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69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涉及锂电池工装技术领域。该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安装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中部设有贯穿活动的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在外界控制设备的作用下能够进行伸缩。通过对两个侧板进行翻转使其两端分别与压紧板和定位板对齐,并且使定位板和压紧板两侧的连接侧耳一与侧板外侧的连接侧耳二相互对齐,通过将连接销与连接侧耳二的插孔进行卡接,进而来使侧板得到固定,随后再通过同时转动两个侧板外侧靠近螺纹柱一端的把手使其带动螺纹柱沿着螺纹套内壁的螺纹槽做旋进运动,来对模组侧边进行挤压进而防止模组出现偏移,来提高模组堆叠的效率以及便于对模组取放的效果。对模组取放的效果。对模组取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工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堆叠工装指的是用于堆放物料的工装,目前锂电池组一般的PACK方式是将多颗单电芯通过并串方式组成在一起形成模块,多个模块再串联组成模组,在多个模块串联组成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模块进行定位整形,并将其压缩至指定距离,然后使用打包带拉紧固定,进而完成模组堆叠。
[0003]当前锂电池的堆叠多为手工堆叠,效率较低,并且现有的锂电池堆叠工装适应性不强,不能根据模组的大小来进行尺寸的调节,在对锂电池模组进行堆叠的时候容易造成模组的偏移,导致模组堆叠效果较差,同时对堆叠后的模组不便取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以解决在对锂电池模组堆叠不便以及适用性不强以及取放不便捷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顶部表面安装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中部设有贯穿活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设于所述底板(1)顶部表面安装的压紧板(3),所述压紧板(3)的中部设有贯穿活动的压缩气缸(6),所述压缩气缸(6)在外界控制设备的作用下能够进行伸缩;盖板(5)转动安装于所述压紧板(3)上,所述压缩气缸(6)上设有与所述压缩气缸(6)配合使用的抵压板(11);转轴(10)设于压紧板(3)的内侧,所述盖板(5)通过转轴(10)进行转动,靠近所述盖板(5)一侧端面设有凹形卡槽(7);定位板(2)设于所述底板(1)上且与所述压紧板(3)相互平行,所述压紧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侧耳一(8)且关于所述压紧板(3)的对称轴分布,所述连接侧耳一(8)的中部设有贯穿活动的连接销(9);模组定位框(4)设于所述底板(1)上且模组定位框(4)的两端与所述定位板(2)和压紧板(3)相互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模组定位框(4)中设有侧向抵压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设于所述模组定位框(4)的两边外沿,其中模组定位框(4)的两边均开设有活动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定位框(4)两边的抵压组件的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冠群郭启明孙大强赵殿云尹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