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10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枢钮器,其包括有一固定座、至少一管簧片、一枢轴、以及一止挡扣。其中固定座具有一结合部,结合部内部形成一结合孔,结合孔内设有至少一嵌槽;管簧片嵌合于固定座的结合孔;枢轴一端具有一接合部,接合部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的延伸轴,延伸轴枢接于管簧片所设的轴孔,且延伸轴的端部设有一扣槽;止挡扣则扣合于延伸轴的扣槽,并位于管簧片的端面外侧。如此,透过止挡扣阻挡于延伸轴的端部,令枢轴不易因经常的枢转而产生侧向的脱离。(*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钮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防止其枢轴侧向脱离的结构的枢钮器。
技术介绍
折合式电子装置(如笔记型电脑),一般皆设有萤幕与本体,于萤幕与本体之间的两侧设有枢钮器,藉枢钮器可提供萤幕与本体之间的枢转作用,并使萤幕枢转至适当的角度,以供人们使用之需。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习知传统式的枢钮器,其具有一固定座10、二管簧片20、以及一枢轴30。其中,固定座10具有一延伸部11,延伸部11以适当间隔距离设有复数个螺孔12;固定座10并具有一结合部13,于结合部13的内部形成有一结合孔14,结合孔14内设有至少一嵌槽(图中未示)。二管簧片20各具有一圈状的套合部21,套合部21的内部形成一轴孔22,套合部21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一片体23,套合部21及片体23结合于固定座10的结合孔14及嵌槽内,二管簧片20不会相对固定座10转动。枢轴30一端具有一接合部31,接合部31上设有复数个螺孔32;枢轴30于接合部31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的延伸轴33,延伸轴33枢接于管簧片20的轴孔22内。上述结构组合后,其固定座10上的螺孔12处可藉螺丝锁固于折合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本体的固定端(未图示);而枢轴30一侧的接合部31可藉螺丝锁固于萤幕的固定端40,并使枢轴30与固定座10之间形成枢设状态。如此,即可将萤幕枢转至适当的角度上,利用二管簧片20与枢轴30的延伸轴33之间的摩擦力,使萤幕定位于该角度上。然而,该习用枢钮器的枢轴30的延伸轴33端部未具有止挡结构,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经常的枢转,而自结合孔14内产生侧向的脱离,造成损坏,而无法使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枢钮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枢钮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枢钮器,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枢钮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枢钮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枢钮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枢钮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枢钮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防止其枢轴产生侧向脱离,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枢钮器,包括有一固定座,其具有呈直交的一延伸部及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内部形成一结合孔,该结合孔内设有至少一嵌槽;至少一管簧片,其具有一圈状的套合部彼具有一端面,该套合部的内部形成一轴孔,且该套合部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有一片体,该套合部及该片体结合于该固定座的结合孔及嵌槽;一枢轴,其一端具有一接合部,于该接合部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延伸轴,该延伸轴是枢接于该管簧片的轴孔;该枢轴的延伸轴的端部设有一扣槽,且该枢钮器具有一止挡扣,该止挡扣扣合于该扣槽,并位于该管簧片的端面外侧。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枢钮器,其中所述的固定座的延伸部设有复数个螺孔。前述的枢钮器,其中所述的枢轴的接合部设有复数个螺孔。前述的枢钮器,其中所述的延伸轴的表面以适当间隔距离设有至少一油槽,该等油槽内填置有润滑油。前述的枢钮器,其中所述的止挡扣可为C形扣或E形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枢钮器,设有一固定座、至少一管簧片、一枢轴、以及一止挡扣。其中固定座具有一结合部,结合部内部形成一结合孔,结合孔内设有至少一嵌槽;管簧片嵌合于固定座的结合孔;枢轴一端具有一接合部,接合部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的延伸轴,延伸轴枢接于管簧片所设的轴孔,且延伸轴的端部设有一扣槽;止挡扣则扣合于延伸轴的扣槽,并位于管簧片的端面外侧。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枢钮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透过止挡扣阻挡于延伸轴的端部,令枢轴不易因经常的枢转而产生侧向的脱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枢钮器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习知一种枢钮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绘示本技术枢钮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绘示本技术枢钮器由另一角度所视的分解立体图。10固定座 11延伸部12螺孔 13结合部14结合孔 20管簧片21套合部 22轴孔23片体 30枢轴31接合部 32螺孔33延伸轴 40固定端50固定座 51延伸部52螺孔 53结合部54结合孔 60管簧片61套合部 62轴孔63片体 70枢轴71接合部 72螺孔73延伸轴 731端部732扣槽 733油槽80止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枢钮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图3所示,是分别绘示本技术的二个视角的分解立体图。请参阅该等图式所示,本技术的枢钮器包括一呈L形的固定座50、至少一管簧片60、一枢轴70、以及一止挡扣80。固定座50具有呈直交的一延伸部51及一结合部53。延伸部51以适当间隔距离设有复数个螺孔52;结合部53内部形成一结合孔54,结合孔54内设有至少一嵌槽(图中未示)。管簧片60(附图的实施例是显示有二管簧片)具有一圈状的套合部61,套合部61内部形成一轴孔62,套合部61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一片体63,套合部61及片体63结合于固定座50的结合孔54及嵌槽内。同时,管簧片60不会相对固定座50转动。枢轴70一端具有一接合部71,接合部71设有复数个螺孔72。枢轴70于接合部71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的延伸轴73。延伸轴73的外径小于管簧片60轴孔62的孔径,且枢接于该轴孔62内。延伸轴73的端部731设有一扣槽732。另外,于延伸轴73的表面,以适当间隔距离设有至少一油槽733,该等油槽733内填置有润滑油。止挡扣80可为C形扣或E形扣,其是扣合于枢轴70延伸轴73端部731所设的扣槽732,并位于管簧片60的端面外侧,以防止枢轴70因经常的枢转,而自管簧片60产生侧向的脱离。上述结构组合后,其固定座50上的螺孔52处可藉螺丝锁固于折合式电子装置的主机本体的固定端(未图示);而枢轴70一侧的接合部71可藉螺丝锁固于萤幕的固定端40,并使枢轴70与固定座50之间形成枢设状态。如此,即可将萤幕枢转至适当的角度上,利用管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固定座,其具有呈直交的一延伸部及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的内部形成一结合孔,该结合孔内设有至少一嵌槽;    至少一管簧片,其具有一圈状的套合部彼具有一端面,该套合部的内部形成一轴孔,且该套合部的一侧向外突出形成有一片体,该套合部及该片体结合于该固定座的结合孔及嵌槽;    一枢轴,其一端具有一接合部,于该接合部的相对端具有一圆柱状延伸轴,该延伸轴是枢接于该管簧片的轴孔;    该枢轴的延伸轴的端部设有一扣槽,且该枢钮器具有一止挡扣,该止挡扣扣合于该扣槽,并位于该管簧片的端面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诚
申请(专利权)人:锠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