就允许止回阀移动至打开位置。
[0019]根据另一特征,回位元件被配置为使得只要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大于第二给定阈值压力,该第二给定阈值压力低于第一给定阈值压力,就将止回阀保持在打开位置中,并且一旦封壳的内部区域的内部压力低于或等于第二给定阈值压力,止回阀就返回至关闭位置。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特征之一的封壳的飞行器。
附图说明
[0021]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从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明显,该描述仅仅是通过举例方式参照附图给出的,在附图中:
[0022]图1是穿过燃料电池和容器的示意性截面图,该容器包含惰性气体并且包括液体排放系统,
[0023]图2是穿过展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在没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液体排放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4]图3是图2中示出的在具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液体排放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5]图4是展示第一实施例的在没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液体排放系统的可变形
膜的俯视图,
[0026]图5是图4所示的在具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可变形膜的俯视图,
[0027]图6是展示第二实施例的在没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液体排放系统的可变形膜的俯视图,
[0028]图7是图6所示的在具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可变形膜的俯视图,
[0029]图8是穿过展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在没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液体排放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
[0030]图9是穿过图8所示的在具有要排放的液体的情况下的液体排放系统的示意截面图;
[0031]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X

X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根据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燃料电池10包括连接至第一氢气供应管道12.1(例如用于氢气)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口10.1、连接至第二氧气供应管道12.2(例如用于氧气)的至少一个第二孔口10.2、连接至第三水排放管道12.3的至少一个第三孔口10.3、连接至第四冷却液体供应管道12.4的至少一个第四孔口10.4、以及连接至第五冷却液体排放管道12.5的至少一个第五孔口10.5。
[0033]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12.1至12.5中的每个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封壳14中。
[0034]根据一种构型,这个封壳14连结至燃料电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定内部区域(Zi)和外部区域(Ze)的封壳,所述封壳包含呈惰性气体和至少一种要排放的液体(24)的形式的流体,所述外部区域表现出外部压力,所述内部区域(Zi)表现出大于所述外部压力的内部压力,所述封壳(14)包括:下部部分(22),所述液体(24)积聚在所述下部部分中;至少一个孔口(28),所述至少一个孔口定位在所述下部部分(22)中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述内部区域和所述外部区域(Zi,Ze)置于连通;以及液体排放系统(26),所述液体排放系统定位在所述孔口(28)处并且被配置成占据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液体排放系统(26)防止所述液体(24)从所述内部区域(Zi)穿过所述孔口(28)流向所述外部区域(Ze),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液体排放系统(26)允许所述液体(24)从所述内部区域(Zi)穿过所述孔口(28)流向所述外部区域(Ze),其中,所述液体排放系统(26)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可变形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可变形元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封壳(14)的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而变形并且根据其变形来控制所述液体排放系统(26)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壳,其中,所述可变形元件是可变形膜(32),所述可变形膜封闭所述孔口(28)并且具有穿过所述可变形膜(32)的至少一个穿孔(40),所述可变形膜(32)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变形并且占据未变形状态和变形状态,在所述变形状态下,所述可变形膜(32)朝所述封壳(14)的外部区域(Ze)的方向伸展,所述可变形膜(32)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可变形膜(32)处于所述未变形状态时或在所述可变形膜(32)处于所述变形状态且所述封壳(14)的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低于给定的第一阈值压力时,所述穿孔(40)占据封闭状态,并且在所述可变形膜(32)处于所述变形状态并且所述封壳(14)的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时,所述穿孔占据打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壳,其中,所述可变形膜(32)被配置为使得只要所述封壳(14)的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保持大于第二给定阈值压力,所述第二给定阈值压力低于所述第一给定阈值压力,所述穿孔(40)就保持在所述打开状态中,并且一旦所述封壳(14)的内部区域(Zi)的内部压力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给定阈值压力,所述穿孔就返回至所述封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封壳,其中,所述可变形膜(32)包括外围边缘(32.1)和重叠区域(38),所述外围边缘的截面表现为大于所述孔口(28)的截面,所述重叠区域压靠所述封壳(14),所述可变形膜(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德利纳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