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78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剥皮装置,涉及电缆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收卷辊和校直辊,其中,所述收卷辊与电缆内导电芯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收卷剥皮后的导电芯,所述校直辊至少上下成对设有两个,每对所述校直辊夹持电缆用以将其校直;划皮模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划皮模块的刀头可与电缆的绝缘防护层相接触以将其划开;切断模块,其位于所述划皮模块和所述收卷辊之间,所述切断模块具有上下可相互咬合或分离的上半环和下半环,各半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称固设有半圆环状的切刀;以及收集箱,其顶部敞口,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切断模块和所述收卷辊之间。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开后的绝缘保护层不能分段收集的问题。分段收集的问题。分段收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剥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旧电线电缆的回收处理,是关系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重大问题,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每年都有数量巨大的废旧电缆需要进行回收处理,电缆回收时需要将绝缘保护层进行剥皮,传统的剥皮方式为人工利用钳子或划刀将绝缘保护层划开,再拉下外皮;为了提高效率,现有技术中开发了自动剥皮工具,例如公告号为CN21412464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的自动剥皮工具,其通过压辊输送电缆移动,并利用刀片沿着电缆的长度方向将电缆的绝缘保护层切开,但切开后的绝缘保护层未能收集,导致易堆积在刀片周围干扰切割,进而容易影响到刀片切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开后的绝缘保护层不能分段收集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包括:
[0005]机架,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收卷辊和校直辊,其中,所述收卷辊与电缆内导电芯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收卷剥皮后的导电芯,所述校直辊至少上下成对设有两个,每对所述校直辊夹持电缆用以将其校直;
[0006]划皮模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划皮模块的刀头可与电缆的绝缘防护层相接触以将其划开;
[0007]切断模块,其位于所述划皮模块和所述收卷辊之间,所述切断模块具有上下可相互咬合或分离的上半环和下半环,各半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称固设有半圆环状的切刀;
[0008]以及收集箱,其顶部敞口,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切断模块和所述收卷辊之间。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刀头和收卷辊之间加设切断模块,在切断模块和收卷辊之间设置收集箱,工作时,收卷辊拉动电缆横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划皮模块的刀头先将电缆的绝缘防护层划破,然后操作人员操作上半环和下半环相向移动从而使其切刀咬合进而将被划破的绝缘防护层环切,被断开的绝缘层最终掉落至收集箱内;避免划破的绝缘防护层聚集在刀头附近影响其工作,保证了良好的切割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划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切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1中辅助剥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上述附图中:1、机架;2、收卷辊;3、校直辊;4、导电芯;5、绝缘防护层;6、刀头;7、切
断模块;701、上半环;702、下半环;703、切刀;704、连杆;8、划皮模块;801、本体;802、螺杆;9、垫片;10、辅助剥离块;11、弹簧;12、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包括:
[0017]机架1,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和校直辊3,机架1为根据本技术各零部件位置连接关系按需搭建的钢架,其中,收卷辊2与电缆内导电芯4(即电缆绝缘防护层5包裹的导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收卷剥皮后的导电芯4,校直辊3至少上下成对设有两个,每对校直辊3夹持电缆用以将其校直,收卷辊2联接有用以驱动其回转的减速电机,应当理解的是,收卷辊2、校直辊3以及其与减速电机的本身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考
技术介绍
中所引证的专利文献公开的相关技术方案,亦或是其他利用辊轴收卷和校直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对其赘述,工作时,先将电缆一端的绝缘防护层5剥离一小段,以露出其内的导电芯4,从而便于将导电芯4固设在收卷辊2上;
[0018]划皮模块8,其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划皮模块8的刀头6可与电缆的绝缘防护层5相接触以将其划开,具体的,刀头6的刀尖设置位置应当尽可能接近导电芯4的外壁,以保证将绝缘防护层5划开,同时尽量不损伤导电芯4;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以划皮模块8设有四个刀头6为例,各刀头6均匀布置在电缆的环侧,多个刀头6能够保证将绝缘防护层5划开为多条;
[0019]切断模块7,其位于划皮模块8和收卷辊2之间,切断模块7具有上下可相互咬合或分离的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各半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称固设有半圆环状的切刀703;
[0020]以及收集箱12,其顶部敞口,收集箱12位于切断模块7和收卷辊2之间。
[0021]采用上述方案:
[0022]通过在刀头6和收卷辊2之间加设切断模块7,在切断模块7和收卷辊2之间设置收集箱12,工作时,收卷辊2拉动电缆沿其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划皮模块8的刀头6先将电缆的绝缘防护层5划破为多条,然后人工或机械操作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相向移动从而使其切刀703咬合进而将被划破的绝缘防护层5环切,被断开的绝缘层最终掉落至收集箱12内;避免划破的绝缘防护层5聚集在刀头6附近影响其工作,保证了良好的切割效果。
[0023]本技术提出了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划皮模块8包括:
[0024]本体801,其呈圆环状,本体801的环侧设有四个螺纹孔;
[0025]和螺杆802,其与刀头6的数量一致,四个螺杆802的一端穿入到本体801内且该端上与刀头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各螺杆802与本体801螺纹连接;旋进或旋出螺杆802即可方便的调节刀头6与导电芯4的间距,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0026]在本技术提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切断模块7还包括两个连杆704,两个连杆704十字交叉且交叉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销轴同时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完成切断模块7与机架1的安装连接;两个连杆704的一端分别与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固定连接,两个连杆704的另一端通弹性件弹性连接,此处以弹簧11为例,撤销外力时,弹簧11能够驱动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相互远离;两个连杆704形成力臂,方便操作人员按压,从而使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的切刀703将划开后的绝缘防护层5环切。
[0027]进一步的,上半环701和/或下半环702相对的一端上固设有垫片9,具体的,以下半环702上固设有垫片9为例,上半环701的端面与下半环702的垫片9接触时,垫片9一方面避免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撞击,另一方面对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内圈的切刀703对绝缘防护层5的切割过深,进而损坏到导电芯4外表面;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更换更厚或更薄垫片9来优化上述功能。
[0028]在本技术提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机架1上还固设有辅助剥离块,其位于收集箱12和收卷辊2之间,辅助剥离块设有圆孔且其套设在电缆的导电芯4外,该圆孔的孔径仅允许导电芯4穿过,由于辅助剥离块位于切断模块7的后端(即右端),辅助剥离块的外壁阻挡被划开的绝缘防护层5,进而使残留在导电芯4外壁并被切断模块7环切后的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其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和校直辊(3),其中,所述收卷辊(2)与电缆内导电芯(4)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收卷剥皮后的导电芯(4),所述校直辊(3)至少上下成对设有两个,每对所述校直辊(3)夹持电缆用以将其校直;划皮模块(8),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划皮模块(8)的刀头(6)可与电缆的绝缘防护层(5)相接触以将其划开;切断模块(7),其位于所述划皮模块(8)和所述收卷辊(2)之间,所述切断模块(7)具有上下可相互咬合或分离的上半环(701)和下半环(702),各半部相对的一侧分别对称固设有半圆环状的切刀(703);以及收集箱(12),其顶部敞口,所述收集箱(12)位于所述切断模块(7)和所述收卷辊(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6)设有多个且其对称分布在电缆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皮模块(8)包括:本体(801),其呈圆环状,所述本体(801)的环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陶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炜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