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线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87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压线卡注塑模具,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一侧面铰接设有上壳体,下壳体内设有第一下模板,下壳体上设有中间板,中间板下面设有与第一下模板对应的第一上模板,中间板上面设有第二下模板,上壳体内侧面设有与第二下模板位置对应的第二上模板,中间板上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下端拐个弯然后与第一上模板的模腔连通,中间板靠近上壳体的一端前后侧面均设有滑槽,中间板前后侧面转动设有转轴,转轴自由端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轮,中间板下面且靠近滑轮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下壳体底面连接,中间板前后侧面均滑动且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自由端与下壳体铰接。优点:一次注塑可以成型更多的压线卡,高产量,值得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线卡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是指压线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现有的注塑模具,一组模具只能够为位于一个平面空间内的压线卡进行注塑成型,而压线卡是一个小部件,如果单纯的只有一个平面空间有模具,充分利用空间的一次能够注塑较多压线卡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一次能够注塑较多压线卡的压线卡注塑模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压线卡注塑模具,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一侧面铰接设有上壳体,可以通过合页铰接,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第一下模板,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中间板,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并后,中间板能够被包覆其中,所述中间板下面设有与第一下模板对应的第一上模板,所述中间板上面设有第二下模板,所述上壳体内侧面设有与第二下模板位置对应的第二上模板,第一下模板、第一上模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上模板为现有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内自带有压线卡的模腔,再次不再累述;所述中间板上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下端拐个弯然后与第一上模板的模腔连通,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第二上模板模腔连通的注入管一,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能够与连接通道连通的注入管二,所述中间板靠近上壳体的一端前后侧面均设有滑槽,所述中间板前后侧面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自由端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轮,所述中间板下面且靠近滑轮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下壳体底面连接,所述中间板前后侧面均设有梯形滑槽,所述梯形滑槽内滑动连接的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远离中间板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自由端与下壳体内侧面且远离上壳体的一侧处铰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远离铰接处的侧面配合设有锁体和扣体。
[0005]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滑槽长度大于连接杆长度,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合上后,能够使得连接杆尽可能的平行。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能够装入上壳体和下壳体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低于第二上模板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靠近中间板上端设置,所述中间板与上壳体内侧面之间设有空隙,中间板上面与第二上模板之间也设有空隙,留有足够的空隙使得中间板活动。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产品充分利用空间,将传统的模具至少分为上下两组设置,这样一次注塑可以成型更多的压线卡,使用时候只需要先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并,使用锁体和扣体将其仅仅扣合,然后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
射入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的模腔内,待其冷却成型后,打开锁扣,翻转上壳体远离下壳体,此时第一下模板、第一上模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上模板相互分离,便可以轻松的取出成型的压线卡;本技术产品设计巧妙,简单使用,高产量,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压线卡注塑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压线卡注塑模具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压线卡注塑模具的上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如图所示:1、下壳体,2、上壳体,3、第一下模板,4、中间板,5、第一上模板,6、第二下模板,7、第二上模板,8、连接通道,9、注入管一,10、注入管二,11、滑槽,12、转轴,13、滑轮,14、梯形滑槽,15、梯形滑块,16、连接杆,17、锁体,18、扣体,1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结合附图1、图2、图3,压线卡注塑模具,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一侧面铰接设有上壳体2,可以通过合页铰接,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第一下模板3,所述下壳体1上设有中间板4,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并后,中间板能够被包覆其中,所述中间板4下面设有与第一下模板3对应的第一上模板5,所述中间板4上面设有第二下模板6,所述上壳体2内侧面设有与第二下模板6位置对应的第二上模板7,第一下模板、第一上模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上模板为现有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内自带有压线卡的模腔,再次不再累述;所述中间板4上设有连接通道8,所述连接通道8下端拐个弯然后与第一上模板5的模腔连通,所述上壳体2上设有与第二上模板7模腔连通的注入管一9,所述上壳体2上设有能够与连接通道8连通的注入管二10,所述中间板4靠近上壳体2的一端前后侧面均设有滑槽11,所述中间板4前后侧面转动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自由端设有与滑槽11滑动连接的滑轮13,所述中间板4下面且靠近滑轮13设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与下壳体1底面连接,复位弹簧位于下壳体与第一下模板之间的空隙内,所述中间板4前后侧面均设有梯形滑槽14,所述梯形滑槽14内滑动连接的梯形滑块15,所述梯形滑块15远离中间板4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自由端与下壳体1内侧面且远离上壳体2的一侧处铰接,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1远离铰接处的侧面配合设有锁体17和扣体18;所述梯形滑槽14长度大于连接杆16长度,当上壳体与下壳体合上后,能够使得连接杆尽可能的平行;所述中间板4能够装入上壳体2和下壳体1内;所述中间板4低于第二上模板7设置;所述转轴12靠近中间板4上端设置,所述中间板4与上壳体2内侧面之间设有空隙,中间板上面与第二上模板之间也设有空隙,留有足够的空隙使得中间板活动。
[001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产品充分利用空间,将传统的模具至少分为上下两组设置,这样一次注塑可以成型更多的压线卡,使用时候只需要先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并,使用锁体和扣体将其仅仅扣合,然后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的模腔内,待其冷却成型后,打开锁扣,翻转上壳体远离下壳体,此时中间板的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而连接杆与中间板的前后侧面也为滑动连接,当上壳体越向上的时候,复位弹簧则弹出中间板远离下壳体设置,当然也可以人工掰动中间板,使其远离上
壳体,此时的第一下模板、第一上模板、第二下模板、第二上模板相互分离,便可以轻松的取出成型的压线卡;本技术产品设计巧妙,简单使用,高产量,值得推广使用。
[0017]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线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一侧面铰接设有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第一下模板(3),所述下壳体(1)上设有中间板(4),所述中间板(4)下面设有与第一下模板(3)对应的第一上模板(5),所述中间板(4)上面设有第二下模板(6),所述上壳体(2)内侧面设有与第二下模板(6)位置对应的第二上模板(7),所述中间板(4)上设有连接通道(8),所述连接通道(8)下端与第一上模板(5)的模腔连通,所述上壳体(2)上设有与第二上模板(7)模腔连通的注入管一(9),所述上壳体(2)上设有能够与连接通道(8)连通的注入管二(10),所述中间板(4)靠近上壳体(2)的一端前后侧面均设有滑槽(11),所述中间板(4)前后侧面转动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自由端设有与滑槽(11)滑动连接的滑轮(13),所述中间板(4)下面且靠近滑轮(13)设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吉光刘桂君王仁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圣润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