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56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附件安装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包括绝缘管和三支套,所述三支套内部包裹所述外护套的断口处以及部分所述铜屏蔽层,其外部包裹有所述绝缘管,所述绝缘管远离所述三支套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半导体层的断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裸露的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的长度选择与其相匹配的绝缘管和三支套,绝缘管的一端与三支套搭接,另一端延伸至半导体层的断口处,以将裸露的铜屏蔽层包裹起来,而不会影响电缆的安全性,既满足了冷缩终端的安装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电缆,不再需要根据冷缩终端尺寸裁切电缆,甚至因为安装尺寸的不同而从新敷设电缆,节省大量人力和设备采购费用。节省大量人力和设备采购费用。节省大量人力和设备采购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附件安装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在热缩终端拆除后,无法利用原有的电力电缆制作冷缩终端,主要是因为冷缩终端与热缩终端的安装工序以及要求不同,尤其是在处理屏蔽层、半导体层要求的规格尺寸不同,为了满足冷缩终端的安装要求只能继续刨削电缆,造成了资源浪费,甚至因为更换工艺需要从新敷设电缆,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解决了旧的热缩三芯交联终端拆除后,在已有剥削热缩三芯交联电缆尺寸的基础上,顺利安装冷缩电缆终端,并严格满足冷缩终端的工艺要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可与电缆连接,所述电缆末端依次漏出线芯、半导体层、铜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管和三支套,所述三支套内部包裹所述外护套的断口处以及部分所述铜屏蔽层,其外部包裹所述绝缘管,所述绝缘管远离所述三支套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半导体层的断口处。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三支套的指端与所述绝缘管搭接有一定距离。
[0006]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管的外壁设有定位标记。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标记处缠绕PVC胶粘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管的外部包裹有主绝缘,所述主绝缘的根部与所述定位标记平齐,另一端外部包裹有密封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管与所述主绝缘之间设有应力锥,所述应力锥包裹所述半导体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内部包裹所述线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线芯端部设有端子,所述端子中心设有通孔,其与所述密封管之间填充密封胶。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铜屏蔽层断口处与地线连接,所述地线通过恒力弹簧固定在所述外护套的断口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地线之间设有绝缘带。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的拆除热缩终端后,根据裸露的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的长度选择与其相匹配的绝缘管和三支套,绝缘管的一端与三支套搭接,另一端延伸至半导体层的断口处,以将裸露的铜屏蔽层包裹起来,而不会影响电缆的安全性,既满足了冷缩终端的安装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电缆,不再需要根据冷缩终端尺寸裁切电缆,甚至因为安装尺寸的不同而从新敷设电缆,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设备采购费用;在半导体层外部包
裹应力锥,保证电缆良好的导电性能、安全性能,即使更换终端,也不会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主绝缘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线芯;2、半导体层;3、铜屏蔽层;4、外护套;5、绝缘管;6、三支套;7、主绝缘;8、密封管;9、应力锥;10、端子;11、地线;12、恒力弹簧;13、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和图2所示,以电缆A相安装为例,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可与电缆连接,所述电缆末端依次漏出线芯1、半导体层2、铜屏蔽层3和外护套4,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管5和三支套6,三支套6内部包裹外护套4的断口处以及部分铜屏蔽层3,其外部包裹绝缘管5,绝缘管5远离三支套6的端部延伸至半导体层2的断口处。在原有的拆除热缩终端后,根据裸露的铜屏蔽层3和半导体层2的长度选择与其相匹配的三支套6和绝缘管5,将三支套6套至电缆分叉处的根部,再安装绝缘管5,绝缘管5的底端压住三支套6,绝缘管5的顶端延伸至半导体层2的断口处,以将裸露的铜屏蔽层3包裹起来,如果发现铜屏蔽层3的开剥长度有偏差,只需调节绝缘管5的长度即可,而不会影响安全性,既满足了冷缩终端的安装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电缆,不再需要根据冷缩终端尺寸裁切电缆,甚至因为安装尺寸的不同而从新敷设电缆,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设备采购费用。此外,电缆安转该设备投入生产后,带载额定负荷,运行正常,且电缆终端头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都达到试验标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降低了电力电缆终端的事故率。
[0021]优选的,三支套6的指端与绝缘管5搭接有一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三支套6的指端与绝缘管5搭接距离为20mm,该距离可根据电缆尺寸和工艺要求灵活调节,不做具体限定。
[0022]优选的,绝缘管5的外壁设有定位标记。
[0023]优选的,定位标记处缠绕PVC胶粘带。在本实施例中,由半导体层2断口处向下量取50mm作为定位标记,并用PVC胶粘带缠好。
[0024]优选的,绝缘管5的外部包裹主绝缘7,主绝缘7的根部与定位标记平齐,顶部包裹密封管8。在本实施例中,主绝缘7远离三支套6的端部的内部包裹密封管8,两者搭接在一起,保证电缆的安全性,密封管8的另一端靠近端子10,密封管8与端子10之间的接缝处填充密封胶13封实。
[0025]优选的,绝缘管5与主绝缘7之间设有应力锥9,应力锥9包裹半导体层2。
[0026]优选的,密封管8内部包裹线芯1。在本实施例中,应力锥9设在绝缘管5和主绝缘7之间,其将裸露的半导体层2完全包裹,主绝缘7的根部对准绝缘管5外壁的PVC胶粘带,顶部通过密封管8将线芯1包裹起来。
[0027]优选的,线芯1端部设有端子10,端子10中心设有通孔,其与密封管8之间填充密封
胶。
[0028]优选的,铜屏蔽层3断口处与地线11连接,地线11通过恒力弹簧12固定在外护套4的断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地线11的一端插入电缆的分叉处,将地线11绕铜屏蔽层3一周后引出,再用恒力弹簧12共绕一圈后向下反折地线再用恒力弹簧绕紧,掀起地线11在外护套4断口处绕两层绝缘带,将地线11压入其中,再用密封胶封实。
[0029]优选的,外护套4与地线11之间设有绝缘带。
[0030]使用时,如图1所示,以电缆A相的安装为例,首先将三支套6固定在电缆的分叉处根部,然后在三支套6的外部搭接绝缘管5,绝缘管5的底端压住三支套6,绝缘管5的顶端延伸至半导体层2的断口处,以将裸露的铜屏蔽层3包裹起来,再从半导体层2的断口处向下量取50mm做定位标记,取出主绝缘7,将其根部与定位标记对齐,顶部外部包裹密封管8,密封管8与主绝缘7搭接,密封管8远离主绝缘7的端部预留安装端子10的距离,密封管8与端子10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封胶13。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的拆除热缩终端后,根据裸露的铜屏蔽层和半导体层的长度选择与其相匹配的绝缘管和三支套,绝缘管的一端与三支套搭接,另一端延伸至半导体层的断口处,以将裸露的铜屏蔽层包裹起来,而不会影响电缆的安全性,既满足了冷缩终端的安装要求,也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电缆,不再需要根据冷缩终端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可与电缆连接,所述电缆末端依次漏出线芯、半导体层、铜屏蔽层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管和三支套,所述三支套内部包裹所述外护套的断口处以及部分所述铜屏蔽层,其外部包裹所述绝缘管,所述绝缘管远离所述三支套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半导体层的断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支套的指端与所述绝缘管搭接有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的外壁设有定位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标记处缠绕PVC胶粘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冷缩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管的外部包裹主绝缘,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杨成龙邱瑞孟庆洋刘克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