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防甩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29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该气体防甩击结构包括压力容器以及限位部。其中,包括压力容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安装于固定基础上,并形成有容纳压力容器的容纳腔;限位部顶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压力容器设于容纳腔内对应开口的位置,高能管道穿过开口冲击在压力容器上,且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因高能管道的冲击被释放,以形成自限位部底端向顶端顶推高能管道的反向作用力。并且,顶推高能管道的反向作用力与管道的冲击力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体防甩击结构,当高能管道发生甩击时,高能管道穿过开口将冲击力作用到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的气体被释放,释放的气体压力能够抵消高能管道冲击力,提高该气体防甩击结构的使用安全性。提高该气体防甩击结构的使用安全性。提高该气体防甩击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防甩击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能管道的防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站、常规电站和化工厂里,常有许多管道用于输送高压和高速的流体。虽然这些管道设计的能够承受高压,但由于种种原因,管道会突然破裂。这些高能管道破裂会导致高能量流体泄漏,流体对管道施加很大的横向力。在这个力作用下,破裂的管道会获得很高的横向速度,并通常使管道绕着一个局部变形区做高速旋转运动,即管道甩动。电站中管道网络通常不是完全相互隔离的,所以一根因破裂而甩动的管道很可能打在其他管道、仪器或建筑主体结构上,造成这些器件和构件的破坏,从而加剧事故的严重性,甚至造成连锁式的灾害,引起放射性物质的外泄及核安全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管道甩击、喷射流冲击等效应,损坏相邻设备和构筑物,电站设计阶段考虑了实体隔离或加设防甩击限制器等措施来缓解高能管道破损后果。并根据高能管道假想破口力学模型,能够得出喷射力、喷射动能和特征长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对破裂的高能管道断裂后的甩击走向和甩击力进行计算。
[0004]现有的技术中,高能管道破裂的防护措施有安装防甩限制件和防甩支架,大多采用钢制品作为以上两种零件的材质,钢材弹性变形部分储存的势能会使得管道发生反弹,从而造成二次撞击,加重事故的严重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以能够平衡抵消高能管道的冲击力,使高能管道在抵消冲击力的同时不发生二次反弹,有效提高安全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包括压力容器以及限位部,
[0008]所述限位部安装于固定基础上,并形成有容纳所述压力容器的容纳腔;
[0009]所述限位部顶端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
[0010]所述压力容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高能管道穿过所述开口冲击在所述压力容器上,且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因所述高能管道的冲击被释放,以形成自所述限位部底端向顶端顶推所述高能管道的反向作用力;
[0011]顶推所述高能管道的反向作用力与所述管道的冲击力相等。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的出口端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因所述高能管道的冲击而触发,以使所述压力容器内的气体释放。
[0013]进一步的,所述触发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限位部底端的触发块以及设于所述压力容器出口端的爆破片。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底端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设有支撑所述压力容器的弹性支撑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顶端还设有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沿径向贯穿所述开口;
[0016]所述高能管道被限制在所述限位通道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的开口位置还设有包容部,所述限位通道贯穿所述包容部和所述开口,所述包容部被所述限位通道分隔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板。
[001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顶端设有承接所述高能管道的承接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承接部构造为向上弯曲的弯板。
[0020]进一步的,多个的所述压力容器间隔设置于所述弯板下端。
[0021]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具体为CO2压力罐。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通过设置压力容器和限位部,使在高能管道撞击压力容器时,压力容器出口因受到冲击而释放膨胀,形成在容纳腔内的气体压力反向作用后将高能管道的冲击力相抵消,气体的冲击力能够避免硬性碰撞,从而提高气体防甩击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压力容器出口设置触发部,触发部具有触发块和爆破片,以使该压力容器被冲击后使爆破片破裂,从而使压力容器内的气体释放形成抵消高能管道的反作用力。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包容部,包容部被限位通道分隔成两个弧形板,且两个弧形板的开口相对设置,以形成对弹起的高能管道的包容,以限制高能管道在两个弧形板和限位通道围构的空间内弹落。从而有效避免高能管道弹出造成二次反弹,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弧形板在气体防甩击结构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限位部和包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限位部;101、容纳腔;102、开口;103、限位通道;
[0034]2、压力容器;3、高能管道;4、触发块;5、爆破片;6、弹性支撑部;7、包容部;8、弯板;801、气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9]实施例一
[004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该气体防甩击结构包括压力容器2以及限位部1。其中,包括压力容器2以及限位部1,限位部1安装于固定基础上,并形成有容纳压力容器2的容纳腔101;限位部1顶端具有与容纳腔101连通的开口102。
[0041]该压力容器2设于容纳腔101内对应开口102的位置,高能管道3穿过开口102冲击在压力容器2上,且压力容器2内的气体因高能管道3的冲击被释放,以形成自限位部1底端向顶端顶推高能管道3的反向作用力。并且,顶推高能管道3的反向作用力与管道的冲击力相等。
[0042]本实施例的气体防甩击结构,通过设置限位部1和压力容器2,当高能管道3发生甩击时,其高能管道3穿过开口102将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防甩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容器(2)以及限位部(1),所述限位部(1)安装于固定基础上,并形成有容纳所述压力容器(2)的容纳腔(101);所述限位部(1)顶端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01)连通的开口(102);所述压力容器(2)设于所述容纳腔(101)内对应所述开口(102)的位置,高能管道(3)穿过所述开口(102)冲击在所述压力容器(2)上,且所述压力容器(2)内的气体因所述高能管道(3)的冲击被释放,以形成自所述限位部(1)底端向顶端顶推所述高能管道(3)的反向作用力;顶推所述高能管道(3)的反向作用力与所述管道的冲击力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2)的出口端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因所述高能管道(3)的冲击而触发,以使所述压力容器(2)内的气体释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固定基础上的触发块(4)以及设于所述压力容器(2)出口端的爆破片(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防甩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底端与所述压力容器(2)之间设有支撑所述压力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向东万晓航胡孟谦刘建辉邢磊李丕陆解景浦周同盼和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