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所述剑菌属细菌S2_8_1,分类命名为Rhizobiaceae ensifer,已进行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374。该剑菌属细菌可以促进土壤硝化,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牧草再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土壤硝化作用主导的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是土壤氮素转化和循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极大地影响着土壤氮素供应、作物生长和农田生产力。通过合适的手段调控土壤硝化作用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剑菌属细菌在土壤和河流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目前针对剑菌属细菌在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报道较多,却尚未见到关于其在促进植物生长领域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目的二在于提供剑菌属细菌S2_8_1促进玉米生长或促进多花黑麦草去叶再生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剑菌属细菌S2_8_1的功能进行探究,发现其具有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功效,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牧草再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所述剑菌属细菌S2_8_1,其分类命名为Rhizobiaceae ensifer,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21374。
[0006]一种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方法,在土壤中接种上述的剑菌属细菌S2_8_1。
[000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促进植物生长为目标,通过对接种前后土壤硝化作用进行鉴定和分析,发现剑菌属细菌S2_8_1具有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功效,可将其应用于作物生长和牧草再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此外,利用该菌所制备的菌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合在全国玉米和多花黑麦草种植的地区使用。
[0008]菌种保藏信息:本专利技术所述剑菌属细菌S2_8_1,其分类命名为Rhizobiaceae ensifer,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14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21374。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剑菌属细菌S2_8_1在分离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有促进植物产生细胞分裂素S2_8_1在异养LB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促进植物产生细胞分裂素S2_8_1菌落形态光学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1]下列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12]下述实施例中所述接种量均为按照相应体积比进行接种。
[0013]实施例1:具有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剑菌属细菌S2_8_1的分离筛选。
[0014]取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的土壤20g,加入富集培养基中,其配方为:(NH4)2SO
4 0.5g,KH2PO
4 0.75g,NaH2PO
4 0.25g,MnSO4∙
4H2O 0.01g, MgSO4∙
7H2O 0.03 g, CaCO
3 5.0 g,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ml,PH值 7.0~7.2,在121℃下灭菌20 min,在28℃黑暗条件下培养15~25天。然后,使用Griess试剂用于检测氨氧化细菌菌株的存在,将显示氨氧化细菌菌株生长的富集培养液转移到新的富集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该过程重复2次,得到纯的细菌富集溶液。
[0015]取上面得到的富集培养液0.1ml,涂布于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基上,在28℃和避光条件下培养7天。琼脂平板的分离培养基的配方为:(NH4)2SO
4 0.5g,KH2PO
4 0.75g,NaH2PO
4 0.25g,MnSO4∙
4H2O 0.01g, MgSO4∙
7H2O 0.03 g, CaCO
3 5.0 g,2.5g 琼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ml,PH值 7.0~7.2,在121℃下灭菌20分钟。7天后从以上的分离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涂布于琼脂平板的分离培养基上,此过程重复5 ~ 10次,得到含有纯净的细菌菌落平板培养基。
[0016]在上面得到的含有纯净的细菌菌落平板培养基上,移植纯菌落5~10个于富集培养基(配方如上)中,在28℃和避光条件下培养15天,即得到本研究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上述具有促进土壤硝化作用的剑菌属细菌,命名为S2_8_1,其分类命名为Rhizobiaceae ensifer,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21374。
[0017]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剑菌属细菌S2_8_1对玉米根际土壤硝化作用的效应和其生长的影响。
[0018]选取生长一致、出苗后20天的玉米苗18盆,每盆3棵,盆内装有土壤,每千克土壤含有机物质16.5g。将所述的18盆玉米苗随机分为3组,每组6盆,即试验组a、b、c组,再把试验组a、b分别随机分为a1、a2亚组,b1、b2亚组,c1、c2亚组,每亚组中的3盆表示3个重复。
[0019]取试验亚组a1、b1、c1的根、茎、叶,和根际土壤。将根、茎、叶放入温度为75℃的烘干箱内,烘干后分别得到玉米全株烘干物,然后用电子天平检测烘干物的重量,得到试验组a、b、c接种前的烘干物质量Ra0、Rb0、Rc0,备用。用培养法测定a1、b1、c1的根际土壤的土壤硝化速率,得到试验组a、b、c接种前的土壤硝化速率Za0、Zb0、Zc0,备用。
[0020]取试验亚组a2、b2、c2,在a2、b2亚组的每盆的土壤中加入上述微生物菌剂100 ml,在c2亚组的每盆中加入上述纯的富集溶液100ml作为对照;5天后,继续在a2亚组的每盆中加入上述微生物菌剂100 ml,b2、c2亚组则加入纯的富集溶液100ml;再过5天后制得S2_8_1接种量分别为200ml和100ml的a和b组,以及未接种的c组,备用。
[0021]上述10天结束后,取试验亚组a2、b2、c2的根、茎、叶,和根际土壤。将根、茎、叶放入温度为75℃的烘干箱内,烘干后分别得到玉米全株烘干物,然后用电子天平检测烘干物的重量,得到试验组a、b、c接种10天后的烘干物质量Ra1、Rb1、Rc1,备用。
[0022]用培养法测定a2、b2、c2的根际土壤的土壤硝化速率,得到试验组a、b、c接种前的土壤硝化速率Za1、Zb1、Zc1,备用。
[0023]比较上述Ra0、Rb0、Rc0、Ra1、Rb1、Rc1、Za0、Zb0、Zc0、Za1、Zb1、Zc1的大小,Ra0、Rb0、Rc0三者相似,且Za0、Zb0、Zc0三者相似,说明接种前玉米生长一致且根际土壤硝化速率也一致。Ra1>Rb2> Rc3,且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剑菌属细菌S2_8_1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剑菌属细菌S2_8_1,其分类命名为Rhizobiaceae ensifer,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2021374。2.一种促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凌,亓琳,刘伟,张明明,李亚鸽,宋鹏,赵威,戴攀峰,尹飞,何莹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