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84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盘、压盘和两个弹性盘,弹性盘具有环形的内金属盘和环形的外金属盘,内金属盘和外金属盘之间具有弹性体,两个弹性盘轴向截面呈V形对称安装在轮箍内空间两侧,轮心盘和压盘分别在两个弹性盘外侧通过螺栓紧固,两个弹性盘的内金属盘与轮箍固定,位于轮心盘一侧弹性盘的外金属盘与轮心盘固定,位于压盘一侧弹性盘的外金属盘与压盘固定,所述弹性盘的弹性体分为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具有刚度差,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金属隔板,应用时,轮箍和轮心盘之间能够通过扭动弹性体传递作用力。性体传递作用力。性体传递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作用之一是在启动和制动时能够使轮芯施加的力柔性传递到车轮的踏面,使轮踏面对轨道面的力有一个持续增加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极短,但能够很好的维持轮轨之间的粘滞力,避免车轮突然受力打滑,对车轮和轨道造成伤损。轨道交通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作用之二是能够有效的降噪减振。
[0003]申请号为CN201310700423,名称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方案为:两侧具有安装环槽的轮箍、具有缺口的轮心及压环和两个弹性盘,压环设置在轮心的缺口处并与轮心紧固件连接,弹性盘为两侧部嵌接有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的弹性体,两弹性盘侧面的内凸块分别与轮箍连接盘对应的内凹槽相配扣合、外凸块分别与轮心侧面上对应的外凹槽和压环侧面上对应的外凹槽相配扣合,将两弹性盘对称压接在轮心与轮箍之间及压环与轮箍之间,弹性盘的外周与轮箍的外孔壁之间具有外径向间隙。弹性盘的内周与轮心轴颈及压环轴颈之间具有内径向间隙 h2,弹性盘与垂直切面之间的夹角α在0

20
°

[0004]上述方案代表了现有技术弹性车轮的主流设计,即:车轮两侧各有一个弹性盘,每个弹性盘的内外侧分别有环形的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具有硫化粘接的橡胶层,外金属板与轮芯刚性连接,内金属板与轮踏面所在的轮箍刚性连接。应用时,轮芯与轮箍之间依靠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橡胶层的剪切力传递驱动力或制动阻力。
[0005]上述现有技术设计的弹性车轮具有如下缺陷:一、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橡胶层为单层设计,无论受力大小都只有一种呈线性变化的剪切力传导方式,而实际运行中,在非爬坡、重载、快速运行时急刹车等状况下,一般需要传导的力都相对较小,无需刚度较大的橡胶层传导作用力,而刚度较大的橡胶层传导作用力,轮踏面对轨道面持续增加的作用力的时间会很短,车轮依然存在打滑的情形;二、车轮运行受力(驱动力和制动阻力)全靠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橡胶层全程提供剪切力,尤其是长期反复为极限驱动力和阻力提供剪切力容易使橡胶层发生不可恢复原状的蠕变而丧失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若何使弹性车轮在非极限受力 (驱动力和制动力)情形下保持轮踏面与轨道面的粘滞力,以避免车轮打滑。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盘、压盘和两个弹性盘,弹性盘具有环形的内金属盘和环形的外金属盘,内金属盘和外金属盘之间具有弹性体,两个
弹性盘轴向截面呈V形对称安装在轮箍内空间两侧,轮心盘和压盘分别在两个弹性盘外侧通过螺栓紧固,两个弹性盘的内金属盘与轮箍固定,位于轮心盘一侧弹性盘的外金属盘与轮心盘固定,位于压盘一侧弹性盘的外金属盘与压盘固定,所述弹性盘的弹性体分为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具有刚度差,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金属隔板,应用时,轮箍和轮心盘之间能够通过扭动弹性体传递作用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弹性体的刚度小于外层弹性体的刚度。
[0009]进一步地,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均为橡胶体,内层弹性体通过硫化分别与内金属盘和金属隔板粘接,外层弹性体通过硫化分别与外金属盘和金属隔板粘接。
[0010]进一步地,两个弹性盘的内金属盘为两个弹性盘共用的环形的公共内盘。
[0011]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的公共内盘的内缘为向心延伸的环形的止挡盘,在止挡盘上设有止挡缺口,止挡缺口具有顺时针止挡边和逆时针止挡边;在止挡缺口内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金属隔板内圈边的止挡块一,止挡块一与顺时针止挡边和逆时针止挡边均有间距;在止挡缺口内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外金属盘内圈边的止挡块二,止挡块二与顺时针止挡边和逆时针止挡边均有间距;止挡块二位于止挡块一的内侧,止挡块二的宽度小于止挡块一的宽度,轮心盘转动时,止挡块一先于止挡块二触碰顺时针止挡边或逆时针止挡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金属盘与轮箍固定,是公共内盘的外周面以过盈配合方式压装在轮箍的内周面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公共内盘的外周有轴向设置的限位凸块,所述轮箍的内周面有轴向设置的限位凹槽,公共内盘安装在轮箍的内空间时,限位凸块以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方式插入限位凹槽内。
