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卷芯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33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卷芯及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卷芯使用卷绕片对负极片、正极片及隔离层进行卷绕,所述卷绕片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半椭圆柱状结构;所述半椭圆柱状结构沿所述卷绕片的厚度方向的轴长与所述卷绕片的厚度相等且大于0mm小于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所述卷绕片,可以有效改善卷芯内层几圈极片的过分对折状态,避免卷芯拐角处因热压工序导致的掉粉、膜面开裂甚至断裂,有效维护和保障电芯的性能不受损害,同时所述卷绕片的厚度小于1mm,较小的空间尺寸不会对电池的容量和群裕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容量和群裕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容量和群裕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卷芯及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二次电池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卷芯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于二次电池卷芯的制造大多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卷针,将卷芯各组件卷绕成型后热压;其中,卷芯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层。因为卷芯成形后需经过热压工序,才能得到一定厚度的卷芯。因此,对于热压后的卷芯的最内层几圈极片而言,经卷绕形成的拐角处特别接近对折状态,卷芯内层极片过于对折,会极易在较大的热压压力作用下造成卷芯拐角膜面开裂,甚至断裂。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当正极极片拐角开裂时,锂离子无法进行均匀脱嵌,不但有增大电池内阻的可能,而且会影响电池容量;当负极极片拐角开裂时,正极脱出的锂离子无法进行正常嵌入,从而在拐角处析出,长期积累后容易造成锂枝晶刺穿隔膜而短路的风险。因此,卷芯拐角处的极片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另外,卷芯在经热压工序加工后,卷芯内层极片的电解液浸润程度要低于外层极片,内层极片的浸润程度不足,则无法为锂离子的正常脱嵌提供通道,对电池的电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0003]因此,尚需要开发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卷芯包括卷绕片,还包括沿所述卷绕片的长度方向依次层叠并卷绕的负极片、正极片及隔离层;所述卷绕片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半椭圆柱状结构;所述半椭圆柱状结构沿所述卷绕片的厚度方向的轴长与所述卷绕片的厚度相等且大于0mm小于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片的表面分布有贯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径为0.1~0.8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二次电池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片的孔隙率为20~80%。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卷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椭圆柱状结构沿所述卷绕片长度方向的半轴长≤所述卷绕片长度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明王兴东吴仕明张小聪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