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80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融导管,包括外管、内管、球囊以及消融电极,内管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内,且内管的远端伸出外管的远端,球囊的远端与内管的远端相连接,球囊的近端与外管的远端相连接,消融电极设置有多个,多个消融电极设置在球囊的外表面上,球囊在充盈状态下,当内管的远端向外管的远端靠近时,球囊呈远端向近端凹陷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管移动使球囊在充盈状态下其远端可发生形变,带动其表面的消融电极的位置发生改变,可适应不规则形状及位置的目标组织的消融,并保证了消融时场强分布的均匀性,极大提升了消融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融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尤其是7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生时,心跳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且远高于正常人的心跳频率。房颤具有潜在致命并发症的风险,包括血栓栓塞性中风、扩张性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概率大大增加;常见的房颤的症状如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疲劳和头晕也会影响生活质量。
[0003]消融技术指利用高能电流、激光、以及冷冻等方法使区域心肌坏死或缺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激光消融以及微波消融、脉冲消融等。脉冲消融技术是一种以高压电场为能量的新型消融方式,具有组织选择性,通过设计适当的脉冲电场,采用短时释放多个高压脉冲来进行消融,脉冲消融技术需要通过脉冲消融导管实施。
[0004]目前,网篮形导管、球囊形导管是目前脉冲消融导管的主要设计方向。脉冲消融导管的网篮形结构或球囊在输送过程中呈收缩状态,在到达指定的消融区域后可控制其展开至设定的形状,随后消融电极进行放电消融。但是,这种网篮形结构的形状、球囊的形状都是预先设定的,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工作时很难适应不规则形状及位置的目标组织的消融,例如无法适用于顶部线或者峡部线等的线性消融,在消融过程中消融电极很难实现完全贴靠目标组织,极大影响了消融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消融导管的球囊形状可调节,以保证能够适应不规则形状及位置的目标组织的消融,提高消融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融导管,具体为一种球囊型脉冲消融导管,用于解决现有消融导管使用时形状结构适应性差等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消融导管,包括:
[0008]外管;
[0009]内管,所述的内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管的远端;
[0010]球囊,所述的球囊的远端与所述的内管的远端相连接,所述的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的外管的远端相连接;
[0011]消融电极,所述的消融电极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设置在所述的球囊的外表面上;
[0012]所述的球囊在充盈状态下,当所述的内管的远端向所述的外管的远端靠近时,所述的球囊呈远端向近端凹陷的状态。
[0013]优选地,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绕所述的球囊的径向周面分布形成一个或多个电极
圈,每个所述的电极圈上相邻两个所述的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反。
[0014]优选地,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绕所述的球囊的径向周面分布形成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之间形成消融圈,当所述的球囊充盈时,所述的内管相对所述的外管移动,使所述的第一电极圈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外管的远端。
[0015]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第二电极圈较所述的第一电极圈靠近所述的外管的远端时,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靠近所述的内管远端一侧的宽度小于其靠近所述的内管近端一侧的宽度,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靠近所述的内管近端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的第二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的宽度。通过所述的消融电极的宽度变化可保证其放电时电场均匀,增大电场覆盖面积。
[0016]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靠近所述的内管远端一侧的宽度至其靠近所述的内管近端一侧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的消融电极的宽度变化呈渐变式变化可进一步保证电场的均匀性。
[0017]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球囊充盈时:
[0018]所述的第二电极圈中的一个消融电极所在的所述的球囊的近端和远端表面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中的相邻两个消融电极所在的所述的球囊近端和远端表面之间的连线之间,将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设置为交错式可使得导线走线更为简单;
[0019]或者所述的第二电极圈中的一个消融电极所在的所述的球囊的近端和远端表面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中的一个消融电极所在的所述的球囊的近端和远端表面之间的连线重合,使消融能量可以进行叠加,消融效果更好。
[002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上位于同一所述的连线上的两个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中相邻两个所述的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反。
[002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多个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同,所述的第二电极圈上的多个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同,且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的极性相反。
[0022]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的球囊充盈时,所述的第二电极圈的直径为15

30mm;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的直径小于15mm。
[0023]优选地,同一极性的所述的消融电极连接至同一导线,所述的导线分布在所述的球囊的外表面上,且所述的导线的外部形成绝缘,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4]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上的多个消融电极绕所述的球囊的径向周面均匀分布。
[0025]优选地,所述的消融导管还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远端与所述的外管的近端连接,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第一操控件、第二操控件,所述的第一操控件与所述的外管的远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外管的远端弯曲,所述的第二操控件与所述的内管的近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内管在外管内移动。
[0026]优选地,所述的内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造影剂的液体腔,所述的液体腔的出口位于所述的内管的远端。
[002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8]本技术通过内管移动使球囊在充盈状态下其远端可发生形变,带动其表面的
消融电极的位置发生改变,可适应不规则形状及位置的目标组织的消融,并保证了消融时场强分布的均匀性,极大提升了消融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1至附图3为实施例一中内管移动至不同位置时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4为附图1中A向的示意图;
[0031]附图5为实施例一的消融电极的接线方式示意图;
[0032]附图6为实施例一的内管的截面示意图;
[0033]附图7(a)

(c)为实施例一的消融导管在不同部位工作时的示意图;
[0034]附图8至附图10为实施例二中内管移动至不同位置时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11为附图8中B向的示意图;
[0036]附图12为实施例二的消融电极的接线方式示意图。
[0037]以上附图中:1、手柄;11、第一操控件;12、第二操控件;2、外管;3、内管;31、液体腔;32、导丝腔;33、标测腔;4、球囊;5、消融电极;50、消融圈;51、第一电极圈;52、第二电极圈;6、导线;61、第一导线;62、第二导线;7、防护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融导管,包括:外管;内管,所述的内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外管内,且所述的内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的外管的远端;球囊,所述的球囊的远端与所述的内管的远端相连接,所述的球囊的近端与所述的外管的远端相连接;消融电极,所述的消融电极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设置在所述的球囊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在充盈状态下,当所述的内管的远端向所述的外管的远端靠近时,所述的球囊呈远端向近端凹陷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绕所述的球囊的径向周面分布形成一个或多个电极圈,每个所述的电极圈上相邻两个所述的消融电极的极性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消融电极绕所述的球囊的径向周面分布形成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所述的第一电极圈、第二电极圈之间形成消融圈,当所述的球囊充盈时,所述的内管相对所述的外管移动,使所述的第一电极圈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外管的远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第二电极圈较所述的第一电极圈靠近所述的外管的远端时,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靠近所述的内管远端一侧的宽度小于其靠近所述的内管近端一侧的宽度,所述的第一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靠近所述的内管近端一侧的宽度小于所述的第二电极圈上的消融电极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增兵唐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