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881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包括采集点云,运动机构带动3D棱台由一侧向另一侧运动时,同步触发双目线激光3D相机拍照,获取3D棱台的点云信息,提取3D棱台点云,从点云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视觉3D测量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领域,单目线激光3D相机是由一个相机与一个激光线投射器组成的测量仪器,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镜头接收物体漫反射光在CMOS成像,通过检测激光线位置的变化,根据三角测量法,获取高度信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度、厚度、宽度、半径、平坦度、角度、位置、形状等的测量和定位过程中,具有非接触、精度高、速度快、不依赖外部光源等优点。
[0003]由于单目相机的光学特性和视野限制,不能满足一次拍照即可获取物体前后两侧截面轮廓信息的问题,即不能获取物体背对相机侧的截面轮廓信息,需要先正向扫描一次,再借助旋转机构对相机或物体旋转180
°
,然后进行二次扫描,再对两次扫描的点云进行融合,其缺点是,速度慢、融合精度底。通过引入双目系统,如图2所示,可以扩展相机视野,满足一次扫描即可获取物体前后两侧的轮廓信息的需求。同时,使用双目线激光相机,可以避免旋转机构的使用,提高扫描速度和融合精度底。另外,因为相机和镜头本身为线激光相机的组成部分,可以一次标定长期使用,不随使用场景的变化而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采集点云,运动机构带动3D棱台由一侧向另一侧运动时,同步触发双目线激光3D相机拍照,获取3D棱台的点云信息,其中左侧相机W采集到的点云记为P
w
,右相机M采集到的点云记为P
m

[0007]S2:提取3D棱台基座面,将P
w
的Z坐标按坐标数值进行N等分,记录等分后每一份点云的数量,获取3D棱台基座面,记为Bot
w
;同理,获得右相机M的3D棱台基座面Bot
m

[0008]S3:提取3D棱台点云,从点云P
w
剔除Bot
w
后的点云即为左侧3D棱台点云,记为Top
w
;同理,获得右相机M的3D棱台点云Top
m

[0009]S4:分割3D棱台点云,对点云Top
w
进行聚类运算,将3个棱台分割为独立的点云,分别记为Top
w1
、Top
w2
、Top
w3
,计算均值,记为C
w1
、C
w2
、C
w3

[0010]对点云;Top
m
进行聚类运算,将3个棱台分割为独立的点云,分别记为Top
m1
、Top
m2
、Top
m3
,并且计算它们的均值,记为C
m1
、C
m2
、C
m3

[0011]S5:拟合3D棱台各个表面,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平面方程;
[0012]S6,求取棱台的顶点坐标,联立各个平面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平面间的角点,因为三个平面方程即可确定一个棱台角点;记左侧相机W计算到的角点坐标依次为WC
n
,记右
相机M计算到的角点坐标依次为MC
n
,其中n=1,2,...,24;
[0013]S7,求取刚体变换矩阵T
mw
,将WC
n
和MC
n
进行点云配准,求出右相机M到左侧相机W的变换矩阵T
mw

[0014]令坐标A为右相机M的一个点,则其变换到左侧相机的坐标为A
t
=T
mw
*A,实现坐标系的统一。
[0015]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进行采集点云之前,调整双目线激光3D相机位姿,使激光平面垂直于于运动机构;再将3D棱台置于运动平台上,调整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高度,使3D棱台位于相机视野中。
[0016]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5中拟合3D棱台基座面的方法如下:对点云Bot
w
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基座面的方程Bp
w
;同理,对点云Bot
m
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基座面的方程Bp
m

[0017]Bp
w
:A1X+B1Y+C1Z=D1[0018]Bp
m
:A2X+B2Y+C2Z=D2。
[001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5中拟合3D棱台顶面的方法如下:
[0020]左侧相机W的第一个棱台顶面,其点云的X范围为(C
w1
.X

a/2,C
w1
.X+a/2),其点云的Y范围为(C
w1
.Y

a/2,C
w1
·
Y+a/2),根据该范围从点云P
w
中筛选出顶面的点云T1
w
,然后进行平面拟合,得到顶面的方程T1p
w
;同理得到第二个和第三个棱台顶面的方程T2p
w
、T3p
w
,从点云P
m
中筛选出对应的3个棱台顶面,记方程分别为T1p
m
、T2p
m
、T3p
m

