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11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定机构,防止电子装置的盖体移动,该盖体稳固在该电子装置的机壳上,该固定机构至少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阻挡该盖体的扣合部及凹槽部;定位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扣合部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以及引导件,设置在该机壳上,该固定件借由该引导件通过该凹槽部,使该固定件可相对该机壳轴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结构简单,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安装,使用者可简便地进行操作,将该盖体稳固在该机壳上,且该定位件及引导件可与该机壳一体冲压成形,节省成本,避免上盖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与壳体脱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防止电子装置上盖移动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各种电子装置的上盖一般由铆钉或螺丝等方式固定在壳体上,以保护设置在该电子装置内的电路板或各式电子零件。但是上述铆钉方式是直接将该上盖固定在该壳体上,无法重复拆装。采用螺丝锁固方法将该上盖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由于需借助工具将多个螺丝逐一组装或拆解,使用上造成极大不便,也就是增加了所需的人力及工时,降低了工作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它是常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电子装置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导轨部32,并在该壳体的端边设置多个定位卡槽31,该电子装置的上盖两侧设置对应该导轨部32的导槽33,并在该上盖的端边设置对应该定位卡槽31的定位卡勾34,该上盖借由该导槽33引导该导轨部32,移动到该定位卡勾34后,与该定位卡槽31相互卡合实现定位,将该上盖固定在该壳体上。然而,采用上述固定结构将该上盖固定在该壳体上时,由于该上盖仅借由该定位卡勾34与该定位卡槽31相互卡合,当电子装置遇到外力冲击时,该上盖易与该壳体脱离,对该电子装置造成损伤。因此,提供一种避免上盖受到较大冲击力与壳体脱离的固定机构,实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上盖因受到较大冲击力易与壳体脱离的固定机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安装的固定机构。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的固定机构。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结构,防止电子装置的盖体移动,该盖体可稳固在该电子装置的机壳上,该固定机构至少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阻挡该盖体的扣合部及凹槽部;定位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扣合部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以及引导件,设置在该机壳上,该固定件借由该引导件通过该凹槽部,可相对该机壳轴向滑动。其中,该扣合部可由弹性片及卡勾组成,使该定位件与该卡勾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或者该凹槽部是限位通孔,该扣合部具有卡合凸块,可依照实际需求调整该固定件的高度位置,该扣合部与该凹槽部间具有两个对应的凸块,分隔该扣合部及该凹槽部。该定位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扣合部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该引导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定位件相互平行,该固定件借由该引导件通过该凹槽部,可相对于该机壳轴向滑动。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借由引导件通过固定件的凹槽部,使该固定件可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机壳滑动,令定位件与该固定件的扣合部相互卡合固定,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阻挡电子装置的盖体,将该盖体稳固在该机壳上,避免该盖体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与机壳脱离。该固定机构的结构简单,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安装,使用者可简便地进行操作,将该盖体稳固在该机壳上,且该定位件及引导件可与该机壳一体冲压成形,可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实施例1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实施例2的组合示意图;以及图5是常用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它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11、定位件12以及引导件13。本技术可防止电子装置的盖体移动,使该电子装置的盖体稳固在该电子装置的机壳上,其中,该引导件13及该定位件12与该机壳可以是一体冲压成形,节省成本。该定位件12与该引导件13可因应实际需求加以选择变化,非仅以一体冲压成形为限。该固定件11可由塑料制成,且具有扣合部111及凹槽部112,与该定位件12及该引导件13相互结合,固定在该机壳上,用于阻挡该盖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合部111与该凹槽部112间具有两个对应的凸块14,分隔该扣合部111及该凹槽部112,其中,该凹槽部112是限位通孔,该扣合部111具有卡合凸块113,可依照实际需求调整该固定件11的高度位置。另外,本技术中该扣合部111可因应实际需求加以选择变化,非仅以单一卡合凸块113为限。该定位件12设置在该机壳上,且该定位件12可以是手动螺丝,与该扣合部111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11固定在该机壳上。该引导件13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定位件12相互平行,它可以是圆柱体,该固定件11借由该引导件13通过该凹槽部112,可相对于该机壳轴向滑动。请参阅图2,它是本技术的固定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电子装置的机壳22上设置定位件12及引导件13,再将具有扣合部111及凹槽部112的固定件11借由该引导件13通过该凹槽部112,可相对于该机壳22滑动,该定位件12可与该扣合部111相互卡合固定,将该固定件11固定在该机壳22上,阻挡该电子装置的盖体21,防止该盖体21移动,将该盖体21稳固在该机壳22上,避免该盖体21因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与机壳22脱离。上述扣合部111具有卡合凸块113,使用者可依照实际需求调整该固定件11的高度位置,扣合部111与凹槽部112间具有两个对应的凸块14,分隔该扣合部111及该凹槽部112。实施例2请参阅图3及4所示,它们是本技术的固定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及本实施例2的组合示意图。本实施例2的固定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该扣合部111是由弹性片111a及卡勾111b组成,当该固定件11借由该引导件13通过该凹槽部112滑动时,该定位件12推动该弹性片111a,滑动到与该卡勾111b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11固定在该机壳22上,防止该盖体21移动,将该盖体21稳固在该机壳22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借由引导件通过固定件的凹槽部,该固定件可相对于电子装置的机壳滑动,将定位件与该固定件的扣合部相互卡合固定,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阻挡电子装置的盖体,将该盖体稳固在该机壳上,避免该盖体因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与机壳脱离。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简单,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安装,使用者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该盖体稳固在该机壳上,且该定位件及引导件可与该机壳一体冲压成形,可节省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固定机构,防止电子装置的盖体移动,该盖体稳固在该电子装置的机壳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至少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阻挡该盖体的扣合部及凹槽部;定位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扣合部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以及引导件,设置在该机壳上,该固定件借由该引导件通过该凹槽部,可相对该机壳轴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是由弹性片及卡勾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凹槽部是限位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是由塑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合部及该凹槽部间具有两个对应的凸块,分隔该扣合部及该凹槽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是手动螺丝。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件是圆柱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件及该定位件与该机壳一体冲压成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固定机构,防止电子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机构,防止电子装置的盖体移动,该盖体稳固在该电子装置的机壳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至少包括:    固定件,该固定件具有阻挡该盖体的扣合部及凹槽部;    定位件,设置在该机壳上,与该扣合部相互卡合,将该固定件固定在该机壳上;以及    引导件,设置在该机壳上,该固定件借由该引导件通过该凹槽部,可相对该机壳轴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伶娥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