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37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属于医疗引流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丝、内置管、相同的外套管和备用外套管,内置管的内置管本体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内置管头部、内置管体部和内置管尾部,内置管头部为盲端且采用蕈状结构;外套管头部近端设有与内置管体部外径相适应的圆形开口,外套管体部的近端侧设有数个第二侧孔;导丝安装于内置管本体中、内置管本体安装于外套管中时,外套管能沿内置管本体轴线方向移离内置管本体,备用外套管能够沿原路径安装于内置管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外套管更换为备用外套管,确保备用外套管安全、准确地安装于外套管原位置,使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引流、冲洗功能恢复正常。冲洗功能恢复正常。冲洗功能恢复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引流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

技术介绍

[0002]双套冲洗引流管是外科手术中较为常用的引流管,其包括外套管本体和固定穿设于外套管本体的内置管本体,外套管本体近端侧壁设有数个侧孔。
[0003]双套冲洗引流管外套管本体侧孔堵塞是导致其作用丧失的主要原因。双套冲洗引流管在体腔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其外套管本体侧孔容易被组织碎片、坏死组织、渗出或漏出物等部分甚至全部堵塞,导致体腔内新增的液体、渗出漏出物难以进入甚至不能进入外套管本体管腔中,无法经内置管本体引流至体外,双套冲洗引流管的作用丧失。
[0004]目前,清除双套冲洗引流管外套管本体侧孔的堵塞物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用液体反复冲洗回抽,以将堵塞在外套管本体管壁侧孔上的堵塞物冲洗下来,但成功率很低。(2)更换双套冲洗引流管,将已发生外套管本体管壁堵塞的双套冲洗引流管整体从体内拔出,重新放置一根新的双套冲洗引流管;但是,双套冲洗引流管一旦拔出,体腔内组织会迅速将其位置挤压占领,导致新双套冲洗引流管无法经原路返回放置体腔内,即使有时勉强将新双套冲洗引流管插入至体腔内,也几乎不可能放置到双套冲洗引流管原来所在位置,还可能因为插管方向不准或用力不慎,导致体腔内组织、器官损伤、出血,产生新的并发症,危及医疗安全。因此,双套冲洗引流管外套管本体侧孔堵塞后,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有必要对目前使用的双套冲洗引流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可将外套管更换为备用外套管,确保备用外套管安全、准确地安装于外套管原位置,使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引流、冲洗功能恢复正常。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包括内置管本体和外套管本体,所述引流冲洗管包括:导丝,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导丝头部、导丝体部和导丝尾部;内置管,包括内置管本体,所述内置管本体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内置管头部、内置管体部和内置管尾部,所述内置管头部为盲端且采用蕈状结构,所述内置管体部近端侧设有第一侧孔;外套管,包括外套管本体和用于将所述外套管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内置管本体的固定件,所述外套管本体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外套管头部、外套管体部和外套管尾部,所述外套管头部近端设有一圆形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置管体部外径相适应,所述外套管体部的近端侧设有数个第二侧孔,所述外套管尾部设有由近至远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喇叭口,所述固定件通过细绳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尾部侧壁,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喇叭口中;备用外套管,与所述外套管结构相同;所述导丝安装于所述内置管本体中、所述内置管本体安装于所述外套管中时,所述外套管能沿所述
内置管本体轴线方向移离所述内置管本体,所述备用外套管能够沿原路径安装于所述内置管本体上。
[0007]进一步,所述内置管本体长度a,所述外套管本体长度为b,所述导丝长度为c,其中a=c=2b。
[0008]进一步,所述导丝尾部包括与导丝同轴线、由近至远设置的小圆柱和大圆柱,所述大圆柱直径大于所述小圆柱直径且所述大圆柱直径与所述内置管本体外径相适应,所述小圆柱直径与所述内置管本体内径相适应。
[0009]进一步,所述外套管头部采用向近端侧凸出的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中部设有圆形的所述开口。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外套管尾部侧壁的两个相同的半圆锥形塞,所述半圆锥形塞一侧面中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的半圆形槽,两个所述半圆锥形塞能够拼合为能够紧配合于所述第一喇叭口的圆锥形结构,两个所述半圆形槽能够拼合成圆孔,所述内置管本体能够紧配合于所述圆孔中。
