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86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1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分别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并基于第一参数控制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根据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控制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根据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调整显示屏的亮度。通过本申请,解决了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速度慢且亮度调整不够细腻的问题,实现了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过程中用户舒适度的提高。中用户舒适度的提高。中用户舒适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驾驶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包括如仪表盘、中控屏在内的车载显示屏的亮度一般需要外界环境光的变化自动调整,使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中现实的内容。
[0003]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包括根据时间调整进行亮度调整,如下午6点后的夜间时间内,调低显示屏亮度,早上6点后的白天时间内调高,显示屏亮度;通过不同等级的环境光亮度等级与显示屏PWM值(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对应的预设关系调整亮度,配置的环境光感应器探测的环境光强度,当环境光处于某一等级范围内时,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查表的方式将显示屏PWM值调至设定的值,来改变显示屏的亮度;通过用户手动调整。因此,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中存在亮度调整速度慢且亮度调整不够细腻的问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速度慢且亮度调整不够细腻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速度慢且亮度调整不够细腻的问题。
[0006]第一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包括:
[0007]获取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分别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和在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并基于第一参数分别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
[0008]根据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确定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在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并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
[0009]根据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00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下的亮度变化曲线包括:
[0011]在所述弱光场景中最低亮度的基础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弱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控制所述亮度变化曲线在所述弱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内变化。
[0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强光场景下的亮度变化曲线包括:
[0013]在所述强光场景中最低亮度的基础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强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控制所述亮度变化曲线在所述强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内变化。
[00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
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包括:
[0015]根据所述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和预设车内环境光强度之间的比值,确定第一变化曲线,其中,第一变化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照指数形式变化,所述预设车内环境光强度包括所述显示屏在所述强光场景下处于最大显示亮度时对应的车内环境光强度;
[0016]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曲线,调整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
[00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显示屏亮度包括:
[0018]确定所述显示屏从当前亮度恢复到所述显示屏初始上电时初始亮度所需的亮度补偿曲线;
[0019]根据所述亮度补偿曲线,对通过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计算得到的亮度进行补偿,并基于补偿后的亮度调整所述显示屏亮度。
[002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从当前亮度恢复到初始亮度所需的补偿曲线包括:
[0021]根据所述显示屏的累计使用时间确定所述补偿曲线,并基于补偿控制参数控制所述补偿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
[00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显示屏从当前亮度恢复到初始亮度所需的补偿曲线包括:
[0023]获取所述显示屏的初始亮度和当前亮度;
[0024]根据所述显示屏的初始亮度和所述当前亮度确定所述补偿曲线,并基于补偿控制参数控制所述补偿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
[00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户输入的需求亮度等级;或者,车外环境光强度。
[002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0027]获取第一控制信号;
[0028]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一逻辑状态时,根据所述车外环境光强度生成所述第一信息;或者,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第二逻辑状态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需求亮度等级生成所述第一信息。
[002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显示屏亮度包括:
[0030]根据所述显示屏亮度和显示屏脉冲宽度调制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显示屏进行脉冲宽度调制。
[0031]第二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系统,包括传感器设备,电子控制单元,传输设备以及显示屏;其中,所述传感器设备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传输设备连接所述显示屏;
[0032]所述传感器设备用于获取车内、车外环境光强度,所述显示屏的当前亮度;
[0033]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执行实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
[0034]所述传输设备用于传输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生成的显示屏亮度调整信号。
[0035]第三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
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
[0036]第四个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
[0037]与相关技术相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分别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和在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并基于第一参数分别控制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根据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并控制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根据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弱光场景和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调整显示屏的亮度,解决了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速度慢且亮度调整不够细腻的问题,实现了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过程中用户舒适度的提高。
[0038]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003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分别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和在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并基于第一参数分别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按照指数形式变化;根据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强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确定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在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并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根据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调整所述显示屏的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弱光场景下的亮度变化曲线包括:在所述弱光场景中最低亮度的基础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弱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控制所述亮度变化曲线在所述弱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内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显示屏的亮度在强光场景下的亮度变化曲线包括:在所述强光场景中最低亮度的基础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强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控制所述亮度变化曲线在所述强光场景下的满亮度量程内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跟随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变化,包括:根据所述当前车内环境光强度和预设车内环境光强度之间的比值,确定第一变化曲线,其中,第一变化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照指数形式变化,所述预设车内环境光强度包括所述显示屏在所述强光场景下处于最大显示亮度时对应的车内环境光强度;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曲线,调整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亮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显示屏亮度包括:确定所述显示屏从当前亮度恢复到所述显示屏初始上电时初始亮度所需的亮度补偿曲线;根据所述亮度补偿曲线,对通过所述弱光场景的亮度变化曲线、所述弱光场景和所述强光场景之间的亮度变化曲线计算得到的亮度进行补偿,并基于补偿后的亮度调整所述显示屏亮度。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建兵王家升
申请(专利权)人:福思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