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鞋底及具有该减震鞋底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3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申请涉及鞋子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发泡鞋底以及嵌设固定于发泡鞋底底部的减震件;其中,减震件由TPU材料制成,减震件包括两个缓冲部分以及设于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缓冲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弧形平滑过渡;缓冲部分的形状与发泡鞋底的形状相适配,缓冲部分的中部区域向靠近连接部分的方向凹陷设置。基于此,可在发泡鞋底具有良好使用寿命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弹性减震能力,便于人们的运动或出行。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减震鞋底的鞋。鞋底的鞋。鞋底的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鞋底及具有该减震鞋底的鞋


[0001]本申请涉及鞋子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及具有该减震鞋底的鞋。

技术介绍

[0002]鞋是穿在脚上、便于走路的出行物品,其种类繁多,包括皮鞋、休闲鞋、运动鞋、登山鞋等。其中,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鞋子,一般具有柔软、富有弹性的特点,能够在人们运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人们脚踝受伤的情况发生。
[0003]目前现有的运动鞋鞋底通常为发泡鞋底,一般采用EVA材料发泡成型或PU材料发泡成型;通过发泡材料的发泡结构可以使鞋底具有良好的弹性减震能力,以便于人们运动时穿着。然而,由于发泡鞋底的抗形变能力较差,运动鞋穿着一段时间后发泡鞋底可能出现发扁发硬的现象,发泡鞋底被踩实后其弹性减震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导致发泡鞋底和鞋子的使用寿命较短,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保持鞋底弹性减震能力的同时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鞋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震鞋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鞋底,包括发泡鞋底以及嵌设固定于发泡鞋底底部的减震件;其中,减震件由TPU材料制成,减震件包括两个缓冲部分以及设于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缓冲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弧形平滑过渡;缓冲部分的形状与发泡鞋底的形状相适配,缓冲部分的中部区域向靠近连接部分的方向凹陷设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由TPU材料制成的减震件具有弹性减震能力的同时还兼具一定的抗形变能力,通过将减震件嵌设固定于发泡鞋底的底部,位于上方的缓冲部分能够承受人们脚部作用于发泡鞋底的挤压力,而位于下方的缓冲部分能够承受来自于地面的反作用力,并通过连接部分的支撑作用可以降低发泡鞋底发生过度形变的可能性,用以延长发泡鞋底的使用寿命。
[0007]另外,由于底部的缓冲部分中部凹陷,发泡鞋底抵于地面时能够便于迫使缓冲部分向上弯曲形变;并且由于发泡鞋底包裹住连接部分的外周面以及两个缓冲部分的相对侧面,缓冲部分向上弯曲形变时能够挤压发泡鞋底使其一起发生形变,进而产生弹性力以抵消来自于地面的反作用力,使得发泡鞋底具有良好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弹性减震能力,便于人们的运动或出行。
[0008]可选的,连接部分内部设有减震腔,减震腔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侧相邻的缓冲部分;减震腔的纵截面尺寸由减震腔的中部向减震腔的两端逐渐增大。
[000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减震腔,人们踩踏于发泡鞋底使其抵于地面时,两侧的缓冲部分受力形变后相互靠近,能够迫使连接部分向靠近减震腔的方向变形收缩,进而为发泡鞋底提供形变让位的空间,降低发泡鞋底被踩踏压实的可能性,用以使发泡
鞋底保持良好的使用寿命。
[0010]可选的,减震腔内部填设有缓冲加强件,缓冲加强件包括橡胶套以及填设于橡胶套内部的橡胶球,橡胶套的形状与减震腔的形状相适配,橡胶套的两侧端分别与两个缓冲部分胶合固定。
[00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减震腔内部填设缓冲加强件,缓冲加强件能够起到辅助支撑发泡鞋底的作用,减少由于减震腔的开设导致减震件缓冲支撑能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将橡胶套填设于减震腔内部,发泡鞋底和连接部分受力形变时迫使橡胶套向内收缩形变,此时填设于橡胶套内部的橡胶球受力后能够发生移动以避让开发泡鞋底及连接部分的弯曲变形,进而在减震件辅助支撑发泡鞋底的同时减少发泡鞋底出现发扁发硬的现象。
[0012]可选的,减震腔设有多个,各个减震腔分别布设于发泡鞋底的前掌位置、足弓位置和后跟位置;缓冲加强件设有多组,所有缓冲加强件分别设于位于前掌位置和后跟位置的减震腔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多个减震腔和多个缓冲加强件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发泡鞋底的支撑强度及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将缓冲加强件设置于发泡鞋底的前掌位置和后跟位置,未设置缓冲加强件的足弓位置的支撑力较弱,部分具有扁平足的人穿着鞋子时足弓位置所受的作用力较小,能够提高扁平足人士行走时的舒适性。
