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与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47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与安装方法,其中固定装置包括钢边止水带、U形筋、L形筋、限位钢筋、方木、内外拉筋,所述U形筋与两根L形筋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上方开口,所述钢边止水带放入所述倒凸字形整体内,所述倒凸字形整体设置在内外拉筋之间,两根方木沿施工缝方向并排放置于L形筋上方开口处,夹紧并固定钢边止水带上部,所述限位钢筋沿施工缝方向设置在钢边止水带下部钢边两侧,实现了对钢边止水带的位置固定,保持钢边止水带顺直,是固定钢边止水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固定钢边止水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固定钢边止水带的一种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与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车站的施工缝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与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时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城市地下交通建设成为我国近年来建设的主要方向。地铁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核心之一,地铁车站的施工质量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防水作为地铁车站建设的重要控制要点,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用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法,并做好质量监督,切实提升车站的防水能力,使工程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0003]钢边止水带作为侧墙施工缝部位的一种有效防水措施,在施工缝部位的防水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仍较为单一,且采用已有方法很难保证钢边止水带固定效果,固定不牢、易发生扭曲、跑位和损坏,是目前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导致其止水性能差,无法保证地铁车站的工程施工质量。由此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的钢边止水带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与安装方法,通过固定钢边止水带上下钢边,保证钢边止水带顺直,使钢边止水带处于施工缝中间位置,不会扭曲、跑位和损坏。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包括钢边止水带、U形筋、L形筋、限位钢筋、方木、内外拉筋,所述U形筋与两根L形筋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上方开口,所述钢边止水带放入所述倒凸字形整体内,所述倒凸字形整体设置在内外拉筋之间,两根方木沿施工缝方向并排放置于L形筋上方开口处,夹紧并固定钢边止水带上部, 所述限位钢筋沿施工缝方向设置在钢边止水带下部钢边两侧,焊接于U形筋下部内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L形筋高105mm,宽50mm;所述U形筋整体高350mm,平直段间距为21mm。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钢边止水带宽450mm,其中橡胶部分宽250mm,上、下钢边宽100mm。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方木尺寸为50mm
×
100m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U形筋及L形筋采用Φ8的钢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限位钢筋采用Φ10钢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补充,所述L形筋与内外拉筋上部利用扎丝连接,使L形筋固定于内外拉筋上部中心对称位置,U形筋下部点焊固定在内外拉筋中心,使其整体处于施工缝中心对称位置。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钢边止水带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内外拉筋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于竖向主筋之上;步骤2:U形筋上方开口端与L形筋下部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利用扎丝使L形筋固定于内外拉筋上部中心对称位置,U形筋下部点焊固定在内外拉筋中心,使其整体处于施工缝中心对称位置;步骤3:重复步骤1,将形成的U形筋与L形筋整体沿施工缝方向间距1200mm均匀布置;步骤4:将钢边止水带放入U形筋与L形筋焊接形成的倒凸字形整体内,分别沿施工缝方向通长布置两根限位钢筋于钢边止水带下部钢边两侧,焊接于U形筋下部内侧,保持钢边止水带下部固定顺直;步骤5:将两根方木沿施工缝方向通长放置于L形筋内侧,夹紧固定钢边止水带上部;步骤6: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至钢边止水带中心高度位置,待混凝土凝固后,取走方木,最终将剩余装置全部浇筑于混凝土中。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实现了钢边止水带的固定,保证了钢边止水带位置固定,处于施工缝中心,不会跑位。
[0014](2)选取L形筋和U形筋相互连接形成整体,通过与方木、限位钢筋分别固定钢边止水带上部与下部,保证钢边止水带顺直。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平面图。
[0016]附图标识列表:1、钢边止水带,2、U形筋,3、L形筋,4、限位钢筋,5、方木,6、内外拉筋,7、扎丝,8、竖向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钢边止水带1、U形筋2、L形筋3、Φ10限位钢筋4、方木5、内外拉筋6、扎丝7共同组成;所述方木5尺寸为50mm
×
100mm;所述L形筋3高105mm,宽50mm;所述U形筋2整体高350mm,平直段间距为21mm。所述U形筋2及L形筋3采用Φ8的钢筋,钢边止水带宽450mm。
[0019]所述U形筋2与L形筋3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
[0020]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将安装有采用所述的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进行钢边止水带固定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内外拉筋6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于竖向主筋8之上;步骤2:U形筋2开口端与两根L形筋3下部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利用扎丝7使L形
筋3固定于内外拉筋6上部中心对称位置,U形筋2下部点焊固定在内外拉筋6中心,使其整体处于施工缝中心对称位置;步骤3:重复步骤1,将形成的U形筋2与L形筋3整体沿施工缝方向间距1200mm均匀布置;步骤4:将钢边止水带1放入U形筋2与L形筋3焊接形成的倒凸字形整体内,分别沿施工缝方向通长布置两根Φ10限位钢筋4于钢边止水带1下部钢边两侧,焊接于U形筋2下部内侧,保持钢边止水带1下部固定顺直;步骤5:将两根方木5沿施工缝方向通长放置于L形筋3内侧,夹紧固定钢边止水带1上部;步骤6: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至钢边止水带中心高度位置,待混凝土凝固后,取走方木5,最终将剩余装置全部浇筑于混凝土中。
[002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仅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边止水带(1)、U形筋(2)、L形筋(3)、限位钢筋(4)、方木(5)、内外拉筋(6),所述U形筋(2)与两根L形筋(3)焊接形成倒凸字形整体,上方开口,所述钢边止水带(1)放入所述倒凸字形整体内,所述倒凸字形整体设置在内外拉筋(6)之间,两根方木5沿施工缝方向并排放置于L形筋(3)上方开口处,夹紧并固定钢边止水带(1)上部, 两根限位钢筋(4)沿施工缝方向设置在钢边止水带(1)下部钢边两侧,焊接于U形筋(2)下部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筋(3)高105mm,宽50mm;所述U形筋(2)整体高350mm,平直段间距为2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边止水带(1)宽450mm,其中橡胶部分宽250mm,上、下钢边宽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木(5)尺寸为50mm
×
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筋(2)及L形筋(3)采用Φ8的钢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边止水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钢筋(4)采用Φ10钢筋。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义山朱红华马天龙朱诚陈欣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