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29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所述电池包通过在框体的第一开口盖设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电芯的底面胶粘连接,以保证电芯模块在框体内安装的稳定性,在第一盖板背离电芯模块一面设置防护板,防护板上设置凸起部,形成几字型结构,在电池包底部受到外界撞击力时可提供高强度的变形和力的分摊,从而实现对整个电芯模块的底部进行安全防护,同时还可为整个电池包的刚度提供支撑作用,对整个电池包的振动性能及底部防护性能等有较大改善,无需在框体内设置纵梁和横梁,提升了框体内的空间利用率,整体结构重量相对较轻,制造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能够极大地缩短电池包性能验证周期,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提升电池包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提升电池包应对各种工况的能力,必须提高电池包的结构强度,而电池包结构的设计方式直接影响电池包的整体安全性能。随着对安全性能和能源的关注,电池包安全性能显的愈加重要;随着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发展,电池包结构形式也出现多种多样;且随着电池包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高集成的电池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电池包中,在电池包的下壳体内设置多个横梁和纵梁,虽然能够保证电池包的整体强度,但是会占据下壳体内过多空间,导致下壳体内可装载的电芯模块的数量受限,导致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低,电池包的续航能力差,横梁和纵梁的增加,会增加电池包的整体重量,且制造成本高。
[0004]另外,当前电池包内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的布置形式基本上是电芯的极柱朝上、防爆阀朝上(即极柱和防爆阀均设置于电芯的顶面),或电芯的极柱朝向一侧或两侧、防爆阀与极柱同一侧(即极柱和防爆阀均设置于电池的侧面),这两种电芯布置方式相对较为常见,但对于整包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对电芯热失控的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电芯模块(120),设于所述框体(110)中,所述电芯模块(120)包括沿第一方向(X)堆叠的至少两个电芯(121),所述电芯(121)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电芯(121)的底面朝向所述第一开口(111);第一盖板(130),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一盖板(130)与所述电芯(121)的底面固定连接;防护板(140),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30)背离所述电芯模块(120)一面,所述防护板(140)与所述第一盖板(130)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护板(1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41),所述凸起部(141)向远离所述第一盖板(130)的方向凸出,所述凸起部(141)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缓冲件(150),设置于所述防护板(140)与所述第一盖板(130)之间,所述缓冲件(150)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凸起部(141)在所述防护板(140)朝向所述第一盖板(130)一面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缓冲件(150)嵌设于该容纳腔中,所述缓冲件(150)与所述第一盖板(130)相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支撑件(160),所述支撑件(160)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所述支撑件(160)设置于所述电芯模块(120)与所述第一盖板(130)之间,所述支撑件(160)与所述电芯(121)的底面胶粘连接;或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传胜曲凡多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