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11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扣具,与固定模组的扣孔配合,将散热器固定于中央处理器表面,其包括一水平体、一操作体、一活动体及一连杆,上述操作体枢接于水平体上,其具有至少一凸轮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体一端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活动体水平活动装设于水平体的另一端,其一端也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连杆连接操作体及活动体,操作体处于第一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小,操作体处于第二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器固定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扣持稳固,且操作方便、不占用操作空间的散热器扣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愈来愈快,伴随着其产生的热量也日渐增多,为了将这些热量尽快散发至外界,通常位于中央处理器上方的散热器体积、重量随之增加,如何使较大体积的散热器稳固于中央处理器上,是散热
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如图1及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散热器扣具。该扣具与固定模组1a配合,从而固定一散热器6a。上述扣具位于散热器6a顶面靠两端处,具有两抵压部32a,每一抵压部32a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一扣臂,每一扣臂的末端向内延伸出一扣钩31a,以勾扣于固定模组1a对应的扣孔内,上述两抵压部32a中部枢接有一凸轮手柄4a,通过凸轮手柄4a的旋转将散热器6a抵压于中央处理器上。这种扣具通过凸轮手柄4a的旋转而固定散热器6a,其扣持固然稳固,但是,这种扣具是放置于散热器6a顶面的,散热器6a体积较大,其高度较高,为使扣臂能提供足够的扣合力,需扣臂具有足够的厚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机箱内部空间受限,机箱内的组件集成度愈来愈高,至使中央处理器的散热装置所占空间受限,上述扣具的扣钩31a由固定模组1a外侧勾扣于扣孔内,加上扣臂较厚,必然占用固定模组1a外的空间,而且其扣臂由抵压部一体延伸而成,将扣具预组装于固定模组1a上时,必先施力向下按压抵压部32a,使扣钩31a预先放置入固定模组1a的扣孔内,造成安装扣具的难度。类似结构,可参考2003年1月1日公告的台湾专利公告第5168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持稳固,且操作方便、不占用操作空间的散热器扣具。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固定模组的扣孔配合,将散热器固定于中央处理器表面,其包括一水平体、一操作体、一活动体及一连杆,上述水平体一端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操作体枢接于水平体上,其具有至少一凸轮部,上述活动体水平活动装设于水平体的另一端,其一端也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连杆连接操作体及活动体,操作体处于第一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小,操作体处于第二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大。由于本技术的扣钩向上弯曲,其从内侧与固定模组的扣孔相勾扣,节省了计算机机箱内部空间,而且由于活动体可在水平体上水平滑动,预装扣具时,两扣钩的间距可缩短到最小,不需要施加外力就可方便地预装扣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散热器扣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扣具与相关元件组合后的侧视作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元件组合后未扣合时的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元件组合后扣合时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散热器扣具1与一固定模组2配合,从而将散热器3固定于中央处理器4表面。上述固定模组2呈方框状,其中央开设有一通孔(图未标号),以容置中央处理器4于其内,方框四角落处分别向上延伸出一结合臂22,于每一结合臂22上开设一扣孔24,以供扣具1勾扣。该散热器3贴合于中央处理器4表面,并容置于固定模组2四结合臂22所围成的空间内,其具有一基座32及位于基座32上的若干散热鳍片34,该基座32靠两侧处没有设散热鳍片,以供扣具1压设。请一同参阅图4,本技术散热器扣具1具有一水平体100、一枢接于水平体100的操作体200、一装设于水平体100的活动体300及一连接该操作体200与活动体300的连杆400。上述水平体100具有两垂直的侧板102,于两侧板102的上端缘靠一末端处连设一平板104。平板104的外侧缘向下垂直延伸出一竖直壁(图未示),竖直壁的两侧缘分别向外且向上弯曲延伸出一扣钩106,以与固定模组2的扣孔24相勾扣。每一侧壁102的中央开设一枢接孔108,以供操作体200枢接,于侧壁102与扣钩106相对的另一端水平开设两长条形的滑孔1 10。上述操作体200具有两凸轮部202及一手柄204。手柄204呈平板状,两凸轮部202分别由手柄204的两侧缘同向延伸而成,每一凸轮部202的下部开设一枢接孔206,通过插销50枢接至水平体100的枢接孔108中,于枢接孔206上方开设有一在竖直方向上呈弧状弯曲的通孔208,以供连杆400枢接。上述活动体300水平活动装设于水平体100上,其具有一平板302,平板302的两侧缘分别向下垂直延伸出一侧壁304。平板302的外侧向下垂直延伸出一竖直壁306,竖直壁306的两侧缘也分别向外且向上弯曲延伸出一扣钩308,以与固定模组2的另一扣孔24相勾扣。平板302的另一侧开设一缺口310。每一侧壁304上水平开设有两枢接孔312,通过插销60、70穿设于水平体100的两滑孔110及活动体300的两枢接孔312内,且两插销60、70可在滑孔110内滑动,从而将活动体300活动装设于水平体100上。上述连杆400呈长条状,其两端分别开设一枢接孔402、404,枢接孔402位于两凸轮部202之间,其可通过一插销80枢接于操作体200的通孔208中,枢接孔404位于活动体300的两侧壁304之间,其套设于活动体300与水平体100枢接用的插销60上。请一同参阅图5及图6,组装时,将扣具1的操作体200放置于竖直位置,连杆400处于倾斜状态,其一端穿过缺口,插销80位于操作体200的通孔208下部,在连杆400枢接孔404的牵引下,活动体300位于水平体100内侧,两扣钩106、308之间距最小,且小于固定模组2同侧的扣孔24的间距;将扣具1的水平体100放置在散热器3基座32的一侧,使水平体100的扣钩106预先放置于固定模组2对应的扣孔24内;向下旋转操作体200的手柄204,在这个过程中,连杆400倾斜的角度逐渐减小,并趋向于水平状态,插销80向上滑动,推动活动体300向外侧移动,从而使活动体300的扣钩308向外滑动;当操作体200处于水平位置时,连杆400呈水平状态,这时,操作体200的凸轮部202抵压于散热器3基座32表面,两扣钩106、308的间距最大,都位于固定模组2的扣孔24内,而且向上扣紧固定模组2的扣孔24。以同样的方法将另一扣具1装设在散热器3基座32的另一侧,从而将散热器3固定至中央处理器4表面。可以理解地,本技术散热器扣具1的插销50、60、70、80也可由凸柱代替;本技术散热器扣具1的两扣钩106、308不局限于从平板104、302上延伸而成,其也可由侧壁102、304延伸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扣具,与固定模组的扣孔配合,将散热器固定于中央处理器表面,其包括一水平体、一操作体、一活动体及一连杆,上述操作体枢接于水平体上,其具有至少一凸轮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体一端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活动体水平活动装设于水平体的另一端,其一端也设有向上弯曲的扣钩,上述连杆连接操作体及活动体,操作体处于第一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小,操作体处于第二位置时,两扣钩的间距最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扣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体的凸轮部上开设有于竖直方向上呈弧状弯曲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扣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的一端枢接于操作体的通孔内。4.如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坤李冬云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