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7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其包括加工台和机械臂,所述加工台包括壳体和台面,所述台面纵向滑动设置在壳体内壁,所述台面的底部与壳体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拉动台面下移的回拉件;所述机械臂端部设置有切割头,用于对台面顶部的工件本体进行加工;该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中,利用碎屑作为下沉防护的触发条件,碎屑进入至间隙内说明机械臂在工作,下沉防护可以被触发,反之说明机械臂处于非工作时间,也就不需要进行下沉,此时在安装工件本体以及模具时,壳体就不会下沉,从而在不影响下沉防护的同时提高安装模具和工件本体的效率。同时提高安装模具和工件本体的效率。同时提高安装模具和工件本体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0003]其中,部分机床采用五轴机械手臂来带动激光切割刀头来进行运动,以适应轮廓高度不一的工件。由于五轴机床机床本体结构、加工路径、操作、编程、工装夹具等极为复杂,一旦出现操作及编程疏忽,如刀具长度、工件原点设置错误,机床部件与毛还件、工装、夹具等辅助部件发生运动干涉等,都极易造成数控机床意外碰撞,轻则刀具破损,重则主轴、铣头、工件损坏,机床精度丧失,长时间故障停机等,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科研生产。
[0004]因此,需要为机床设置防护结构来对刀具以及工件进行保护。然而,目前的防护方式基本采用下沉式进行,即当加工台受到撞击的时候进行下移来对刀具以及工件进行缓冲防护,但是当人们将工件以及对工件的支撑模具安装到加工台上时,加工台受工件及支撑模具的重量也容易触发加工台的下沉运动,从而造成错误下沉的现象。为此,亟需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包括加工台和机械臂,所述加工台包括壳体和台面,所述台面纵向滑动设置在壳体内壁,所述台面的底部与壳体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拉动台面下移的回拉件;所述机械臂端部设置有切割头,用于对台面顶部的工件本体进行加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料部、限位部和调节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将台面卡在壳体侧壁,所述导料部位于台面的下方,用于将工件本体被切下的碎屑引导至调节部处,当台面受到撞击时,所述调节部根据碎屑的数量对限位部进行控制,以在碎屑较多时控制限位部脱离壳体侧壁,并通过所述回拉件带动台面下沉。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拉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与壳体的底部内壁连接,顶端与台面的底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部包括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可拆卸的设置在台面的底部;所述集料斗呈锥形结构,其底端连通有导料管。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壳
体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限位部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位于台面的下方,所述连接壳与台面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槽内,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插销的顶部和连接壳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相通,所述插槽的底端设置有弹性件,以在壳体受到撞击时通过弹性件的压缩进行下移,所述连接壳远离插销的一端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连接壳上移时推动插销进入至插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穿入滑动槽内并与连接壳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位于滑动槽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弹力大于复位弹簧的弹力。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部包括位于限位孔内的套筒,所述套筒位于导料管一端的下方,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圈与套筒的内圈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直杆的外圈与套筒的内圈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套筒顶部的开口直径小于间隙的直径。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顶部向外扩张呈“喇叭”状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纵向滑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套筒的外壁,所述直杆的一端贯穿台面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外壁滑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位于传动杆的下方。
[0015]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的工件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0016]S1、切割头切割工件本体产生的碎屑通过定位孔掉落至集料斗内后,经导料管将碎屑引导至间隙内。随着间隙内碎屑的不断堆积,直杆外圈与套筒内圈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碎屑被放大;
[0017]S2、当机械臂出现错误砸向工件本体时,工件本体将所受的撞击力传递至壳体处,此时插销将弹性件压缩,迫使壳体能够下移一端距离;
[0018]S3、在下移过程中,由于直杆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被放大,导致套筒不能跟随连接壳的下移,此时套筒脱离限位孔,在弹力的作用下,插销被复位弹簧拉动,使插销脱离插槽,此时回拉件带动壳体和工件本体下沉;
[0019]S4、如果碎屑未进入到间隙内,直杆与套筒之间不存在摩擦力,连接壳会带动套筒下移,此时不会进行下沉操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该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中,利用碎屑作为下沉防护的触发条件,碎屑进入至间隙内说明机械臂在工作,下沉防护可以被触发,反之说明机械臂处于非工作时间,也就不需要进行下沉,此时在安装工件本体以及模具时,壳体就不会下沉,从而在不影响下沉防护的同时提高安装模具和工件本体的效率。
[0022]2、该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及工件保护方法中,通过弹性件的压缩形变来为壳体的下移提供一端距离,将该距离通过套筒与套环进行绑定,并利用下移的特点对工件本体的状态进行感应,使工件本体在受到碰撞时能够使传动杆的下移通过套环显示出来,
完成对工件本体的位置判断,从而防止出现加工出错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一;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二;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套筒的A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一;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套筒的A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二;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壳体的B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2]100、加工台;
[0033]110、壳体;111、台面;112、回拉件;113、定位孔;114、插槽;115、弹性件;120、导料部;121、集料斗;122、导料管;
[0034]200、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包括加工台(100)和机械臂(200),所述加工台(100)包括壳体(110)和台面(111),所述台面(111)纵向滑动设置在壳体(110)内壁,所述台面(111)的底部与壳体(110)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拉动台面(111)下移的回拉件(112);所述机械臂(200)端部设置有切割头(210),用于对台面(111)顶部的工件本体(220)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内设置有导料部(120)、限位部(300)和调节部(400),所述限位部(300)用于将台面(111)卡在壳体(110)侧壁,所述导料部(120)位于台面(111)的下方,用于将工件本体(220)被切下的碎屑引导至调节部(400)处,当台面(111)受到撞击时,所述调节部(400)根据碎屑的数量对限位部(300)进行控制,以在碎屑较多时控制限位部(300)脱离壳体(110)侧壁,并通过所述回拉件(112)带动台面(111)下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拉件(112)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与壳体(110)的底部内壁连接,顶端与台面(111)的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部(120)包括集料斗(121),所述集料斗(121)可拆卸的设置在台面(111)的底部;所述集料斗(121)呈锥形结构,其底端连通有导料管(1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1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3),所述壳体(110)的内壁开设有插槽(114),所述限位部(300)包括连接壳(310),所述连接壳(310)位于台面(111)的下方,所述连接壳(310)与台面(111)之间通过连接柱(3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310)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插销(312),所述插销(312)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槽(114)内,另一端与滑动槽的内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13),所述插销(312)的顶部和连接壳(310)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孔(314),两个所述限位孔(314)相通,所述插槽(114)的底端设置有弹性件(115),以在壳体(110)受到撞击时通过弹性件(115)的压缩进行下移,所述连接壳(310)远离插销(312)的一端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在连接壳(310)上移时推动插销(312)进入至插槽(114)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进行碰撞位移的数控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螺纹柱(315),所述螺纹柱(315)的一端穿入滑动槽内并与连接壳(310)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3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德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