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轻关重枢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93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开轻关重枢纽器,是在支架的两面对称设有一限位片以及至少一第一连动片,且转轴上分别设有顶靠块以及顶靠片以顶抵两限位片,另所述的限位片周缘设有第一挡止块,第一连动片则对应第一挡止块设有一第二挡止块;则转轴带动两限位片正向或反向同步转动时,顶靠块以及顶靠片可作第一段转动,再带动二第一连动片作第二段转动,利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面积会有所变化,以改变开盖或关盖时的施加力量,使枢纽器具有开轻关重的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产品的枢纽器,尤指一种具有开轻关重功 效的枢纽器构造。
技术介绍
人们常见用于电子产品的枢纽器,是用作连接萤幕与本体间,使萤幕可与 本体进行相对转动,而达到翻开使用或关盖收藏等目的,且根据不同的转向方 式以及功能性,而有各种不同型式的枢纽器。请参阅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枢纽器10,是在一转轴11上依序套设有限位片12、支架13、固定凸轮14、旋动凸轮15以及一弹力元件16,转轴11末端 并以固定件17锁固而成的枢纽器10结构,且转轴11与旋动凸轮15完成转动 连结,而固定凸轮14与支架13完成固定连结,转轴11并设有固定部111以安 装在电子产品萤幕侧缘,而支架12设在电子产品的本体侧缘,以产生适当的扭 力而维持萤幕开盖后的角度,且有良好的使用手感。然而,这类枢纽器IO所产生的扭力,无论在萤幕开启或是萤幕关闭时都相 同,故使用者在开盖或关盖时都必须额外施加力量,以控制开关盖的速度,故 开关盖时并无明确的手感,如此则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再者,由于萤幕相对本 体作开启时,使用者希望能有较轻的手感,以便尽早开启使用;反之,当萤幕 相对于本体作关闭时,希望有较重的手感,让使用者关盖时的速度放慢,避免 萤幕与本体因闭合速度过快的撞击所造成的损坏。因此,本技术设计人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枢纽器,不需要使用凸轮构 造,而凭借对称设置在支架两面的限位片与第一连动片,在转轴转动时可产生 二段式转动,且第一段转动时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二段转动时的摩擦系数,而改 变使用者开关盖时所需施加的力量大小,以实现业界所追求的开轻关重枢纽器 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开轻关重枢纽器,解决现有结构在 萤幕开启或是萤幕关闭时的扭力相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轻关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轴,中段位置设有一顶靠块,所述的转轴的末端设有一顶靠片; 一活动穿设于转轴上的支架, 一端设有一穿孔;两个对称且嵌设在转轴上的限位片,每一限位片的中心设有一嵌孔,其中 一限位片与顶靠块相互靠合,另一限位片与顶靠片相互靠合,另每一限位片周 缘均设有一第一挡止块;两个对称且活动穿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连动片,每一第一连动片的中心设有 一穿孔,使每一第一连动片一面均与限位片相互靠合,另一面则与支架两面相 互靠合,而每一第一连动片与每一限位片的邻接面设有一个第二挡止块,使第 二挡止块位于第一挡止块的转动路径上;一嵌设在转轴上的弹力元件,顶抵在顶靠片的一面; 一螺固在转轴末端的固定件,用来固设前述构件在转轴上的相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当 转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时,是带动两限位片同步进行第一段转动,直至限位片上 的第一挡止块被第一连动片的第二挡止块挡止后,继续推动第一连动片作第二 段转动;故本技术的二段式转动设计,,由于限位片与第一连动片间的摩 擦面积,小于第一连动片与支架间的摩擦面积,因此第一段转动的摩擦系数小 于第二段转动的摩擦系数,不论是开盖或关盖时,其摩擦系数都是由小变大, 进而产生开盖轻、关盖重的使用手感,以实现开轻关重的枢纽器的目的;且本 技术主要采用限位片以及第一连动片的对称设置,不但使得开轻关重的手 感更加明确,且可平均分散各构件在摩擦所受到的应力,更能够增加整体的使 