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815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可以作为新型磷光发光材料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解决现有磷光材料不足的问题,且为Pd金属应用在磷光发光材料结构的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思路。的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思路。的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是一种利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响应速度快、轻薄、柔性、光质优良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高OLEDs的电致发光效率,人们开发了各种基于荧光和磷光的发射材料。磷光材料能够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可使器件内量子效率上限达到100%,而传统荧光材料只能使器件内量子效率上限达到25%;通过分子设计磷光材料的光色可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进行调节。因此,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s)具有同时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的优势。但目前磷光材料开发不足、种类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可以作为新型磷光发光材料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解决现有磷光材料不足的问题,且为Pd金属应用在磷光发光材料结构的设计中提出了新的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具有(Ⅰ)~(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06][0007]其中,所述为或
[0008]所述R1为H、F、甲基、叔丁基或苯基;
[0009]所述R2为H、烷基或苯基。
[0010]优选的,具有(
Ⅰ‑
1)、(
Ⅰ‑
2)、(
Ⅰ‑
3)、(
Ⅱ‑
1)、(
Ⅱ‑
2)、(
Ⅱ‑
3)、(
Ⅲ‑
1)、(
Ⅲ‑
2)和(
Ⅲ‑
3)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11][0012]优选的,具有C1~C
13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13][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第一极性溶剂和碱性试剂混合进行置换反应,得到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
[0015]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具有(XIV)~(XIX)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16][0017]优选的,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与的摩尔比为1:(2.1~5)。
[0018]优选的,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与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2~4)。
[0019]优选的,所述碱性试剂为碱金属醇盐。
[0020]优选的,当为时,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为丙酮;
[0021]当为或时,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为丙酮或甲醇;
[0022]当为或时,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为丙酮、甲醇或四氢呋喃。
[0023]优选的,当为时,所述置换反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所述置
换反应的时间为5~10h;当为或时;所述置换反应的温度为45~70℃,时间为3~6h;当为或时,所述置换反应的温度为45~80℃,时间为5~10h。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或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层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和较长的发光寿命,可作为发光中心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层。
附图说明
[0026]图1~图10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1、C3、C4、C6、C7、C8、C9、C
10
、C
12
、C
13
的分子结构图;
[0027]图11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1~C6在溶液状态下于25℃的紫外

可见吸收图谱;
[0028]图12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7~C
11
在溶液状态下于25℃的紫外

可见吸收图谱;
[0029]图13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1~C6在石英板上以2%质量分数的PMMA薄膜中于25℃的归一化发射光谱;
[0030]图14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7~C
11
在石英板上以2%质量分数的PMMA薄膜中于25℃的归一化发射光谱;
[0031]图15为环金属钯二聚物C1~C6在固态粉末状态下于25℃的归一化发射光谱;
[0032]图16为本专利技术金属钯配合物C7~C
11
在固态粉末状态下于25℃的归一化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具有(Ⅰ)~(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34][0035]其中,所述为或
[0036]所述R1为H、F、甲基、叔丁基或苯基;
[0037]所述R2为H、烷基或苯基。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烷基优选为叔丁基、甲基、乙基或异丙基。
[0039]本专利技术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属于钯的配合物,N与Pd通过配位键连接。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优选具有(
Ⅰ‑
1)、(
Ⅰ‑
2)、(
Ⅰ‑
3)、(
Ⅱ‑
1)、(
Ⅱ‑
2)、(
Ⅱ‑
3)、(
Ⅲ‑
1)、(
Ⅲ‑
2)和(
Ⅲ‑
3)任一项所示的结构;更优选具有C1~C
13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前文已列举,这里不再赘述)。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第一极性溶剂和碱性试剂混合进行置换反应,得到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
[0042]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具有式(XIV)~(XIX)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43][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未经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或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制备得到。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优选通过自行制备得到,所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0046]将配体溶解到第二极性溶剂中,向所得溶解液中加入醋酸钯,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所述配体具有(

)~(XIII)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47][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配体和醋酸钯的摩尔比优选为1:(1~1.1)。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极性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或冰乙酸。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第二极性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将配体完全溶解即可。
[005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成反应的时间优选为8~12h,更优选为9~11h;所述加成反应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第二极性溶剂为二氯甲烷时,所述加成反应的温度优选为室温;当所述第二极性溶剂为冰乙酸时,所述加成反应的温度优选为80~100℃,且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金属钯二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Ⅰ)~(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其中,所述为为所述R1为H、F、甲基、叔丁基或苯基;所述R2为H、烷基或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
Ⅰ‑
1)、(
Ⅰ‑
2)、(
Ⅰ‑
3)、(
Ⅱ‑
1)、(
Ⅱ‑
2)、(
Ⅱ‑
3)、(
Ⅲ‑
1)、(
Ⅲ‑
2)和(
Ⅲ‑
3)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金属钯二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C1~C
13
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环金属钯羧酸二聚物、第一极性溶剂和碱性试剂混合进行置换反应,得到所述环金属钯二聚物;所述环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贞乔立歌孔祥军聂传丽沈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