[0014]进一步地,轮心盘和压盘相向的一侧均周向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外金属盘的外侧设有若干限位柱,位于轮心盘一侧外金属盘与轮心盘固定,以及位于压盘一侧的外金属盘与压盘固定时,限位柱以过渡配合方式插入限位孔内。
[0015]进一步地,止挡块一的两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两个弹性盘的金属隔板的内圈边固定连接,止挡块二的两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两个弹性盘的外金属盘的内圈边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在两个弹性盘的金属隔板的内圈边均设置有定位缺口一,止挡块一的两端被分别焊接在两个金属隔板的内圈边的定位缺口一内;在两个弹性盘的外金属盘的内圈边均设置有定位缺口二,止挡块二的两端被分别焊接在两个外金属盘的内圈边的定位缺口二内。
[0017]有益效果:1、能延长轮箍受力的增加时间,使其在完成驱动和刹车的过程中能够不突破踏面与轨道面之间的粘滞力,避免车轮打滑。
[0018]2、能够避免内层弹性体和外层弹性体的极限拉伸,避免加速橡胶体的蠕变进程,是橡胶体长期保持良好的弹性。
[0019]3、能够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拆示意图;图4为所述轮心盘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所述压盘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所述公共内盘及其两侧的弹性盘压装在轮箍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所述轮箍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所述公共内盘及其两侧的弹性盘的立体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定位缺口一、定位缺口二和止挡缺口;图9为所述为所述公共内盘及其两侧的弹性盘的立体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止挡块一、止挡块二和止挡缺口的设置位置;图10为所述图9的局部还示意图。
[0021]图中:1、轮箍;101、限位凹槽;2、轮心盘;3、压盘;4、弹性盘;5、外金属盘;501、定位缺口二;502、止挡块二;6、金属隔板;601、定位缺口一;602、止挡块一;7、内层弹性体;8、外层弹性体;9、公共内盘;901、限位凸块;902、止挡盘;903、止挡缺口;9031、顺时针止挡边;9032、逆时针止挡边;10、限位孔;11、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包括轮箍1、轮心盘2、压盘3和两个弹性盘4,弹性盘4具有环形的内金属盘和环形的外金属盘5,内金属盘和外金属盘5之间具有弹性体,两个弹性盘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包括轮箍(1)、轮心盘(2)、压盘(3)和两个弹性盘(4),弹性盘(4)具有环形的内金属盘和环形的外金属盘(5),内金属盘和外金属盘(5)之间具有弹性体,两个弹性盘(4)轴向截面呈V形对称安装在轮箍(1)的内空间两侧,轮心盘(2)和压盘(3)分别在两个弹性盘(4)外侧通过螺栓紧固,两个弹性盘(4)的内金属盘与轮箍(1)固定,位于轮心盘(2)一侧弹性盘(4)的外金属盘(5)与轮心盘(2)固定,位于压盘(3)一侧弹性盘(4)的外金属盘(5)与压盘(3)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盘(4)的弹性体分为内层弹性体(7)和外层弹性体(8),内层弹性体(7)和外层弹性体(8)具有刚度差,内层弹性体(7)和外层弹性体(8)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金属隔板(6),应用时,轮箍(1)和轮心盘(2)之间能够通过扭动弹性体传递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弹性体(7)的刚度小于外层弹性体(8)的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内层弹性体(7)和外层弹性体(8)均为橡胶体,内层弹性体(7)通过硫化分别与内金属盘和金属隔板(6)粘接,外层弹性体(8)通过硫化分别与外金属盘和金属隔板(6)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两个弹性盘(4)的内金属盘为两个弹性盘(4)共用的环形的公共内盘(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剪切型弹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的公共内盘(9)的内缘为向心延伸的环形的止挡盘(902),在止挡盘(902)上设有止挡缺口(903),止挡缺口(903)具有顺时针止挡边(9031)和逆时针止挡边(9032);在止挡缺口(903)内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金属隔板(6)内圈边的止挡块一(602),止挡块一(602)与顺时针止挡边(9031)和逆时针止挡边(9032)均有间距;在止挡缺口(903)内具有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外金属盘(5)内圈边的止挡块二(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钿肖祥龙刘文松颜瑶林胜岳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