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编织的内膨胀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25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编织的内膨胀模具,包括主轴、若干收缩板和收缩驱动装置,收缩板和填充板交替排列形成柱形外壁,并套设于主轴外侧,形成的柱形外壁两端设置套设于主轴上封头,收缩板和填充板通过封头定位,收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收缩板远离或靠近主轴,封头采用水溶性材料,且所述收缩板和填充板之间通过水溶性的粘接材料进行粘接,粘接材料水溶后,填充板与收缩板分离,收缩驱动装置在封头及粘接材料水溶后进行收缩。解决了传统芯模脱模难的问题,预制体在模具上完成后,水溶性材料可用水冲去,封头和缝隙间水溶性粘接材料一起溶解,内膨胀模具收缩,填充板间形成缝隙,内膨胀模具和填充板可分别单独从极孔处取出。极孔处取出。极孔处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编织的内膨胀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编织,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编织的内膨胀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壳体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装填固体推进剂的贮箱,是推进剂的燃烧场所。除承受高温、高压燃气流的内压和载荷的轴压外,壳体还要承受其它机械载荷的作用。先进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可设计性、耐疲劳、抗冲击、耐腐蚀等优点,适应了固体发动机壳体高承载能力、低结构质量的技术需求,已广泛用于研制各类发动机壳体,如日本M

5火箭发动机和欧空局织女星火箭发动机。
[0003]壳体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可缠绕成型的复合材料研制高性能壳体,是提高固体发动机性能的有效途径。但随着运载火箭的可回收和重复使用技术的发展,发动机性能急需进一步提升,现有缠绕技术仍存在诸多不足,无法精确、高性能实现。复合材料编织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方向,该技术可以将碳纤维束“编织”成发动机壳体预制体,实现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的一体化制备。现有复合材料芯模适应性差、重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壳体预制体编织的内膨胀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34)、收缩组件(3)、若干填充板(2),所述收缩组件(3)包括若干收缩板(31)和收缩驱动装置,所述收缩板(31)和填充板(2)交替排列形成柱形外壁,并套设于主轴外侧,形成的柱形外壁两端设置套设于主轴(34)上封头(1),收缩板(31)和填充板(2)通过封头定位,所述收缩驱动装置设置于主轴(34)上,收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收缩板(31)远离或靠近主轴(34),所述封头(1)采用水溶性材料,且所述收缩板(31)和填充板(2)之间通过水溶性的粘接材料进行粘接,粘接材料水溶后,填充板(2)与收缩板(31)分离,所述收缩驱动装置在封头及粘接材料水溶后进行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膨胀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驱动装置包括沿主轴(34)移动的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张俊孙正王尧尧王永利刘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