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24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包括激发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数据处理装置的行走机构和设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上的用于调整激发装置位置的操作装置,通过操作移动客户端APP,控制行走机构和操作装置调整激发装置的位置,实现自动化看谱分析,代替人力完成;不仅解决了人长时间体力作业,情绪波动大等难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操作人可以远距离操作机器人,消除了人在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合金成分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设备金属材料由碳钢逐渐发展成种类繁多的合金钢;由于碳钢与合金钢在外观差别不大,而钢材错用往往造成潜在爆炸性危险。因此在电站机组安装前,要对钢材的合金成分(Cr、Mo、V等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0003]在电力建设安装现场,一台660WM的火电机组,约有70万处试样需要分析。看谱法光谱分析过程方便快捷,仪器经久耐用,是最佳的合金成分分析方式。但电力设备体积庞大,且形状各异,标准要求对含有合金成分的设备原部件(制造厂文件明令严禁解体的除外)、组合件必须进行100%的光谱复查。可解体或散装设备,要逐零件复查,组合件的所有焊口两侧及焊缝100%复查。
[0004]看谱镜外形及操作方式与玩具枪相似,操作员通常以蹲、半跪、抵肩站立等姿势,满足对工件位置的需要。因此看谱法光谱分析对操作员的体能消耗极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占比较高。除此之外,看谱法用以激发的电流能到5A左右,对操作员的安全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看谱分析,判定合金钢材中的合金成分,降低劳动强度。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包括激发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数据处理装置的行走机构和设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上的用于调整激发装置位置的操作装置;
[0008]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分析装置、天线和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数据箱,所述分析装置与激发装置通过光纤连接;
[0009]所述分析装置包括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透镜和光栅,所述壳体内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内壁上设有投影幕布,弧形部中心处设置有广角镜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箱上设有摄像头和超声波探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激发装置包括激发外壳、安装在激发外壳侧面的激发电极和安装在激发外壳前端的试件电极,所述激发外壳内设有棱镜,激发外壳上端设有驱动棱镜转动的旋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激发外壳侧面设有安装板,激发电极固定在安装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激发外壳右侧和安装板前端均设有摄像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激发外壳与试件电极之间设有电木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试件电极试件电极横向呈“冂”形,纵向呈“K”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操作装置由六个伺服电机以及连接相邻伺服电机的连接架组成,
六个所述伺服电机中两个输出方向为竖直方向,四个伺服电机输出按方向为水平方向。
[0017]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六只支撑臂,六只支撑臂围绕底盘中心等间距设置,所述支撑臂上均设有两个高压舵机。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包括用于支撑数据处理装置的行走机构和设置在数据处理装置上的用于调整激发装置位置的操作装置,通过操作移动客户端APP,控制行走机构和操作装置调整激发装置的位置,实现自动化看谱分析,代替人力完成;不仅解决了人长时间体力作业,情绪波动大等难题,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操作人可以远距离操作机器人,避免了人在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0020]2、本技术在壳体内设有透镜和光栅,将光纤中的激发弧光进行分光形成光谱带投影到壳体内壁。光谱带投影到内壁部分为弧形,并设置投影幕布;提高光谱带的反光性,同时提高了采集光谱时的对比度和色彩度。在光谱带内弧侧中心处,设置高分辨率广角镜头,用以采集光谱带,将光谱带转化为高清数字图片,提高了看谱分析的精确度,自动分析结果,防止了分析人员因视觉疲劳而造成结果误判。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激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操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分析装置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激发装置1,激发外壳101,激发电极102,试件电极103,棱镜104,旋钮105,安装板106,摄像孔107,电木板108;
[0028]数据处理装置2,分析装置21,天线22,数据箱23,壳体211,透镜212,光栅213,投影幕布214,广角镜头215,摄像头24,超声波探头25;
[0029]行走机构3,底盘31,支撑臂32,高压舵机33;
[0030]操作装置4,伺服电机41,连接架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包括激发装置1和数据处理装置2,还包括用于支撑数据处理装置2的行走机构3和设置在数据处理装置2上的用于调整激发装置1位
置的操作装置4,激发装置、操作装置和行走装置按照顺序依次相连,并结合信息处理装置配合移动客户端APP使用;
[0033]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包括分析装置21、天线22和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3上的数据箱23,分析装置21和天线22均安装在数据箱23侧面,所述分析装置21与激发装置1通过光纤连接,光纤将激发装置中的电弧弧光输送到分析装置中,所述壳体211上端设有与光纤连接的光纤孔,所述激发外壳101后端设有与操作装置4连接的螺纹孔以及与光纤连接的光纤孔,螺纹孔104作为移动整个激发装置的机械接口;既可以通过伸缩杆连接分析装置整体使用,也可以连接把手、机械臂等分离使用;天线用于将图片处理分析结果及操控机器人指令均传输到移动客户端APP;
[0034]如图4所示,所述分析装置21包括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壳体211和设置在壳体211内的透镜212和光栅213,通过衍射原理将光纤中的电弧弧光进行色散,形成产生光谱带,并投影到外壳内壁。以拍照方式采集光谱带,将光谱带转化为数字高清图片,所述壳体211内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内壁上设有投影幕布214,弧形部中心处设置有高分辨率广角镜头215。
[0035]壳体211内设有透镜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包括激发装置(1)和数据处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数据处理装置(2)的行走机构(3)和设置在数据处理装置(2)上的用于调整激发装置(1)位置的操作装置(4);所述数据处理装置(2)包括分析装置(21)、天线(22)和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3)上的数据箱(23),所述分析装置(21)与激发装置(1)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分析装置(21)包括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壳体(211)和设置在壳体(211)内的透镜(212)和光栅(213),所述壳体(211)内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内壁上设有投影幕布(214),弧形部中心处设置有广角镜头(2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23)上设有摄像头(24)和超声波探头(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看谱分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装置(1)包括激发外壳(101)、安装在激发外壳(101)侧面的激发电极(102)和安装在激发外壳(101)前端的试件电极(103),所述激发外壳(101)内设有棱镜(104),激发外壳(101)上端设有驱动棱镜(104)转动的旋钮(10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鸿起武鲁疆郑健耿士超赵强付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