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中间布鲁氏菌LW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98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中间布鲁氏菌LW2在氮硫污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该菌株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该菌株已于2021年11月4日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34。该中间布鲁氏菌GDMCC62034菌株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中间布鲁氏菌LW2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株在有氧条件下具有好氧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功能的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其应用于废水中同步脱氮除硫以及烟气或废气中脱硝除硫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氮和硫是废水中最主要的两类污染物,大量排入城市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消耗水体中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或厌氧环境,最终导致水体出现黑臭。传统的去除氮和硫酸盐技术是将其分别处理,生物脱氮技术主要包括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生物除硫技术则主要是利用硫酸盐还原菌等将硫酸盐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但工艺复杂,过程不稳定,增加后续处理的负担。因而如何实现同步的脱氮除硫是当前废水处理面临的难题。
[0003]此外,虽然我国近年来废气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NOx和SO2依然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由于NOx和SO2可以产生酸雨等,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NOx和SO2的控制依旧是刻不容缓。生物过滤脱氮法是一种通过形成好氧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来高效脱除烟气或废气中NOx的方法,可以长期在烟气或废气环境下稳定运行。烟气脱硫通常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烟气进入脱硫设备后将被液体吸收,但易造成尾液存在污染物。且如果直接排放尾液,将给环境带来污染。
[0004]因此,我国含硫含氮废水的治理需求迫切,而采取反硝化脱硫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含硫含氮污染物,同时从废水中回收单质硫,而反硝化脱硫反应器内功能微生物类型多、代谢复杂,导致单质硫生成率低而且不稳定,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可以高效,低成本的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中低温条件下具有高效好氧反硝化及硫酸盐还原性能的菌株及其用途。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 LW2,该菌株已于2021年11月4日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2034,保藏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0007]本专利技术从同步脱硝除硫处理烟气的生物滤塔装置中分离到了一株具有好氧反硝化脱氮同时具有还原硫酸盐性能的菌株,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属于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命名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 LW2。该菌株测序得到的16S rRNA基因序列包含1316个碱基,用Blast程序在Genebank中与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该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Brucella intermedia(中间布鲁氏菌)同源性达99.92%,菌株的16S rRNA系统进化树如图3所示。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0009]一株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2034,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时间为2021年11月4日。
[0010]优选地,所述中间布鲁氏菌LW2在废水脱氮除硫处理中的应用。
[0011]优选地,所述废水为10

50℃含氮含硫废水。
[0012]优选地,所述中间布鲁氏菌LW2在烟气或废气好氧反硝化脱氮除硫处理中的应用。
[0013]优选地,所述烟气或废气好氧反硝化脱氮除硫处理温度为10

50℃。
[0014]优选地,所述烟气或废气中氧气含量为3%

8%。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菌株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在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的基础盐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对硝酸盐的降解效果为100%,且没有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释放,同时该菌还可降解硫酸盐为硫化物,从而实现同步脱氮除硫的目的。另外,该菌株也能耐受较高浓度的硝酸盐和硫酸盐。
[0017](2)所述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能在有氧条件下实现好氧反硝化,可将其接种于好氧硝化污泥中,从而实现含氮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适用于各种含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更重要的是该菌还能在以NO为氮源的且还有一定量SO2的条件下实现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并最终将NO还原为N2,将SO2转化为硫化物,从而实现同步脱硝脱硫。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的菌落形态图。
[0019]图2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的显微形态图。
[0020]图3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的16S rRNA系统进化树。
[0021]图4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对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同步降解曲线图。
[0022]图5为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对烟气中NOx和SO2的同步脱硝脱硫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好氧反硝化菌: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其保藏编号:GDMCC No:62034。
[0025]实施例1菌株的筛选分离与性能鉴定
[0026]1、菌株的筛选分离
[0027]本研究从长期运行的生物过滤反应器内取出1mL菌液进行稀释涂平板,24h后挑选单菌落经3次划线纯化,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分别接入装有120mL无机盐培养液(以硝酸盐和硫酸盐为唯一氮源和硫源)的三角瓶,无菌滤膜包好瓶口后放入震荡培养箱,具体参数如下:温度40℃,转速120r/min,培养时间为24h。取培养后的菌液检测硝态氮和硫酸根浓度,
考察菌株对硝态氮和硫酸根的去除率。选取脱氮效率100%且具有硫酸根还原能力的一株单菌,即菌株LW2。
[0028]2、菌株的鉴定
[0029]2.1形态、培养特征
[0030]菌株LW2在NA(营养琼脂)平板上30℃培养48h,菌落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乳白色,菌落形态图见图1。
[0031]2.2显微形态特征
[0032]显微形态特征显示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或短杆菌,显微形态图见图2。
[0033]2.3生理生化特性
[0034][0035][0036](“+”表示为阳性反应,“-”表示为阴性反应)
[0037]实施例2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0038]DNA测序得到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为1316bp,序列信息见序列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中间布鲁氏菌(Brucella intermedia)LW2,其特征在于: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2034,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时间为2021年11月4日。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布鲁氏菌LW2在废水脱氮除硫处理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斌王艳灵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