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84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包括刀体主体;刀体主体绕其环形平面处设置有多个的耳孔;刀体主体一侧还设置有底盖;刀体主体相对另一侧固定有环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采样阶段尽可能多的保护与保留土壤,为后期实验处理提供完整规则的土壤样品,确保孢粉土样的完整性及减少其他土壤中的杂质成分;通过采用该刀口设计,从而增加了分离度,使得其在收集不同硬质泥土时具有较好的切入性;同时采用卡紧式设计的底盖设计,从而方便更换不同质量的底盖,从而使得环刀正在自由下落时,刀口保持向下的同时,便于更好的伸入表层土壤,其适应性强;通过在距离刀口1/3环刀长度的刀体外侧面设置增加4个线孔,从而便于装置穿线在高河堤处回收。线在高河堤处回收。线在高河堤处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属于科研实验土壤采集工作


技术介绍

[0002]第四纪孢粉学作为一种重建古植被、古环境的代用指标,在重建过去地球变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经常需要对孢粉的形态或微观结构开展鉴定工作,在运用显微镜对玻片进行鉴定之前,需要进行前处理实验对采集的土样进行除杂,然后将提取出来的孢粉用小试管收集并滴加甘油。传统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一般分为如下几步:粗筛、前处理、细筛、临时制片、显微镜观察、装样、永久制片、鉴定、标记等步骤。光学鉴定一般要求玻片中没有大量阻碍视线的杂质且孢粉密度相对适宜。在细筛之后进行临时制片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以检验前面步骤的除杂情况。若观察到的杂质较多,则需要对样品进行二次处理,用氢氟酸去除硅酸盐杂质、用盐酸去碳酸盐杂质、用弱碱溶液去除有机质等,若观察到杂质仍然较多,且经过多次实验这些杂质不溶于酸碱,则采用重液浮选法。
[0003]传统的采集方式多为将扁平的塑料勺子用胶带固定于棍子的前端,用棍子送于河岸边的表层土壤旁,小心的进行多次反复采土,最后放入样品袋。
[0004]然后进行后续实验处理过程:将样本进行烘干研磨后取土样3~5g,在处理之前加入石松孢子,加入10%HCl溶液进行搅拌,静置,待没有气泡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10min,除去碳酸盐杂质,离心后倒掉上清液,加水清洗样品至中性,然后使用10%KOH溶液水浴热处理20mim,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再加入40%HF溶液静置1~2天,除去硅酸盐杂质,在HF处理后,水洗至中性,再使用乙酸醋解法处理样品,水洗至中性,使用10μm筛布结合超声波振荡器过筛,收集剩余富集物,制片,观察在显微镜下的除杂情况,一般硅酸盐杂质会大量出现,需要再加入40%HF溶液静置1~2天,离心后倒掉溶液,将样品水洗至中性。如果仍有较多的杂质,则采用重液浮选法,重液浮选法的重液使用过程,包括了重液配制、重液回收、样品去水、重液浮选离心及稀释等过程,比较费时费力。
[0005]现有方法土壤样品采集繁琐、采集的样品不够完整,且若遇到较高的河岸堤则十分危险甚至无法采集,且多次采集的样品无法保证为一块土壤,十分影响样品的采集工作,容易造成一部分孢粉损失,为后续处理与结果带来影响,增大了实验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及其采集方法,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包括刀体主体;所述刀体主体绕其环形平面处设置有多个的耳孔;所述刀体主体一侧还设置有底盖;所述刀体主体相对另一侧固定有环刀。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刀的刀口方向环形向内倾斜,其环刀的垂直母线长度为1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刀体主体的母线长为65mm,其底部内半径为18mm,其上段内径17mm、外径18mm、壁宽1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耳孔设置有4个,其距离刀体主体的顶部1/3处,且该4个耳孔位于刀体主体侧面的四等分点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内径为18mm,其外径根据壁宽进行调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刀与刀体主体连接的位置面设置有环形卡槽,其通过刀体主体的一侧卡紧在环形卡槽上进而实现两者的卡紧固定。
[0013]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的采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准备采样材料,环刀、刀体主体、底盖以及绳索;对其进行组装,将底盖穿过刀体主体的外侧面并卡紧固定,将刀体主体的一侧固定卡紧在所述环刀的环形卡槽内;步骤二:取2根足够长的绳子分别穿过刀体主体四周相邻的两个孔,其中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穿过其中相邻的两个孔,另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穿过其中相邻的另外的两个孔;步骤三:将绳子放到足够的长度,确保下落时绳子处于自由下落状态,不受绳子的拉力影响,将刀口面向土壤下落扔出,可用力向下扔提供一定速度,根据不同土壤性质如若当环刀切入土壤过浅可利用工具对环刀底盖施加压力使其深入;步骤四:最后,回收装置时先拉动一侧绳索将环刀刀口一侧从土中拉出摆正,再同时拉动两个绳子使装置平稳上升回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为该实验在采样阶段尽可能多的保护与保留土壤,为后期实验处理提供完整规则的土壤样品,确保孢粉土样的完整性及减少其他土壤中的杂质成分;通过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刀口设计,从而增加了分离度,使得其在收集不同硬质泥土时具有较好的切入性;同时采用卡紧式设计的底盖设计,从而方便更换不同质量的底盖,从而使得环刀正在自由下落时,刀口保持向下的同时,便于更好的伸入表层土壤,其适应性强;通过在距离刀口1/3环刀长度的刀体外侧面设置增加4个线孔,从而便于装置穿线在高河堤处回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刀与刀体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盖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刀体主体,11、耳孔,12、环刀, 2、底盖。
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
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9]参照图1

