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9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炉,包括炉体,具有用于提供若干加热食材的烹饪位置以及用于提供油烟入口的进烟结构;导烟装置,被构造为具有一定的导烟路径,用于引导炉体烹饪位置附近的油烟;烟道装置,烟道装置与进烟结构连通,被构造为具有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烟道装置的排烟通道包括:沉积段,沉积段的一端与进烟结构连通,沉积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沉积物质排出口;排烟段,排烟段的一端与沉积段连通,排烟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烟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炉结构紧凑,方便清洁,能够有效减少油烟或异物对多功能炉部件的侵蚀,提高多功能炉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炉


[0001]本申请总体上涉及厨房灶具,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同时具有烹饪与吸油烟功能的多功能炉。

技术介绍

[0002]在商业或其他大规模烹饪场合下,单独具有加热功能的炉灶无法满足完整的烹饪需求。在家庭聚餐、酒店餐饮、路边小吃摊等商业烹饪场合,往往还有照明、保温、放置食材、吸油烟、遮风挡雨等需求。中国专利申请201420387982.X提出一种多功能炉灶,将灶台、冰冷藏柜、储物柜、雨棚等集成在一个烹饪设备中。但这样的集成仅仅是多个功能模块的简单堆砌,各功能模块之间没有配合关系,特别是没有热量传递的配合关系,容易带来能源的浪费。
[0003]现有的烧烤炉、麻辣烫炉、面炉等烹饪设备在烹饪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了减少油烟,在这样的烹饪场合下往往会同时设置吸油烟装置。传统的上排式吸油烟装置的进烟口相比于烹饪操作台面的高度高出80cm~100cm,这样的高度保证了足够的操作空间,同时也保证了吸油烟的效果。烹饪产生的油烟吸附在吸油烟机的管壁及风机叶片上,往往会形成厚重的油渍,不但难以清洗,长期以往还会影响吸油烟装置的吸烟效率,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为了解决油渍附着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610347271.3提出一种风机转轮不沾油免清洗装置,其在油烟机内部设置一个水雾装置,在油烟机吸入的油烟接触壳体及旋转轮之前,水雾装置持续喷出水雾粒子,预先在旋转轮的外表面及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所述水膜层,从而防止油烟的附着,该专利技术需要增加额外的水雾装置,提高了成本并提高了整个吸油烟装置的设计复杂程度,降低了其运行的可靠性。中国专利ZL201820073670.X在叶轮及叶轮外壳上设置纳米涂层UGT,利用UGT、不沾水不沾油的优点,减小了油烟机内部油烟的附着。但UGT纳米涂层的成本较高,一旦脱落,难以进行维护。
[0004]另外,现有的吸油烟装置通常为上吸式,这样的油烟装置的进烟口向外突出呈“7字”由于热的油烟向上发散,上吸式的吸油烟的进烟口能够设置在与油烟的运动路径接近垂直的位置,能够起到“拦住”油烟的效果,因此,上吸式的油烟装置往往能够起到较佳的吸收油烟的效果。相应的,上吸式油烟装置的油路、吸烟口等的面积、长度都较大,难以小型化。相比之下,虽然下吸式的油烟装置的导烟装置相比于炉体台面的高度为50~70cm,使得下吸式吸油烟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但由于高度的限制,下吸式的吸油烟装置的进烟口难以完全设置在油烟的运动路径上,因此,下吸式油烟装置吸收油烟的效果往往较差。
[0005]吸油烟装置为了达到安全、美观、防止异物进入等效果,通常都会在进烟口设置防护网。对于下吸式的油烟装置,由于吸烟口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在进行烹饪操作时,操作人员的肢体很容易触及到进烟口,异物也更容易进入,因此,对于下吸式的吸油烟装置,进烟口的防护网往往是必须的。并且下吸式吸油烟装置进烟口防护网的网口通常要设置地更为密集,以防外溅的油滴、水滴等进入。但是,在进烟口设置密集的防护网会极大的降低进烟口的有效面积,进一步降低下吸式油烟装置的吸油烟效果。
[0006]在商用炉灶的场合,吸油烟装置的进风口往往具有一定的长度,导致进风口不同部位的负压不同,在远离风机的位置负压往往过小,容易造成油烟的外溢。
[0007]鉴于现有的烹饪装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特别是下吸式吸油烟装置的吸烟效果较差、油烟外溢的问题,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炉,包括:炉体,具有用于提供若干加热食材的烹饪位置以及用于提供油烟入口的进烟结构;导烟装置,被构造为具有一定的导烟路径,用于引导炉体烹饪位置附近的油烟;烟道装置,烟道装置与进烟结构连通,被构造为具有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烟道装置的排烟通道包括:沉积段,沉积段的一端与进烟结构连通,沉积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沉积物质排出口;排烟段,排烟段的一端与沉积段连通,排烟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烟出口。
[0009]进一步的,沉积段沿炉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倾斜设置,沉积段被构造为具有沉积腔,沉积腔开设有沉积物质排出口;沉积腔的高度低于沉积段其他任意位置的高度;多功能炉还包括:阀门,阀门安装至沉积物质排出口。
[0010]进一步的,沉积段与水平面之间的沉积夹角范围为10
°
~30
°