[0014]可选的,连接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设于两个缓冲部分的相邻侧面;第一连接段的外沿尺寸与第二连接段的内沿尺寸相适配,第一连接段匹配插设于第二连接段的内沿,且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滑移结构,以实现两个连接部分之间的间距调节。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类型的鞋子鞋底厚度不同,而且同款鞋子不同尺码的鞋底厚度也不同,要使减震片适用于对应型号的减震鞋底,往往需要制造多副不同型号的模具以加工出不同尺寸的减震片,存在造价昂贵和自由浪费的情况;本申请通过将两个缓冲部分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配合插接后,利用滑移结构调节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间距,可以改变减震件的整体厚度,使得该减震件能够适用于各类不同鞋底厚度的鞋子,无需加工多副模具以制造不同尺寸的减震片,可以节省前端工序的加工成本,进而降低该减震鞋底所制成的鞋子的销售定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0016]可选的,滑移结构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段外侧面的滑移槽以及设于第二连接段的活动块;其中,第二连接段的内侧面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延长方向与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活动块匹配安装于活动槽内,且活动块于活动槽内自由滑移设置;滑移槽包括滑移区域和多个限位区域,滑移区域的延长方向与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相同;各个限位区域共同设于滑移区域的同一侧壁,且所有限位区域沿滑移区域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滑移区域内部还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用于驱使活动块移动并卡设于其中一个限位区域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滑移区域内部设置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常态迫使活动块卡设于其中一个限位区域,能够限制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减震件的整体厚度得以保持,以便于后续将减震件嵌设固定于发泡鞋底。而当需要调节减震件的厚度时,通过迫使两个缓冲部分相互远离,活动块能够沿着限位区域侧壁、挤压弹
性组件并进入滑移区域内部进行移动,当活动块移动至正对于下一个限位区域的位置时,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迫使活动块重新卡入相邻限位区域内部,进而快速、便捷地完成两个缓冲部分之间的间距调节,便于使用。
[0018]可选的,弹性组件包括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移区域的两侧端;弹性带的宽度与滑移区域的宽度相适配,弹性带靠近限位区域的侧面设有多个让位槽,各个让位槽分别与各个限位区域错位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弹性带的宽度与滑移区域的宽度设为适配,当迫使两个缓冲部分相互远离时,活动块能够挤压弹性带并进入相邻的让位槽内,以便于两个缓冲部分的顺利移动;而当活动块移动至正对于下一个限位区域的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带能够产生弹性复位力并迫使活动块重新进入限位区域内部,进而使减震件的厚度得以保持。
[0020]可选的,弹性组件还包括多个记忆棉垫,记忆棉垫固定于弹性带靠近限位区域的侧面并位于限位区域内部;每一记忆棉垫朝向相邻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鞋底(1)以及嵌设固定于所述发泡鞋底(1)底部的减震件(2);其中,所述减震件(2)由TPU材料制成,所述减震件(2)包括两个缓冲部分(21)以及设于两个所述缓冲部分(21)之间的连接部分(22),所述缓冲部分(21)与所述连接部分(22)之间弧形平滑过渡;所述缓冲部分(21)的形状与所述发泡鞋底(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缓冲部分(21)的中部区域向靠近所述连接部分(22)的方向凹陷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2)内部设有减震腔(23),所述减震腔(23)的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侧相邻的所述缓冲部分(21);所述减震腔(23)的纵截面尺寸由所述减震腔(23)的中部向所述减震腔(23)的两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减震腔(23)内部填设有缓冲加强件(3),所述缓冲加强件(3)包括橡胶套(31)以及填设于所述橡胶套(31)内部的橡胶球(32),所述橡胶套(31)的形状与所述减震腔(2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橡胶套(31)的两侧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部分(21)胶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腔(23)设有多个,各个所述减震腔(23)分别布设于所述发泡鞋底(1)的前掌位置(11)、足弓位置(12)和后跟位置(13);所述缓冲加强件(3)设有多组,所有缓冲加强件(3)分别设于位于所述前掌位置(11)和所述后跟位置(13)的所述减震腔(2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2)包括第一连接段(24)和第二连接段(25),所述第一连接段(24)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5)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缓冲部分(21)的相邻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段(24)的外沿尺寸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5)的内沿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段(24)匹配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5)的内沿,且所述第一连接段(24)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5)之间设有滑移结构(4),以实现两个所述连接部分(22)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然胡惠民杨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司达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