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45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丝绸加工工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及设备,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将丝绸浸入碳酸钙溶液中,搅拌使丝绸在溶液中分散均匀;步骤二: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完毕后取出丝绸;步骤三:将丝绸放入醋酸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水洗并晾干;步骤四:将丝绸浸入薯莨染料中,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丝绸进行染色;步骤五:将丝绸进行低温烘干的过程中,进行滴染操作:将不同颜色的染液,滴至丝绸表面,形成晕染效果,然后吸掉多余染料,静置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绸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人类历史上,天然燃料为美化人们生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世纪末开始,由于合成染料的迅速发展,使得天然燃料基本上退出了织物染色领域。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部分合成染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引人注目。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现代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业的安全、保健等要求越快越高,天然染料又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天然染料中动植物染料是由生物体中提取的,与环境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天然染料大多为中药,在染色过程中,其药物和香味成分与色素一起被织物吸收,除染色功能外,天然染料还具有药物、香料等多种功能,使染色后的织物对人体有特色的药物保健功能。
[0003]目前天然染料在对纤维进行染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织物色牢度,都会添加一些化学助剂。
[0004]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密度1.15g/cm3,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

[NHCO]‑
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由美国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专利技术的。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可制成长纤或短纤。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聚酰胺纤维的强度比棉花高1

2倍、比羊毛高4

5倍,是粘胶纤维的3倍。但聚酰胺纤维的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差,保持性也不佳,还都存在吸湿性和染色性差的缺点,传统的锦纶染色过程非常复杂,对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不佳,尤其是特深色染色效果尤其差,故有必要研究一种锦纶特深色染色工艺,从而提高锦纶染色的色牢度和环保性能。
[0005]专利号为202010166089.4,公开了一种锦纶特深色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将锦纶纱线浸入碳酸钙溶液中,搅拌使锦纶纱线在溶液中分散均匀;
[0007]B、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功率为150

300W,浴比为1:(15

25),处理时间为8

15min,处理完毕后取出锦纶纱线;
[0008]C、将锦纶纱线放入醋酸溶液中浸泡10

20min,取出后水洗并晾干;
[0009]D、将天然染料和助染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天然染料染液;
[0010]E、将锦纶纱线浸入天然染料染液中,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锦纶纱线进行天然染料染色,所述的浸染工艺参数为:pH 3.5

4.5,天然染料用量为12

20%o.w.f.,温度:85

90℃,染色时间:15

25min,浴比为1:(6

10);
[0011]F、将染色后的锦纶纱线置于5

8g/L的皂洗液中,然后在温度为60

70℃条件下洗。
[0012]但是直接用于丝绸发现着色时,温度过高,容易损伤丝绸,而且无法在烘干过程中实现不同颜色晕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及设备,避免损伤丝绸,而且烘干过程中实现不同颜色晕染的效果。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0015]步骤一:将丝绸浸入碳酸钙溶液中,搅拌使丝绸在溶液中分散均匀;步骤二: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完毕后取出丝绸;
[0016]步骤三:将丝绸放入醋酸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水洗并晾干;
[0017]步骤四:将丝绸浸入薯莨染料中,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丝绸进行染色;
[0018]步骤五:将丝绸进行低温烘干的过程中,进行滴染操作:将不同颜色的染液,滴至丝绸表面,形成晕染效果,然后吸掉多余染料,静置3

8秒,然后烘干5分钟,再次染色,再次烘干,重复三次;
[0019]步骤六:将染色后的丝绸置于皂洗液中,洗涤、烘干。
[0020]本工艺采用低温烘干避免损坏丝绸,而且在丝绸烘干过程中,通过滴染操作,在丝绸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的晕染效果。
[0021]其中,步骤五中低温烘干采用的是仿太阳光灯,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模仿太阳光,自然烘干。
[0022]进一步地,步骤四:将丝绸从第一辊轮上方绕至第二辊轮下方,然后从第二辊轮下方绕至第三辊轮上方,染色池内浸有染料,第二辊轮和第三滚轮之间的丝绸浸泡在染料中,向染色池内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丝绸进行染。
[0023]进一步地,丝绸从第三辊轮上方绕至过滤板上表面,然后启动电机,进而带动滑套在螺杆上移动,进而带动滴染装置前后移动,至滴管位于需要染色的位置正上方;然后控制气缸收缩,带动染料桶和横管下移,进而带动滴管靠近丝绸,然后压套压紧海绵圈于丝绸上;打开烘干器,对丝绸进行低温烘干,打开横管上的开关,染料桶内不同颜色的染料流入横管,从滴管滴至丝绸表面,海绵圈吸走多余的染料,静置3

