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9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属于远程控制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远程驾驶舱包括底座框架;底座框架上设有座舱结构模块、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工控机;显示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均与工控机电连接;座舱结构模块包括并排设置在底座框架上的若干个座椅,显示模块包括图像传输设备和若干个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与座椅一一对应设置;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若干个操作杆和若干个控制面板;操作杆与座椅一一对应设置,所有座椅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安装箱,操作杆安装在安装箱上;控制面板与座椅一一对应设置,控制面板与对应的座椅正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远程驾驶舱能够实现多人多设备的协同作业。够实现多人多设备的协同作业。够实现多人多设备的协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


[0001]本技术属于远程控制设备
,涉及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独立驾驶舱主要是作为模拟驾驶舱给人们用于娱乐或驾驶练习,通常仅有一个座位,连接一个主机后供单人单机娱乐或练习,其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场景中的远程驾驶和操控中,其配备的游戏操作杆及踏板类操控设备也难以适配工业机器人,还需要大量的开发工作用于适配。
[0003]我国专利(公告号:CN217575331U;公告日:2022

10

14)公开了一种驾驶舱,用于远程遥控无人驾驶的配送车,其包括固定架、座椅、第一导轨和方向盘组件,固定架与地面相对固定连接;座椅位于固定架上并能够相对于固定架移动;第一导轨安装于固定架;方向盘组件与第一导轨连接且能够沿第一导轨的方向相对于座椅移动;其中,方向盘组件包括方向盘和调节件,方向盘和调节件相对固定连接,调节件能够调节方向盘沿驾驶舱的高度方向的位置。
[0004]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驾驶舱结构比较老旧,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包括底座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1)上设有座舱结构模块(2)、显示模块(3)、人机交互模块(4)和工控机;所述显示模块(3)和人机交互模块(4)均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座舱结构模块(2)包括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框架(1)上的若干个座椅(21),若干个所述座椅(21)间隔设置;所述显示模块(3)包括图像传输设备和若干个液晶显示器(31),所述液晶显示器(31)与所述座椅(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人机交互模块(4)包括若干个操作杆(41)和若干个控制面板(42);所述操作杆(41)与所述座椅(21)一一对应设置,所有所述座椅(21)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安装箱(5),所述操作杆(41)安装在所述安装箱(5)上;所述控制面板(42)与所述座椅(2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面板(42)与对应的所述座椅(21)正对设置且所述控制面板(42)位于对应的所述液晶显示器(31)正下方;所述人机交互模块(4)还包括鼠标(43)和键盘(44);每相邻两个座椅(21)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所述鼠标(43)和键盘(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31)、控制面板(42)、操作杆(41)以及所述座椅(21)均为两个,所述工控机为一台且设置在两个所述座椅(21)之间;所述液晶显示器(31)、控制面板(42)、操作杆(41)以及所述座椅(21)一一对应设置并分为两组;所述鼠标(43)和键盘(44)均为一个,所述鼠标(43)、键盘(44)以及所述操作杆(41)均与所述工控机相连接;所述操作杆(41)为能够摆动的摇杆且所述操作杆(4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按键(4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协同作业的远程驾驶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晶显示器(31)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蓝霄张文袁冬冬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众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