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涉及数控加工中心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下位侧铣头总成、切削液喷嘴、上位侧铣头总成、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两组独立的侧铣头,分别为上位侧铣头与下位侧铣头,上位侧铣头可作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下位侧铣头可作0~360度间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具有高刚性、高扭矩特点;二是具有自动回转及快速换头功能,可以一次装夹五面加工,特别适用于龙门加工中心五面加工应用;三是内置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定位精度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加工中心配套设备
,涉及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
技术介绍
[0002]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控加工机床,它将铣削、镗削、钻削、攻螺纹和切削螺纹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上,使其具有多种工艺手段。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为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加工中心设置有刀库,刀库中存放着不同数量和不同种类的刀具或检具等配套装置,可由程序自动选用和更换。因此,在加工中心的作业中,除了主机自身的技术性能之外,各种刀具装置的技术性能更是实现数控加工中心高效、高精度作业的重要配套设备,本技术就是面向该领域应用的产品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涉及数控加工中心配套设备
,产品整体形状为圆柱体造型,标准尺寸为450
×
515
×
620mm,产品构造主要包括: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下位侧铣头总成、切削液喷嘴、上位侧铣头总成、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各部件通过外置或内置螺栓组装为一体,可供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加工需要选择调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两组独立的侧铣头,分别为上位侧铣头与下位侧铣头,上位侧铣头可作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下位侧铣头可作0度~360度间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具有高刚性、高扭矩特点;二是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具有自动回转及快速换头功能,可以一次装夹五面加工,特别适用于龙门加工中心五面加工应用;三是内置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定位精度达
±
4秒,重复定位精度
±
1秒,最小分割为5度,实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作业。
附图说明
[000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3是本技术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的上位侧铣头应用示意图
[0009]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包括11.滑枕连接螺栓,12.预锁装置,13.上模组缸体,14.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2.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包括21.转向机构,22.下模组固定螺栓,23.下模组缸体,24.底座法兰,3.下位侧铣头总成,包括31.下位侧铣头刀把键,32.下位侧铣头,33.下位侧铣头座,34.松刀缸,35.松刀缸加强板,36.松刀机构,37.松刀缸法兰,4.切削液喷嘴,5.上位侧铣头总成,包括51.C轴,52.上位侧铣头,53.上位侧铣头刀把键,6.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包括61.上卡槽,62.大爪,63.下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本技术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的整体形状为圆柱体造型,产品标准尺寸为450
×
515
×
620mm,其产品特征为:包括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1,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2,下位侧铣头总成3,切削液喷嘴4,上位侧铣头总成5,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6,各部件通过外置或内置螺栓组装为一体,可供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加工需要选择调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1包括滑枕连接螺栓11,预锁装置12,上模组缸体13,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14,所述滑枕连接螺栓11位于上模组缸体13上方,共有8个呈均等分布,和机床滑枕紧固连接后,实现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1与龙门加工中心组合一体,所述预锁装置12共有四个,为贯通矩形孔,孔内有预锁引导销,位于上模组缸体13上壁,呈均等分布,用于与加工中心连接时的定位预锁,所述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14分为上下两片,定位精度达
±
4秒,重复定位精度
±
1秒,最小分割为5度,实现高精度作业;
[0012]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2包括转向机构21,下模组固定螺栓22,下模组缸体23,底座法兰24,所述转向机构21位于下模组缸体23上部,通过下模组固定螺栓22进行连接后,可配合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14的程序设置驱动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2带动下位侧铣头总成3作0度~360度间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所述下模组固定螺栓22共有8个;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位侧铣头总成3包括刀把键31,下位侧铣头32,下位侧铣头座33,松刀缸34,松刀缸加强板35,松刀机构36,松刀缸法兰37,所述下位侧铣头座33通过内置螺丝安装于松刀缸34前端,所述下位侧铣头32通过内置螺丝与下位侧铣头座33组装一体,所述刀把键31位于下位侧铣头32前端,共有两个,可对下位侧铣头32紧固状态进行调整,所述松刀缸34、松刀缸加强板35、松刀缸法兰37为精铸一体结构,所述松刀机构36通过内置螺丝安装于松刀缸34后端,可调整下位侧铣头主轴及下位侧铣头32的工作状态,所述松刀缸法兰37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法兰24进行连接,实现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2与下位侧铣头总成3形成一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液喷嘴4通过内螺丝安装于松刀缸34上方,工作时可自动输出切削液,所述上位侧铣头总成5包括C轴51,上位侧铣头52,上位侧铣头刀把键53,所述上位侧铣头总成5工作时位于上模组缸体13内部,由C轴51驱动上位侧铣头52做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
[0015]进一步的,所述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6包括上卡槽61,大爪62,下卡槽63,所述大爪62的数量共有32个,嵌入安装于所对应的上卡槽61内部,均等分布于上模组缸体13内壁下方,所述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6与所述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14配合带动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1和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2的合体与分离,合体时由转向机构21驱动,实现下位侧铣头32进行0度~360度间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分离时由C轴51驱动,进行固定角度的定位加工,实现自动换头,五面加工;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
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整体形状为圆柱体造型,产品标准尺寸为450
×
515
×
620mm,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自动交换机构下模组总成、下位侧铣头总成、切削液喷嘴、上位侧铣头总成、32瓣大爪抓取机构总成,各部件通过外置或内置螺栓组装为一体,可供数控加工中心根据加工需要选择调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交换机构上模组总成包括滑枕连接螺栓、预锁装置、上模组缸体和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所述滑枕连接螺栓位于上模组缸体上方,共有8个呈均等分布,所述预锁装置共有四个,为贯通矩形孔,孔内有预锁引导销,位于上模组缸体上壁,呈均等分布,所述二片式离合齿定位机构分为上下两片,定位精度为
±
4秒,重复定位精度为
±
1秒,最小分割为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换式全自动侧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交换机构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品君,沈昕昊,吴林容,
申请(专利权)人:红雁航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