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910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包括:确定煤层侧向的烧变岩的导水空间和所述煤层中受导水空间影响的待采工作面,在待采工作面的回采扰动破坏范围外划定导水空间的帷幕线;在帷幕线和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一注浆孔,对第一注浆孔进行注浆,确定不同浓度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和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根据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第二注浆孔的间距;根据第二注浆孔的间距在帷幕线和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二注浆孔,根据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从待采工作面向第二注浆孔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注浆封堵的精准性,减少了注浆时间,同时节约了注浆浆液的用量进而降低了注浆成本。而降低了注浆成本。而降低了注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防治水
,尤其涉及一种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层烧变岩现象由于煤层露头浅,地表沟壑发育,煤层在沟谷切割后的裸露处自燃后会形成一片火烧区。煤层燃烧垮塌形成火烧区后,整个烧变岩内部裂隙十分发育。当烧变岩周围存在水体,如水库、湖泊、河流或其他层位含水层时,烧变岩裂隙会充水,并成为强含水层,部分烧变岩含水层甚至成为一些区域的重要用水水源。
[0003]煤层的燃烧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在已烧变煤层侧向仍然可能存在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但是若烧变岩侧向的煤炭资源计划回收利用,则烧变岩有可能成为充水水源,威胁矿井安全和正常生产,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为了不让同煤层烧变岩水进入到矿井采掘系统,需要在烧变岩层位中建造一道侧向防渗阻水墙,将烧变岩含水层与计划回采的煤炭资源进行人为分离,保证煤层回采过程中不会对烧变岩含水层造成扰动影响后方可进行回采。
[0004]烧变岩裂隙发育是注浆浆液扩散流通的可行性基础,注浆建造隔水帷幕的关键是注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煤层侧向的烧变岩的导水空间和所述煤层中受所述导水空间影响的待采工作面,在所述待采工作面的回采扰动破坏范围外划定所述导水空间的帷幕线;在所述帷幕线和所述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一注浆孔,对所述第一注浆孔进行注浆,确定不同浓度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和所述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根据所述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所述第二注浆孔的间距;根据所述第二注浆孔的间距在所述帷幕线和所述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二注浆孔,根据所述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从所述待采工作面向所述第二注浆孔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注浆孔进行注浆,确定不同浓度浆液的扩散范围的步骤包括:向所述多个第一注浆孔中位于中间的第一注浆孔内按照所述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注浆;根据除所述中间的第一注浆孔以外的其他第一注浆孔内是否渗透有所述中间的第一注浆孔的浆液,以及所述中间的第一注浆孔与所述其他第一注浆孔之间的距离,确定不同浓度浆液的扩散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帷幕线和所述烧变岩之间的地下水流速,确定所述地下水流速对应的第二注浆孔的浆液浓度;其中,所述地下水流速与所述浆液浓度预先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浆孔穿过所述烧变岩的顶部新鲜基岩和底板新鲜基岩。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浆孔的深度不同;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从所述待采工作面向所述第二注浆孔注浆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二注浆孔内有水时,根据所述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武晓适宋业杰张风达申晨辉孙万明尹希文樊振丽张灿存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