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开启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关闭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枢纽器;ll-转轴;lll-固定部;12-限位片;13-支架; 14-固定凸轮;15-旋动凸轮;16-弹力元件;17-固定件;20-转轴;21-顶靠块; 22-平面部;23-杆状体;24-顶靠片;25-螺紋部;241-嵌孔;30-支架;31-穿孔; 32-挡止部;40-限位片;41-嵌孔;42-第一挡止块;50-第一连动片;51-穿孔; 52-第二挡止块;53-第三挡止块;60-弹力元件;61-弹片;611-嵌孔;70-固定件; 71-螺帽;72-垫片;721-嵌孔;80-第二连动片;81-圓孔;82-第四挡止块;83-第五挡止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 敬请参阅。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技术的二种较佳实施例,其中如图2所示是 支架30与第一连动片50转动时,不具有定位挡止效果的实施例;在图3中所 示,则为支架30与第一连动片50转动时,具有定位挡止效果的实施例,包括 下列结构一转轴20,其中段的位置设有一圆环状的顶靠块21,且转轴20—端是具 有对称平面部22的杆状体23,杆状体23末端设有一顶靠片24以及螺紋部25, 所述的圆环状的顶靠片24中心设有一嵌孔241。一支架30, —端设有一穿孔31,转轴20活动穿设于支架30的穿孔31内, 而使转轴20保持可转动的状态;再如图3所示,另所述的支架30两面分别凸 设有一挡止部32,此两个挡止部32对称设置在支架30二面的对角线位置。两个限位片40,每一限位片40的中心设有一嵌孔41,以对称方式嵌设在 转轴20上,而可与转轴20完成转动连结,故限位片40可与转轴20同步转动, 其中一限位片40与转轴20的顶靠块21相互靠合,另一限位片40与顶靠片24 相互靠合,另所述的每一限位片40周缘均设有一第一挡止块42。二第一连动片50,以对称方式活动穿设于转轴20上,且每一第一连动片 50的中心设有一穿孔51,使每一第一连动片50—面均与限位片40相互靠合,另一面则与支架30两面相互靠合,而每一第一连动片50与每一限位片40的邻 接面设有一第二挡止块52,使第二挡止块52位于第一挡止块42的转动路径上; 请再参阅图3,所述的每一第一连动片50的周缘设有一第三挡止块53,使支架 30的挡止部32位于第三挡止块53的转动路径上。一弹力元件60,顶抵在顶靠片24的一面,弹力元件60是一般的弹簧或由 复数个弹片61交错迭合而成,且每一弹片61中心设有一嵌孔611,而可嵌设在 转轴20上,与转轴20完成转动连结。一固定件70,包括一螺帽71以及一垫片72,垫片72中心设有一嵌孔721, 可与转轴20完成转动连结,而螺帽71是螺固在转轴20末端,以固设前述构件 在转轴20上的相对位置。组装时,上述限位片40、第一连动片50、支架30、第一连动片50、限位 片40、顶靠片24以及弹力元件60依序套设在转轴20上,每一限位片40与转 轴20完成转动连结,最后利用固定件70锁固在转轴20末端,使其呈现顶靠块 21、限位片40、第一连动片50、支架30、第一连动片50以及限位片40间是两 两靠合,且至少第三挡止块53是位于第一挡止块42的转动路径上。请参阅图2、图3、图5、图6所示,转轴20正向转动时(也即开盖时), 转轴20是带动限位片40进行第一段转动,直至第一挡止块42被第二挡止块52 所挡止,则继续推动第一连动片50作第二段转动;同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轻关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轴,中段位置设有一顶靠块,所述的转轴的末端设有一顶靠片; 一活动穿设于转轴上的支架,一端设有一穿孔; 两个对称且嵌设在转轴上的限位片,每一限位片的中心设有一嵌孔,其中一限位片与顶 靠块相互靠合,另一限位片与顶靠片相互靠合,另每一限位片周缘均设有一第一挡止块; 两个对称且活动穿设于转轴上的第一连动片,每一第一连动片的中心设有一穿孔,使每一第一连动片一面均与限位片相互靠合,另一面则与支架两面相互靠合,而每一第一连动 片与每一限位片的邻接面设有一个第二挡止块,使第二挡止块位于第一挡止块的转动路径上; 一嵌设在转轴上的弹力元件,顶抵在顶靠片的一面; 一螺固在转轴末端的固定件,用来固设前述构件在转轴上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雄
申请(专利权)人:锠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