[0011]进一步,所述外套管体部的远端侧设有与外套管体部连通的液体导入管和气体交换管,所述液体导入管内径和所述气体交换管内径均与注射器乳头外径相适应。
[0012]进一步,所述内置管尾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内置管还包括用于连接注射器乳头的接头,所述接头近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0013]进一步,所述接头的远端侧设有由近至远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二喇叭口,所述接头还设有能够紧配合于所述第二喇叭口的锥形塞,所述锥形塞通过细绳连接于所述接头的外壁,所述锥形塞设有与注射器乳头外径相匹配的圆形孔。
[0014]进一步,所述外套管本体、所述导丝、所述内置管本体外壁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刻度线。
[0015]与目前使用的双套冲洗引流管中外套管不可单独置换,整体更换新的双套冲洗引流管难以放置至其原来所在位置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中,外套管可拆卸地滑动安装于内置管,外套管的第二侧孔堵塞后,可将外套管单独更换为备用外套管;导丝安装于内置管本体中、内置管本体安装于外套管中时,导丝可支撑、固定内置管本体,通过导丝及内置管本体的引导作用,备用外套管能够安全、准确地放置于外套管原来所在位置,恢复双套引流冲洗管引流、冲洗功能,本设计可简化外套管本体更换步骤,减少对患者带来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外套管本体退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导内置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的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内置管;11、内置管本体;111、内置管头部;112、内置管体部;113、内置管尾部;114、第一侧孔;12、接头;121、第二喇叭口;122、锥形塞;123、圆形孔;124、第一端塞;2、外套管;21、外套管本体;211、外套管头部;212、外套管体部;213、外套管尾部;214、开口;215、第二侧孔;216、第一喇叭口;217、液体导入管;218、气体交换管;219、第二端塞;22、固定件;221、半圆锥形塞;222、半圆形槽;3、导丝;31、导丝头部;32、导丝体部;33、导丝尾部;331、小圆柱;332、大圆柱;4、刻度线;
[0022]图中,a为内置管本体长度,b为外套管本体长度,c为导丝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的“远”、“近”均以患者为基准,“远”为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包括内置管本体和外套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冲洗管包括:导丝,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导丝头部、导丝体部和导丝尾部;内置管,包括内置管本体,所述内置管本体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内置管头部、内置管体部和内置管尾部,所述内置管头部为盲端且采用蕈状结构,所述内置管体部近端侧设有第一侧孔;外套管,包括外套管本体和用于将所述外套管本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内置管本体的固定件,所述外套管本体由近至远依次包括外套管头部、外套管体部和外套管尾部,所述外套管头部近端设有一圆形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置管体部外径相适应,所述外套管体部的近端侧设有数个第二侧孔,所述外套管尾部设有由近至远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喇叭口,所述固定件通过细绳连接于所述外套管尾部侧壁,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喇叭口中;备用外套管,与所述外套管结构相同;所述导丝安装于所述内置管本体中、所述内置管本体安装于所述外套管中时,所述外套管能沿所述内置管本体轴线方向移离所述内置管本体,所述备用外套管能够沿原路径安装于所述内置管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本体长度a,所述外套管本体长度为b,所述导丝长度为c,其中a=c=2b。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管本体可置换的双套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尾部包括与导丝同轴线、由近至远设置的小圆柱和大圆柱,所述大圆柱直径大于所述小圆柱直径且所述大圆柱直径与所述内置管本体外径相适应,所述小圆柱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逊刘薛萍侯佳伟章学林蒋海涛林天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