;的沉积段的长度范围为5cm~50cm。沉积夹角与沉积段长度的数值乘积的范围为100~900。
[0011]进一步的,沉积段沿炉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多功能炉还包括:积污盒,积污盒连接至沉积物质的排出口。
[0012]进一步的,沉积段倾斜设置。
[0013]进一步的,排烟段倾斜设置,以使油烟出口高于排烟段的其他位置。
[0014]进一步的,积污盒可拆卸地与沉积物质排出口连接,积污盒与沉积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部,积污盒上设置有透明窗口。
[0015]进一步的,沉积段沿炉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沉积段的底部形成有沉积腔,沉积腔开设有沉积物质排出口;多功能炉还包括:阀门,阀门安装至排出口。
[0016]进一步的,多功能炉还包括: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进烟结构处;挡风板上设置有不均匀开孔,通过设置不均匀开孔的尺寸和/或位置,使得挡风板上开孔处的负压保持一致。
[0017]进一步的,多功能炉还包括:负压产生装置,负压产生装置连接至油烟出口;滤网,滤网设置于负压产生装置与油烟出口之间;接油盆,接油盆设置在负压产生装置的底部,并形成有用于容纳废水、废油的空间。
[0018]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不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方面的详尽列举。可预期的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可由上文概述的各个方面以及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并且在随该专利申请提交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各个方面的所有合适的组合来实施的所有系统和方法。此类组合具有未在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具体阐述的特定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在附图的图示中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实施方案,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
标号指示类似的元件。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到“一”或“一个”的实施方案未必是同一的实施方案。
[0020]图1示出了多功能炉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的多功能炉的结构图。
[0022]图3示出了图1、图2的多功能炉的进烟结构、烟道装置、负压产生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4示出了安装有一个实施方案的挡风板的简化的多功能炉的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图4中的多功能炉的挡风板的结构图。
[0025]图6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挡风板的结构图。
[0026]图7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挡风板的结构图。
[0027]图8示出了多功能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0028]图9示出了图8的多功能炉的进烟结构与部分烟道装置的简化的示意图。
[0029]图10示出了多功能炉的导烟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0030]图11示出了多功能炉的导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炉,包括:炉体,具有用于提供若干加热食材的烹饪位置以及用于提供油烟入口的进烟结构;导烟装置,被构造为具有一定的导烟路径,用于引导所述炉体烹饪位置附近的油烟;烟道装置,所述烟道装置与所述进烟结构连通,被构造为具有排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装置的排烟通道包括:沉积段,所述沉积段的一端与所述进烟结构连通,所述沉积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沉积物质排出口;排烟段,所述排烟段的一端与所述沉积段连通,所述排烟段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烟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段沿所述炉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倾斜设置,所述沉积段被构造为具有沉积腔,所述沉积腔开设有沉积物质排出口;所述沉积腔的高度低于所述沉积段其他任意位置的高度;所述多功能炉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安装至所述沉积物质排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段与水平面之间的沉积夹角范围为10
°
~30
°
;所述的沉积段的长度范围为5cm~50cm;所述沉积夹角与所述沉积段长度的数值乘积的范围为100~9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段沿所述炉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多功能炉还包括:积污盒,所述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艺酒店设备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