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泵注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45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镇痛泵注药器,包括将药物混合的混药结构,将药物注射入镇痛泵的注药结构,将混药结构中的药物移动至注药结构中的药泵,调配整个装置运转的控制面板,以及与外部电源联通后进行内部功能的配电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配给药物,药量精准,无需人工校准;配药速度快,减少患者或家属的等到时间。减少患者或家属的等到时间。减少患者或家属的等到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镇痛泵注药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镇痛泵注药器。

技术介绍

[0002]镇痛泵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0003]市面上的镇痛泵一般只能通过人工使用注射器注射。而且只有当患者领取镇痛泵时才会开始注射灌药,极度繁琐的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抽取,药量检查后,才能注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镇痛泵注药器,包括混药结构1,混药结构1包括混药罐11、位于混药罐11内的搅拌轴12,位于混药罐11上方,驱动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
[0005]注药结构2,注药结构2包括压缩罐21、用于压缩压缩罐21的施压结构22以及连通压缩罐21与镇痛泵的注药结构23;
[0006]药泵3,药泵3分别连通混药罐11和压缩罐21,并抽取混药罐11中的药液至压缩罐21中;
[0007]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显示各个部件的状态,并通过电信号控制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的运作;
[0008]配电箱5,配电箱5外接电源,并分别配给电压给控制面板4、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配电箱5的配电受控制面板4的控制。
[0009]优选的,混药罐11分为罐身111和罐盖112,罐盖112的顶部开辟注药口和通气口,通气口内嵌设有止水透气膜,第一电机13通过连轴器与搅拌轴12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罐身111内置液位计,液位计通过电信号与控制面板4进行信息交互。
[0011]优选的,压缩罐21采用可压缩结构,施压结构22包括托举压缩罐21的支撑架、与配电箱5电连通的第二电机221、与第二电机221转轴连接的斜齿轮组222,位于斜齿轮组222内的第一转轴223和与第一转轴223顶端螺纹连接的压缩盖224;
[0012]第二电机221驱动斜齿轮组22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23旋转,位于第一转轴223顶部的压缩盖224,转动受限后压缩压缩罐21。
[0013]优选的,注药结构23包括与压缩罐21内部连通的注药管231,注药管231底部采用硬质结构,顶部为软质材料,贯穿压缩盖224后,连接外置的药嘴232。
[0014]优选的,还包括有设备外壳,设备外壳顶部,位于药嘴232两侧安置有嵌入架和光敏传感器。
[0015]优选的,第二电机221采用双电容单相电机,内置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0016]优选的,控制面板4的控制系统包括:混药模块、供药模块、注药模块和中心模块,
[0017]混药模块包括搅拌单元和液位单元,搅拌单元混合药液,操作端为搅拌轴12,液位单元测量混药罐11内液位高度,并反馈至中心系统,液位单元的检测端为液位计;
[0018]供药模块包括抽药单元和加药单元,抽药单元抽取混药模块中的药液,并经由加药单元注入供药模块中,加药模块和抽药单元的实体端为药泵3;
[0019]注药模块包括注药单元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检测镇痛泵注药口是否连接完毕,并反馈至中心系统,检测单元的终端为光敏传感器,注药单元将内部的药液添加至外部的镇痛泵中,注药单元的终端为第二电机221;
[0020]中心模块包括显示单元、操控单元和示警单元,显示单元接受液位单元和检测单元的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操控单元发出电信号,控制搅拌单元、抽药单元、加药单元和注药单元的启闭,示警单元用于误操作的示警。
[0021]优选的,示警单元仅在液位单元低于标准量时;
[0022]或/和,
[0023]检测单元未返回电信号,而操控单元发出针对注药单元的电信号时启动。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机械配给药物,药量精准,无需人工校准;
[0026]2、配药速度快,减少患者或家属的等到时间。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体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药结构结构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注药结构结构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混药结构;11、混药罐;12、搅拌轴;13、第一电机;111、罐身;112、罐盖;
[0034]2、注药结构;21、压缩罐;22、施压结构;23、注药结构;221、第二电机;222、斜齿轮组;223、第一转轴;224、压缩盖;231、注药管;232、药嘴;
[0035]3、药泵;
[0036]4、控制面板;
[0037]5、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9]如图1

4所示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有:
[0040]混药结构1,混药结构1包括混药罐11、位于混药罐11内的搅拌轴12,位于混药罐11上方,驱动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当第一电机13供电时,输出端转动,带动搅拌轴12转动,搅拌轴上的叶片使得内部液体转动,从而起到混合的目的。
[0041]注药结构2,注药结构2包括压缩罐21、用于压缩压缩罐21的施压结构22以及连通压缩罐21与镇痛泵的注药结构23;施压结构22会压缩压缩罐21,从而使得压缩罐21内部的药液定量排出。
[0042]药泵3,药泵3分别连通混药罐11和压缩罐21,并抽取混药罐11中的药液至压缩罐21中;药泵3与混药罐11和压缩罐21的连通管路上均会添置单向阀,方向分别为混药罐11往药泵3方向和药泵3往压缩罐21方向,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药泵3与常规泵体相同内部会有滞留区域,故而混药罐11内的出药量与压缩罐21的入药量不相等。
[0043]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显示各个部件的状态,并通过电信号控制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的运作;
[0044]配电箱5,配电箱5外接电源,并分别配给电压给控制面板4、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配电箱5的配电受控制面板4的控制;控制面板4可以通过调配配电箱5内的供电,从而调节整个设备各个结构的运转状况。
[0045]如图2和3所示,作为混药罐11的完整技术方案:
[0046]混药罐11分为罐身111和罐盖112,罐盖112的顶部开辟注药口和通气口,通气口内嵌设有止水透气膜,第一电机13通过连轴器与搅拌轴12固定连接。
[0047]罐身111内置液位计,液位计通过电信号与控制面板4进行信息交互。
[0048]注药口可开辟有1

2个,顶部延伸至谁背整体的外侧,通过盖帽密封,通气口用于在添加药剂时排出罐内的多余气体。
[0049]液位计用于测量罐身111的液体量,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镇痛泵注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结构(1),所述混药结构(1)包括混药罐(11)、位于混药罐(11)内的搅拌轴(12),位于混药罐(11)上方,驱动搅拌轴(12)转动的第一电机(13);注药结构(2),所述注药结构(2)包括压缩罐(21)、用于压缩压缩罐(21)的施压结构(22)以及连通压缩罐(21)与镇痛泵的注药结构(23);药泵(3),所述药泵(3)分别连通混药罐(11)和压缩罐(21),并抽取混药罐(11)中的药液至压缩罐(21)中;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显示各个部件的状态,并通过电信号控制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的运作;配电箱(5),所述配电箱(5)外接电源,并分别配给电压给控制面板(4)、第一电机(13)、施压结构(22)和药泵(3),所述配电箱(5)的配电受控制面板(4)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泵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罐(11)分为罐身(111)和罐盖(112),所述罐盖(112)的顶部开辟注药口和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内嵌设有止水透气膜,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连轴器与搅拌轴(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痛泵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111)内置液位计,所述液位计通过电信号与控制面板(4)进行信息交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泵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罐(21)采用可压缩结构,所述施压结构(22)包括托举压缩罐(21)的支撑架、与配电箱(5)电连通的第二电机(221)、与第二电机(221)转轴连接的斜齿轮组(222),位于斜齿轮组(222)内的第一转轴(223)和与第一转轴(223)顶端螺纹连接的压缩盖(224);所述第二电机(221)驱动斜齿轮组(22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23)旋转,位于第一转轴(223)顶部的压缩盖(224),转动受限后压缩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娟方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