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75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消能池、消泡单元和除臭单元;所述消能池的一端设有渗滤液入口,所述消能池的另一端设有渗滤液出口,所述消能池的顶部通过泡沫溢流管与消泡单元相连,所述消泡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渗滤液出口相连,所述消泡单元的顶部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所述除臭单元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上设有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降势、消泡及除臭的功能,而且建设费用低、操作方便及易于实施,特别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小型渗滤液收集井及污水处理厂地埋式污水收集池。水处理厂地埋式污水收集池。水处理厂地埋式污水收集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司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封场,生活垃圾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填埋项目配套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现阶段仍产生渗滤液约1000~2000m3/d,COD
cr
含量为2~4g/L,氨氮含量为1.5~2.5g/L,C/N严重不足。为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采用渗滤液输送专用管道将焚烧项目高有机物渗滤液输送至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项目原液池,与老龄渗滤液水质均衡调配后处理。焚烧渗滤液COD
cr
含量为40~65g/L,氨氮含量为1~2g/L,SS含量1~5g/L。图1是进行水质调配后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0003]现况下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0004](1)焚烧项目与填埋项目位于两处,且焚烧项目要比填埋项目的地势高出150米左右,距离相隔3km左右,地势差形成的压强很难实现原液池全密封,因此在原液池周围存在垃圾渗滤液臭气飘逸问题。垃圾渗滤液产生气味的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组成。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据有关资料介绍,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其次是硫化氢,硫化氢是产生恶臭气味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产生恶臭味的主要来源。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手段主要采用:1、直接燃烧法;2、催化氧化法;3、臭氧除臭法;4、活性炭吸附法;5、药液喷淋法等等;6、生物除臭法等。但单一处理设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处理气量小,工作不稳定,脱臭效率不高等问题。
[0005](2)随着原液池使用时间延长,大量悬浮物在原液池底部累计形成淤泥,减少原液池的有效容积,因此需定期对原液池内淤泥进行清理。自采用焚烧渗滤液进行水质调配开始,我司原液池清淤周期由原来2~3年/次变为1年/次,且原液池池体属于地下式密闭结构,原液池内淤泥清理工作开展极其困难。
[0006](3)由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多肽、蛋白质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剂物质导致原液池经常性冒泡,且不易消散,现阶段主要是采用人工冲洗的方式打散泡沫进行处理,给周边环境和操作工人造成极大困难。另外所采用的垃圾渗滤液泡沫消除装置大多是采用多个喷头喷淋或者加消泡剂的方法进行消除,但是实用喷淋方法经常由于渗滤液中的杂质会出现喷头堵塞的情况,喷头的频繁更换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麻烦,特别是针对渗滤液中小规模中转池极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降势、消泡及除臭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消能池、消泡单元和除臭单元;
所述消能池的一端设有渗滤液入口,所述消能池的另一端设有渗滤液出口,所述消能池的顶部通过泡沫溢流管与消泡单元相连,所述消泡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渗滤液出口相连,所述消泡单元的顶部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所述除臭单元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上设有风机。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所述消能池包括消能室、分离室、缓冲坝、立柱及淤泥沟;所述缓冲坝位于所述消能室与分离室之间,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缓冲坝上,所述淤泥沟位于所述消能室和分离室的底部。
[0012]所述缓冲坝包括坝体和缓冲板,所述坝体于消能室的一侧设置有斜坡,所述缓冲板铺设于所述斜坡上。
[0013]所述斜坡的坡度θ介于45
°
~65
°
之间。
[0014]所述消泡单元包括消泡罐、分离漏盘、搅拌器(52)、消泡剂投加泵及消泡剂配置罐;所述分离漏盘位于消泡罐的下部;搅拌器(52)位于消泡罐的中部,消泡罐的顶部通过消泡剂投加泵与消泡剂配置罐相连。
[0015]所述分离漏盘包括固定盘和漏水孔,所述固定盘与消泡罐的内壁焊接连接,漏水孔位于固定盘上。
[0016]所述消泡剂投加泵为脉冲式气动隔膜泵。
[0017]所述除臭单元包括碱罐、酸罐及连接管;所述碱罐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酸罐的底部相连。
[0018]所述碱罐包括碱液、碱液排放阀及碱罐循环泵;碱罐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一根循环管连通,其中碱罐循环泵位于循环管上,循环管连接碱液排放阀。
[0019]所述酸罐包括酸液、酸液排放阀及酸罐循环泵;所述酸罐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一根循环管连通,其中酸罐循环泵位于循环管上,循环管连接酸液排放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通过增设消能池减缓高低位引起的势能对易发泡及恶臭液体收集池冲击影响,同时截留易发泡及恶臭液体中的悬浮物而降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收集池清淤周期;通过机械搅拌与投加消泡剂的方式降低泡沫部分表面张力及破坏泡沫膜表面的弹性而使气泡破裂;通过酸、碱性物质吸附去除易发泡及恶臭液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从而达到降势、消泡及除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操作方便及易于实施的优点,且特别适用于垃圾填埋场小型渗滤液收集井及污水处理厂地埋式污水收集池。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在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处理装置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消能池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坝和立柱在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坝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淤泥沟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单元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分离漏盘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除臭单元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例说明:1、渗滤液入口;2、渗滤液出口;3、消能池;31、消能室;32、分离室;33、缓冲坝;331、坝体;332、缓冲板;34、立柱;35、淤泥沟;351、淤泥沟高点;352、淤泥排放阀;4、泡沫溢流管;5、消泡单元;51、分离漏盘;511、固定盘;512、漏水孔;52、搅拌器;53、投加泵;54、配置罐;6、回流管;7、气体输送管;8、风机;9、除臭单元;91、碱罐;911、碱液;912、碱液排放阀;913、碱罐循环泵;92、酸罐;921、酸液;922、酸液排放阀;923、酸罐循环泵;93、连接管;10、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包括消能池3、消泡单元5和除臭单元9;消能池3的一端设有渗滤液入口1,消能池3的另一端设有渗滤液出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能池(3)、消泡单元(5)和除臭单元(9);所述消能池(3)的一端设有渗滤液入口(1),所述消能池(3)的另一端设有渗滤液出口(2),所述消能池(3)的顶部通过泡沫溢流管(4)与消泡单元(5)相连,所述消泡单元(5)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6),所述回流管(6)与所述渗滤液出口(2)相连,所述消泡单元(5)的顶部通过气体输送管(7)与所述除臭单元(9)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7)上设有风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池(3)包括消能室(31)、分离室(32)、缓冲坝(33)、立柱(34)及淤泥沟(35);所述缓冲坝(33)位于所述消能室(31)与分离室(32)之间,所述立柱(34)位于所述缓冲坝(33)上,所述淤泥沟(35)位于所述消能室(31)和分离室(3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坝(33)包括坝体(331)和缓冲板(332),所述坝体(331)于消能室(31)的一侧设置有斜坡,所述缓冲板(332)铺设于所述斜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的坡度θ介于45
°
~65
°
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易发泡及恶臭液体的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单元(5)包括消泡罐、分离漏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黎黎肖冬杰高新戴宇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