8秒,然后向右移动丝绸,使滴染位置位于暴露在烘干器下方,静置5分钟进行烘干,然后再次向右移动丝绸,使滴染位置位于下一个滴管的正下方,再次进行滴然操作,重复直至三个滴管对都对同一个滴染位置进行染色、烘干操作。利用气缸带动滴染装置升降调节上下位置,电机调节滴染装置前后位置,使用灵活,而且烘干器实现低温烘干,开关控制滴染料,滴管滴了之后,静置5

8秒实现晕染效果,而且海绵圈吸走多余染料,避免晕染范围过大,静置5分钟进行烘干,反复操作达到加深颜色,甚至呈现出不同的晕染效果,类似晕染颜色从中间向外逐渐变浅,外圈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启动电机,进而带动滑套在螺杆上移动,进而带动滴染装置前后移动的具体过程为:螺杆前端和后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启动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进而螺杆前端和后端上的滴染装置靠近;电机沿另一个方向旋转,螺杆前端和后端上的滴染装置远离;完成滴染位置调节。通过一个电机就能够对两个滴染装置的前后间距进行调节,使用更为灵活。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丝绸薯莨染色设备,包括超声波容器、染色池位于染色池上方的烘干器,烘干器内设有仿太阳光灯,所述染色池右端上方设有第一辊轮,染色池内
底部右端设有第二辊轮,染色池内左端设有第三辊轮,染色池左端上方设有第四辊轮,所述烘干器正下方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下方设有接料槽,所述烘干器与过滤板之间设有滴染装置,该滴染装置包括横管、三个均匀安装于横管下方的滴管、位于滴管底部外围的海绵圈,滴管顶部设有滴液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将丝绸浸入碳酸钙溶液中,搅拌使丝绸在溶液中分散均匀;步骤二: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处理完毕后取出丝绸;步骤三:将丝绸放入醋酸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水洗并晾干;步骤四:将丝绸浸入薯莨染料中,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丝绸进行染色;步骤五:将丝绸进行低温烘干的过程中,进行滴染操作:将不同颜色的染液,滴至丝绸表面,形成晕染效果,然后吸掉多余染料,静置3

8秒,然后烘干5分钟,再次染色,再次烘干,重复三次;步骤六:将染色后的丝绸置于皂洗液中,洗涤、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五中低温烘干采用的是仿太阳光灯,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将丝绸从第一辊轮(11)上方绕至第二辊轮(12)下方,然后从第二辊轮(12)下方绕至第三辊轮(13)上方,染色池(1)内浸有染料,第二辊轮和第三滚轮之间的丝绸浸泡在染料中,向染色池(1)内加入pH调节剂,采用浸染工艺对丝绸进行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绸薯莨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丝绸从第三辊轮(13)上方绕至过滤板(3)上表面,然后启动电机(22),进而带动滑套(63)在螺杆(21)上移动,进而带动滴染装置(5)前后移动,至滴管(52)位于需要染色的位置正上方;然后控制气缸(62)收缩,带动染料桶(6)和横管(51)下移,进而带动滴管(52)靠近丝绸,然后压套(54)压紧海绵圈(53)于丝绸上;打开烘干器(2),对丝绸进行低温烘干,打开横管(51)上的开关,染料桶(6)内不同颜色的染料流入横管(51),从滴管(52)滴至丝绸表面,海绵圈(53)吸走多余的染料,静置3

8秒,然后向右移动丝绸,使滴染位置位于暴露在烘干器(2)下方,静置5分钟进行烘干,然后再次向右移动丝绸,使滴染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