图3,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包括刀体主体1;所述刀体主体1绕其环形平面处设置有多个的耳孔11;所述刀体主体1一侧还设置有底盖2;所述刀体主体1相对另一侧固定有环刀12。
[0020]本实施例优选的,环刀12的刀口方向环形向内倾斜,其环刀12的垂直母线长度为10mm。
[0021]本实施例优选的,刀体主体1的母线长为65mm,其底部内半径为18mm,其上段内径17mm、外径18mm、壁宽1mm。
[0022]本实施例优选的,耳孔11设置有4个,其距离刀体主体1的顶部1/3处,且该4个耳孔位于刀体主体1侧面的四等分点处。
[0023]本实施例优选的,底盖2的内径为18mm,其外径根据壁宽进行调整。
[0024]本实施例优选的,环刀12与刀体主体1连接的位置面设置有环形卡槽,其通过刀体主体1的一侧卡紧在环形卡槽上进而实现两者的卡紧固定。
[0025]本实施例优选的,环刀12与刀体主体1焊接固定。
[0026]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的采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准备采样材料,环刀12、刀体主体1、底盖2以及绳索;对其进行组装,将底盖2穿过刀体主体1的外侧面并卡紧固定,将刀体主体1的一侧固定卡紧在所述环刀12的环形卡槽内;步骤二:取2根足够长的绳子分别穿过刀体主体1四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主体(1);所述刀体主体(1)绕其环形平面处设置有多个的耳孔(11);所述刀体主体(1)一侧还设置有底盖(2);所述刀体主体(1)相对另一侧固定有环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刀(12)的刀口方向环形向内倾斜,其环刀(12)的垂直母线长度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主体(1)的母线长为65mm,其底部内半径为18mm,其上段内径17mm、外径18mm、壁宽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孔(11)设置有4个,其距离刀体主体(1)的顶部1/3处,且该4个耳孔位于刀体主体(1)侧面的四等分点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的内径为18mm,其外径根据壁宽进行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表层土壤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刀(12)与刀体主体(1)连接的位置面设置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晨阳张超刘子怡浦嘉伟赵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