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64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依次连接;信号隔离单元包括光电隔离板和连接器,光电隔离板连接电源单元,连接器连接射频控制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外围电路,单片机接收连接器的信号,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到射频输出单元;射频输出单元为射频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大功率低导通阻抗的新型MOS应用到射频控制输出电路中,实现射频工作时MOS管自身发热极少,温度正常为室温水平,提升射频输出效率,将全部能量有效输出。全部能量有效输出。全部能量有效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射频脉冲输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射频控制电路目前存在着射频系统由于高压射频脉冲控制输出时会影响到主系统的正常工作,且会影响主系统的稳定性;射频系统正常工作时由于高压射频脉冲控制输出时会在控制器件普通高耐压MOS管两端形成较大电压差,引起MOS管发热严重,必须通过散热片及风扇进行降温处理。此种情况下,射频长时间工作也会引起MOS管寿命缩短、偶发性损坏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以解决射频长时间工作也会引起MOS管寿命缩短、偶发性损坏线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依次连接;信号隔离单元包括光电隔离板和连接器,光电隔离板连接电源单元,连接器连接射频控制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外围电路,单片机接收连接器的信号,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到射频输出单元;射频输出单元为射频驱动电路。
[0006]进一步的,信号隔离单元包括四个光耦、8个电阻和两个排插;由排插P1接入信号,四路信号经过电阻R1、R3、R4、R6分别接入四个光耦,光耦输出端分别输出信号经过电阻R2、电阻R 5、电阻R 7、电阻R 8四个电阻下拉到地,信号通过排插P2端输入到射频控制单元。
[0007]进一步的,排插P2端通过连接器输入到射频控制单元。
[0008]进一步的,射频控制单元包括4个电阻、2个电容和1个单片机;单片机接收连接器的信号进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FRQ_WIL控制驱动射频电路;电阻R12

14连接在单片机烧录程序引脚,两个电容并联后连接到单片机的VCC管脚。
[0009]进一步的,电阻R12

14的另一端连接排插P2。
[0010]进一步的,射频输出单元包括射频驱动芯片U1、三极管Q1、驱动MOS管Q2、变压器T1、电阻、高压电容、大容量电容和滤波电容;射频控制信号FRQ_WIL通过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3、三极管Q1、进入射频驱动芯片U1,U1输出高电压驱动信号通过电阻R9驱动MOS管Q2;驱动MOS管Q2连接变压器T1,变压器T1连接高压电容后输出到RF1接口;
[0011]进一步的,驱动MOS管Q2型号为:WSR30N65C。
[0012]进一步的,电源单元由稳压芯片、电阻、电容组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电路,实现并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两种技术瓶
颈。首先采用PNP型光电隔离板实现电气信号、电源隔离,减小射频系统跟主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将大功率低导通阻抗的新型MOS应用到射频控制输出电路中,实现射频工作时MOS管自身发热极少,温度正常为室温水平,提升射频输出效率,将全部能量有效输出;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实现医美行业的高压射频脉冲输出技术趋于成熟,达到医美仪器的可靠长久健康运行,给广大爱美人士提供健康美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信号隔离单元电路图;
[0016]图2是射频控制单元电路图;
[0017]图3是射频输出单元电路图;
[0018]图4是电源模块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可有效解决医美行业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电路发热量大及干扰大的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射频输出单元;电源单元由稳压芯片、电阻、电容组成,信号隔离单元由光电隔离板、连接器组成;射频控制单元由单片机、电阻、电容、三极管组成;射频输出单元由MOS管、变压器、电阻、高压电容、整流条、大容量电容组成;
[0021]一种可有效解决医美行业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电路发热量大及干扰大的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信号隔离单元由光电隔离板、连接器组成;隔离板由PNP型光耦、上下拉电阻、连接器组成;
[0022]进一步的,信号隔离单元由四个光耦、8个电阻、两个排插组成;由主系统单元输出的信号经过P1接入,四路信号经过电阻R1、R3、R4、R6接入光耦,光耦输出端分别输出信号进过电阻R2、电阻R5、电阻R7、电阻R8下拉到射频系统的地,然后信号通过P2端连接器输入到射频系统控制射频信号。
[0023]进一步的,射频控制单元由4个电阻、2个电容、1个单片机组成。电路整体由单片机接收主系统隔离信号SWH_FRQ进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FRQ_WIL控制驱动射频电路。R12

14为单片机烧录程序引脚;
[0024]进一步的,射频输出单元由MOS管、变压器、电阻、高压电容、大容量电容、滤波电容组成;射频控制信号FRQ_WIL通过R5、R6、R8、R3、三极管Q1、进入射频驱动芯片U1,U1输出高电压驱动信号通过R9驱动MOS管Q2,Q2型号为:WSR30N65C,为超低导通阻抗大功率器件。MOS管以一定频率导通、断开驱动变压器T1配合高耐压电容C6、C7产生理想的高压射频脉冲通过RF1接口输出。
[0025]本技术的一种可有效解决医美行业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电路发热量大及干扰大的优化控制电路巧妙的利用PNP型光电隔离板实现电气信号、电源隔离,减小射频系统跟主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超低导通阻抗的mos管实现提升射频输出效率,减少射频输出时器件本身的超大发热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电源单元、信号隔离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和射频输出单元依次连接;信号隔离单元包括光电隔离板和连接器,光电隔离板连接电源单元,连接器连接射频控制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和外围电路,单片机接收连接器的信号,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到射频输出单元;射频输出单元为射频驱动电路;信号隔离单元包括四个光耦、8个电阻和两个排插;由排插P1接入信号,四路信号经过电阻R1、R3、R4、R6分别接入四个光耦,光耦输出端分别输出信号经过电阻R2、电阻R 5、电阻R 7、电阻R 8四个电阻下拉到地,信号通过排插P2端输入到射频控制单元;排插P2端通过连接器输入到射频控制单元;射频控制单元包括4个电阻、2个电容和1个单片机;单片机接收连接器的信号进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1引脚输出PWM信号FRQ_WIL控制驱动射频电路;电阻R12

14连接在单片机烧录程序引脚,两个电容并联后连接到单片机的VCC管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的优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阻R12

14的另一端连接排插P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类高压脉冲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孝寒缪祥烨杜永博夏海峰李昭张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伊蔓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