[0021]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5中拟合3D棱台左侧面的方法如下:
[0022]左侧相机W的第一个棱台的左侧面,其点云的X范围为(C
w1
.X

b/2,C
w1
.X

a/2),其点云的Y范围为(C
w1
.Y

a/2,C
w1
.Y+a/2),根据该范围可以从点云P
w
中筛选出左侧面的点云L1
w
,然后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左侧面的方程L1p
w
;同理得到第二个和第三个棱台左侧面的方程L2p
w
、L3p
w
,从点云P
m
中筛选出对应的3个棱台左侧面,记方程分别为L1p
m
、L2p
m
、L3p
m

[002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5中拟合3D棱台右侧面的方法如下:
[0024]左侧相机W的第一个棱台的右侧面,其点云的X范围为(C
w1
.X+a/2,C
w1
.X+b/2),其点云的Y范围为(C
w1
.Y

a/2,C
w1
.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点云,通过双目线激光3D相机拍照,获取3D棱台的点云信息,其中左侧相机W采集到的点云记为P
w
,右相机M采集到的点云记为P
m
;S2,提取3D棱台基座面,将P
w
的Z坐标按坐标数值进行N等分,记录等分后每一份点云的数量,获取3D棱台基座面,记为Bot
w
;同理,获得右相机M的3D棱台基座面Bot
m
;S3,提取3D棱台点云,从点云P
w
剔除Bot
w
后的点云即为左侧3D棱台点云,记为Top
w
;同理,获得右相机M的3D棱台点云Top
m
;S4,分割3D棱台点云,对点云Top
w
进行聚类运算,将3个棱台分割为独立的点云,分别记为Top
w1
、Top
w2
、Top
w3
,计算均值,记为C
w1
、C
w2
、C
w3
;对点云Top
m
进行聚类运算,将3个棱台分割为独立的点云,分别记为Top
m1
、Top
m2
、Top
m3
,并计算均值,记为C
m1
、C
m2
、C
m3
;S5,拟合3D棱台各个表面,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平面方程;S6,求取棱台的顶点坐标,联立各个平面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平面间的角点;记左侧相机W计算到的角点坐标依次为WC
n
,记右相机M计算到的角点坐标依次为MC
n
,其中n=1,2,...,24;S7,求取刚体变换矩阵T
mw
,将WC
n
和MC
n
进行点云配准,求出右相机M到左侧相机W的变换矩阵T
mw
;令坐标A为右相机M的一个点,则其变换到左侧相机的坐标为A
t
=T
mw
*A,实现坐标系的统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采集点云之前,调整双目线激光3D相机位姿,使激光平面垂直于于运动机构;再将3D棱台置于运动平台上,调整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高度,使3D棱台位于相机视野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拟合3D棱台基座面的方法如下:对点云Bot
w
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基座面的方程Bp
w
;同理,对点云Bot
m
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基座面的方程Bp
m
;Bp
w
:A1X+B1Y+C1Z=D1Bp
m
:A2X+B2Y+C2Z=D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目线激光3D相机的外参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拟合3D棱台顶面的方法如下:左侧相机W的第一个棱台顶面,其点云的X范围为(C
w1
.X

a/2,C
w1
.X+a/2),其点云的Y范围为(C
w1
.Y

a/2,C
w1
.Y+a/2);根据该范围从点云P
w
中筛选出顶面的点云T1
w
,进行平面拟合,得到顶面的方程T1p
w
;同理得到第二个和第三个棱台顶面的方程T2p
w
、T3p
w
,从点云P
m
中筛选出对应的3个棱台顶面,记方程分别为T1p
m
、T2p
m
、T3p
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涛梁锐华余章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科行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