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2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染色工艺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布料前处理,将待染色布料放入到超声波清洗机器中,并加入处理液进行超声清洗;S2:染料配制,将云母粉、甲基丙烯酸丁酯、丙酮、甲基丙烯酸丁酯、硬脂酸锌、二甲酸二丁酯、甲基纤维素和分散剂进行混合制成染料;S3:布料染色,将布料放入浸染槽进浸染,之后冷藏静置;S4:布料后处理,对染色后的布料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并加入温度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染色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染色工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行业,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染色行业在质量、品种、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布料染色前处理在染色过程中属于比较关键的一个步骤。布料前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坯布上面的杂质,譬如纺纱过程中的浆料、化纤油剂等杂质,这些杂质若是不去除,对于后续的染色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现有的布料染色工艺多数为逐步高温浴染,不能兼顾生产方便和节能减排,同时获得的染色布料手感及颜色鲜艳度均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布料前处理,将待染色布料放入到超声波清洗机器中,并加入处理液进行超声清洗;
[0006]S2:染料配制,将云母粉、甲基丙烯酸丁酯、丙酮、甲基丙烯酸丁酯、硬脂酸锌、二甲酸二丁酯、甲基纤维素和分散剂进行混合制成染料;
[0007]S3:布料染色,将布料放入浸染槽进浸染,之后冷藏静置;
[0008]S4:布料后处理,对染色后的布料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并加入温度为45

55℃的清水进行超声波清洗,清洗时间为15

20min。/>[0009]优选的,所述S1布料前处理中处理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0]混合碱20

30份;
[0011]缓释稳定剂10

20份;
[0012]消泡剂10

30份;
[0013]水100

160份。
[0014]优选的,所述混合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0015]氢氧化钠30

60%;
[0016]十二烷基硫酸钠20

40%;
[0017]a

烯烃磺酸钠10

30%;
[00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0

50%;.
[0019]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铵20

30%;
[0020]脂肪醇磷酸酯盐10

20%;
[0021]直链烷基苯磺酸钠10

20%。
[0022]优选的,所述S1布料前处理中,首先将超声波清洗机内设置为50

60℃,然后对布料进行清洗,时间为20

25mim,然后升温至80

90℃,清洗时间为10

15min。
[0023]优选的,所述S3布料染色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4]S31:将前处理完的布料折叠成堆,在室温下放入浸染槽中,利用轧辊挤压使布料充分吸附染;
[0025]S32:将步骤S31中得到的布料打卷,放入冷藏室在0

2℃下堆置3

5天,完成吸附、扩散和固着;
[0026]S33:将步骤S32得到的布料用清水冲洗去除浮色,最后水洗清除浮色,放入冷藏室在0

2℃下堆置3

5天;
[0027]S34:将步骤S33得到的布料烘干成型。
[0028]优选的,所述S1布料前处理包括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和缝头,检查坯布质量;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还有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0029]烧毛,面料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损坏面料的目的;
[0030]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0031]优选的,所述S4布料后处理可进行进行抗菌整理,具体步骤包括:将布料放到抗菌整理液中按浴比1:40进行两浸两轧工作,控制温度为60

70℃,pH为4

5,预烘温度设定为80℃,设定焙烘时间为2分钟,然后在150℃下焙烘4分钟,冷却至室温,获得抗菌布料;
[0032]其中抗菌整理液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抗菌整理剂10

16份、助溶剂3

4份、乳化剂4

5份、水100

120份,所述助溶剂由尿素和乙二醇丁醚组成,且尿素和乙二醇丁醚的质量比为1:1,抗菌整理液中还添加重量份数为8

10的十二碳醇酯。
[0033]优选的,所述抗菌整理剂制备步骤如下:
[0034]a,将N

β

氨乙基

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加热并进行反应,得到水解产物;
[0035]b,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热,向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加入水解产物,升温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钾和六甲基硅氧烷,获得产物一,在步骤b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45℃,反应时间控制为4h,氢氧化钾的添加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水解产物的1/1000;
[0036]c,将产物一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再加入氯化苄进行搅拌,产物一和氯化苄按质量比为1:5,加温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获得抗菌整理剂。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8]1、该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在前处理和后处理中均采用超声波进行前处理,相较于常规的前处理,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同时杂质去除率高,白度提高,对环境的污染小,更环保,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该工艺布料染色过程中省用汽蒸和升温浴染设备,从而节约能源;具有浴比小、上色率高达90%以上,水解染料少,因此可以节约染料约10%

20%,缓解了污水脱色压力;且电解质用量少,染料利用率高,清洗容易,具有排污量小,环境污染少的效果。
[0039]2、该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通过布料后处理后进行抗菌整理,当抗菌整理剂与织物相遇时,甲氧基水解形成硅醇基,分子正电中心被带负电荷的纤维表面吸引,通过静电结合,同时进行分子间脱水缩合,在布料纤维表面形成覆盖膜。在120℃条件下,水解产生的醇基与纤维表面上的—OH结合,同时进行分子间脱水缩合,使分子通过共价键牢固结合在纤维表面上。从而使得抗菌整理剂同时以共价键和静电吸附两种结合方式形成耐久性优良的抗微生物表面膜,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从而提高布料织物的杀菌抑菌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布料前处理,将待染色布料放入到超声波清洗机器中,并加入处理液进行超声清洗;S2:染料配制,将云母粉、甲基丙烯酸丁酯、丙酮、甲基丙烯酸丁酯、硬脂酸锌、二甲酸二丁酯、甲基纤维素和分散剂进行混合制成染料;S3:布料染色,将布料放入浸染槽进浸染,之后冷藏静置;S4:布料后处理,对染色后的布料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并加入温度为45

55℃的清水进行超声波清洗,清洗时间为15

2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布料前处理中处理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碱20

30份;缓释稳定剂10

20份;消泡剂10

30份;水100

16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氢氧化钠30

60%;十二烷基硫酸钠20

40%;a

烯烃磺酸钠10

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0

50%;.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铵20

30%;脂肪醇磷酸酯盐10

20%;直链烷基苯磺酸钠10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布料前处理中,首先将超声波清洗机内设置为50

60℃,然后对布料进行清洗,时间为20

25mim,然后升温至80

90℃,清洗时间为10

15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染色节能减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布料染色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31:将前处理完的布料折叠成堆,在室温下放入浸染槽中,利用轧辊挤压使布料充分吸附染液;S32:将步骤S31中得到的布料打卷,放入冷藏室在0

2℃下堆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伟宋建刚胡晓良
申请(专利权)人:天龙数码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