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00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包括: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所述自动上下扶梯和所述自动下行扶梯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闸门。主趸船,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不同水位状态下旅客在客船和陆域码头之间的通行需求。头之间的通行需求。头之间的通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登离船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水位落差原因,如何完成旅客与船舶之间的安全快捷转移一直是内河的客运码头面临的实际问题。内河流域季节性水位变化较大,在部分山区建有水电站的库区内更为突出,以长江流域为例,三峡大坝以下的长江中上游全年水位落差达到17m以上,三峡库区以上全年水位落差达到30m以上。而这些区域水运客运需求量很大,建设有大量旅游码头或渡口。这些传统客运码头多为浮式码头或斜坡码头,斜坡码头主趸船与陆域连接通道一般为斜坡道或台阶式步道,低水位时旅客需要步行较远距离且爬坡很高才能到达陆域站台,浮码头一般采用钢引桥或浮桥接岸,同样存在上述问题,部分采用地面客运缆车解决上述问题,但其运力有限,难以满足大客运量客运港口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包括:
[0005]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最靠近陆域的所述浮趸与陆域的码头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
[0006]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所述步行扶梯包括活动踏板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使所述活动踏板的踏面在所述步行扶梯两端的高程差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自动上下扶梯和所述自动下行扶梯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闸门。
[0007]主趸船,其用于客船停靠;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
[0008]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浮趸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平台,各所述支撑平台均水平固定设置在对应高程的岸坡上,各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平台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活动踏板包括多个踏板单元、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踏板单元包括踏步板和竖直支撑部,所述竖直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踏步板的一侧,二者呈倒L型结构;多个所述踏步板远离所述竖直支撑部的一端依次与所述上连杆铰接;多个竖直支撑部的底部依次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用以调节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使所述踏步板在所述步行扶梯两端的高程差
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
[0010]优选的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液压缸;所述上连杆与各所述踏步板之间的铰接处为上铰点,所述下连杆与各所述竖直支撑部之间的铰接处为下铰点,任意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铰点和一个下铰点铰接,且所述液压缸两端连接的所述上铰点和所述下铰点之间间隔一个所述踏板单元。
[0011]优选的是,同一所述踏板单元的上铰点和下铰点之间设置有斜撑杆。
[0012]优选的是,所述下连杆与其中一个竖直支撑部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角传感器,用以测量在位于所述步行扶梯水域侧的浮趸随水位发生浮动时所述下连杆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角度。
[0013]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以多个浮趸作为承载,结合多个扶梯系统形成旅客通行通道,可以满足不同水位状态下的通行需求。并且扶梯系统包括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步行扶梯,通过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解决低水位旅客爬坡或下坡困难问题,实现旅客方便快捷且安全舒适地在客船和陆域码头之间转移。
[0015]2、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中,步行扶梯中可根据水位变化实时自动调整,使踏步板保持水平状态,以满足旅客通行要求。
[0016]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步行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所述步行扶梯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所述步行扶梯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所述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在不同水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4]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包括:
[0026]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100,相邻两个所述浮趸100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200连接,最靠近陆域的所述浮趸100与陆域的码头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浮趸100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
[0027]所述扶梯系统200包括自动上行扶梯210、自动下行扶梯230和步行扶梯220;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100之间,所述自动上行扶梯210、所述自动下行扶梯230和所述步行扶梯220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100铰接,所述自动上行扶梯210、所述自动下行扶梯230和所述步行扶梯220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100滑动连接;所述步行扶梯220包括活动踏板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使所述活动踏板的踏面在所述步行扶梯210两端的高程差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自动上行扶梯210、所述自动下行扶梯230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闸门700;
[0028]主趸船400,其用于客船500停靠;所述主趸船400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100之间设置有跳板300。
[0029]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自动上行扶梯210、所述自动下行扶梯230以及所述浮趸100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中陆域高程以及所述自动上行扶梯210、所述自动下行扶梯230和所述步行扶梯220的爬升高度确定。如图1所示,当水位处于最低位时,各所述浮趸100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最靠近陆域的所述浮趸与陆域的码头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所述步行扶梯包括活动踏板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以使所述活动踏板的踏面在所述步行扶梯两端的高程差变化时保持水平状态;所述自动上行扶梯和所述自动下行扶梯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闸门;主趸船,其用于客船停靠;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浮趸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平台,各所述支撑平台均水平固定设置在对应高程的岸坡上,各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平台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踏板包括多个踏板单元、上连杆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述真潘孝坤王全汤奇麟潘黎王留洋刘璐胡士元汪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